整治内河涌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30 02:27:56

整治内河涌的几点思考

【摘 要】四通八达的河涌水网直接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改革开放以后,内河涌的整治进展工作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在整个综合整治过程中,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采用了多种内河涌的整治方案,而见效始终不是很大,同时在整治过程中,水质仍旧不断恶化。本文就内河涌的整治,提出几点必须思考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内河涌的设计;整治模式;取向;合理规划;贯彻的理念

今年,政府开始实施开河分流整治的方法来治理内河涌存在的问题,力求使内河涌生态化。但是整治内河涌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施工的实际困难,影响内河涌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所以,在种种原因的多重压力下,全面整治工作仍需要大量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同时,政府要扮演好监督的角色。只有这样,内河涌的整治工作才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1 整治内河涌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内河涌的整治过程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在整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想要解决多年整治却效果不大的局面,必须先直面以下整治时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1)目前在内河涌的整治工程中,通常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内河涌工程项目整治的前期,拆迁赔偿、用地规划等事情难以解决。这就直接影响了整治内河涌工程项目的继续进行。所以,在开始进行内河涌整治工程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好各类规划以及赔偿问题。

(2)在开展内河涌整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内河涌的水质以及污染源的分析,并且防止内河涌水源污染继续扩大化。同时,在政府整治内河涌资金发放以后,应设立整治内河涌的资金监管机构进行监管,杜绝现象的发生。参照历年政府对内河涌的整治经验来看,各部分之间容易出现分工不明、或者不清楚所处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情况。所以,各部门的整治工作必须明确地分工,这样才能确保内河涌整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3)内河涌的分布往往纵横交错,而且堤坝低矮、河流湍急,水位又比较低,所以污染日益严重,并且适合人类居住的水环境恶化情况比较快,经过多次大规模整治后,整治效果不是很好。同时,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相应地,人民对适合生活居住的水环境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飞速发展的经济加速了人居水环境持续的恶化。所以,在内河涌的整治过程中,必须推广强化人民的环境意识,将改污和保洁两项工作同步进行,才能达到整治内河涌的期望效果。

(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建设面积常常与城镇需求所不符,所以政府便开展了多项土地整治工作,包括围湖填海、旧城改造等等,但是仍然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了挤占河道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河道水面的快速减少以及降低了河道行洪的能力。所以,整治内河涌,必须对内河涌的范围及城镇用地的范围重新进行规划,以减少内河涌河道的压力。

(5)工业化的发展同时导致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的滞后,大量污水流进内河涌的河道导致河流水质恶化情况加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生存环境。所以,要及时完备城镇污水集流系统。与此同时,地表径流量的增加使得洪涝灾害频频发生,不仅给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还威胁着居民的生存。对此,传统的整治方法是加高加厚河床的堤坝、修筑混凝土河床和沿岸的墙壁。相对于传统的整治方法,污水通常采用硬质铺装来起到隔离的作用。或者“裁弯取直”疏浚河道,增加河道的行洪能力。但是同时却使河道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影响了它们的生产条件,另一程度上削弱了河道生态的自然修复功能。所以,整治内河涌河道的另一个重点,便是如何使内河涌河道还原生态化。

2 内河涌的设计

作为城镇多年来应用的排水系统,合流制和分流制排水系统可谓起到了很多的作用。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将生活污水和雨水以及工业废水收集混合排出;而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各种污水和雨水分开收集,并且进行水质处理参加二次利用。所以,对于内河涌污染源必须加以堵截,并且利用合流制排水系统或者分流制排水系统进行水体的综合整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而对于内河涌的设计,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整治工作经常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规划。所以规划方式常常不一而足。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整治工作必须围绕“堵截污染源-改善水体-宣扬居民水环境意识”这个过程来进行,才能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3 治理模式的取向

历史上,内河涌的整治已经积攒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在治理的原则上,需要借鉴往年的治理经验来达到持续长久治理与发展共存的局面。所以,治理模式的取向,往往遵循着以下几个原则:

(1)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治。所以,还原内河涌河道的本来面目以及生态功能便显得至关重要。人类与自然界是共存并且和谐相处的。而在工业化的进程之下,政府往往采用传统的修筑混凝土河床的方法,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河涌生态环境的发展。所以,生态化的首要的工作便是拆除混凝土河床,改用土料筑堤,栽种植被,改成原本的特殊护岸结构。同时,保留对于后来兴建的堤基以应对洪水的冲刷。在自然侵蚀和冲刷淤积的共同作用下,很容易就改变河道原本的结构形状,构建出多样性的内河涌河道空间。这在护堤工作上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2)对于城镇化过程中,为适应居民生活所搭建的土地建筑应予以拆除,这样直接扩大了现有的水流面积,间接解决了许多原本难以治理的问题。在恢复原有河道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建设水边景观来改善居民居住的城镇环境。同时,规范内河涌的河流管理以及保护范围,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在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将收集的水源进行处理,并且用以补充河道水源。在净化水体的同时,还可以构建一个多生物共同生活的绿化环境。如此,便可达到还原水面,绿化河道的根本要求。

(3)内河涌的设计和规划一直是整治内河涌的核心工作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进行内河涌的设计和规划呢?实际上可以采用各式各样的护岸形式。而在内河涌的设计和规划当中,对于特定的河流、河段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要保存沿岸生物良好的自然发展环境。争取达到从自然中取材,建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整治工程,必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建立一个治理内河涌的长效机制

实际上,治理与管理是并存的。 所以,针对内河涌的整治,在实施当中必须一边治理一边管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建立一个治理内河涌的长效管理机制,多部门与人民群众共同协调。

古往今来,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水环境。修复工业化过程中受破坏的河道势在必行。人民只有与大自然和谐地相处,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只有爱护河道,才能利用河道生存致富。所以,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要贯穿现代化的理念,进行”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信息建设”。让我们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为内河涌的整治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这样,世界必定更加美好,内河涌的治理问题也必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黄荣华,陈业超.关于中顺大围内河涌整治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河务专论,2010(7).

[2]关展雯.佛山水道及其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J].环境科学毕业论文,2005.06.

[3]苏伟波.顺德内河涌综合整治的初步思考[J].中国水利,2004(07).

上一篇:提高桩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的成功率 下一篇:浅谈市政道路的施工管理及养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