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时间:2022-10-30 02:20:25

论现代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园林的设计也渐渐加入了现代化因素。城市园林规划要在科学创新、统筹安排、结构合理、立体系统的标准上进行规划,将园林设计成为集生态、经济、功能、分类、经济、管理于一体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现状和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园林植物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工程的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植物造景必须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的特点以及习性,要达到植物造景符合审美原则与合理栽植原则,就必须把握好植物个体美以及植物与景观的配合美,这不仅是对植物习性以及生长特性了解程度的考验,也需要把握景观与植物的生态关系以及合理的组合搭配。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

1、功能序列方法

包括直觉的运用、多层面的感知,然后通过控制,利用直觉,挖掘多层面感知后建立具体空间。

2、 知觉“思维”分析方法

理解设计对象和平面或空间相融关系,在对视知觉状态有着多角度理解之后,针对项目,具体抽取设计语言的不同层面。

3、“集合层”形态分析方法

将一个设计项目剥离出若干层面,分别设计之后将各个层面相关联起来。

4、主题文化设计方法

抓住所在环境的人文情感和意向环境的感受,生成文化的环境主题。

5、组团空间环境分析方法

将诸多空间环境相关联,衔接建筑、功能设施等形成一个组团。

6、“自然持续”生态设计方案

将自然元素、环境持续和实地自然状态相统一,突出环境的自然表现。

7、A-B 转换过程设计方法

A 是设计之前的环境初始状态,B 是设计师要完成的最终设计结果。通过对 A、B 两个端点进行分析,得到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

8、激活式设计方法

激活点既是创意点,找到创意点后通过设计的控制和完善将灵感状态明晰。

9、“无痕”理念设计方法

9.1 “渗透环境”减少人类生存留下的痕迹。

9.2 “意如无痕”环境的表达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造型状态。

9.3 “直取内心”使审美的愉悦达到心灵的深处,是设计的最高理想手段。

二、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1、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而且能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再现和保护地域性的景观类型。其中植物是反映园林景观设计最有生命力和代表性的元素。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们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时候,通常会遵守两个比较常见的原则:一是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地域的自然特色;二是要重视植物的时序性,处理好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所以现代园林通常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同时具备“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

2、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越来越现代化,这也为园林植物景观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把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的装饰品,动辄为跟上新潮流而更换园林植物,甚至今天栽明天拔,年年建设城市新形象,急功近利,要求尽快见效果,草坪风、大树进城风一阵猛似一阵。 还有人工气息过于浓重的园林也不断涌现: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模式的滥用;许多植株的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植物生长,造成浪费;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把植物都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人工化过于明显,自然风逐渐减弱;过于追求自然效果,铺张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些情况是当前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所面临的窘况。

三、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

1、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低下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采用西方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大面积草坪和灌木林修剪成模纹图案的绿化方式,或者在草坪上种植花卉组成色块图案。这种植物景观形式虽然具有草优美、整齐的景观效果,但从生态学上看,此种绿化模式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而且养护费用相当高。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去的,也是不应提倡的。

2、植物景观“千城一面”

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内涵,设计作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附属地位;有的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或几何形体——如此种种的做法,使得国内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导致“千城一面”,未能形成特色的城市地域性景观。

3、植物微观群落不稳定

植物微观群落是植物与植物之间建立的互惠的、共生的关系。特定的“乔灌草“组合的搭配是物种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符合自然规律,并且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生长良好、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但是,从植物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来看,设计者主观性的把一些不具备共生关系、甚至不能共同生长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使植物微观群落变得非常不稳定。

四、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措施

1、科学性

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是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非常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体生态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所以,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依照植物之间的微观群落的互惠共生关系,搭配植物。

2、文化性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内涵丰富的植物文化,植物成为为人们赋予文化信息的载体。众所周知,梅兰竹菊、玉堂富贵都有其代表性的树种。此外,本土树种也可以代表当地文化。例如,哈尔滨就有“榆都丁香城”的美誉,榆树和丁香是我国旱地地区的本土植物,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3、艺术性

一般的艺术规律同样可以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规律可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创造出极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

4、生态性原则

从生态学上说,生态位是指处于群落中的物种,在时间、空间和营养方面所占的地位。植物空间的生态位,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是指植物空间提供给人们的或者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如土地、气候、休憩空间、交通等)的集合,反映植物空间的现状对于人们各种活动的适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良好的生态位比较适宜人们的各种活动,对人的吸引力比较大;从微观层面上讲,良好的生态位是指构成植物景观的每一种植物处于合理的空间分布,在它所处的生态空间都能比较健康的生长,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

结束语

总之,城市园林规划就是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市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富足以及衣食住行方便,使城市建筑及构筑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合理分布、相得益彰,人与动植物相亲相近和谐共存。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的园林设计中要注意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的要素,更要注意和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园林设计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植物的选择、颜色的搭配、植物外观形状上都要别具匠心,将各个景观串联起来,才能提高园林的艺术价值,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2]张冰,王小平.浅谈园林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3).

[3]闫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4).

[4]官群.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J].广东建材,2009:(8).

[5] 胡祯英.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J].安徽农业科学,2007(17).

上一篇: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下一篇: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