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小品文创作探胜

时间:2022-10-30 02:18:33

南宋小品文创作探胜

内容摘要:南宋的小品文创作不仅创作人数众多,而且内容形式、语言风格都有新的拓展。与北宋相比,南宋小品文创作更富于时代气息,手法灵活多变,风格摇曳多姿,体裁繁富多样,为我国小品文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南宋小品文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体裁等,对南宋小品园地做一番巡礼,揭示其文学价值。

关键词:南宋 小品文创作 爱国意识 情趣 体裁

南宋小品文创作,长期以来不为人们所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缺少像苏轼、黄庭坚这些小品创作的大家,像《东坡志林》、《东坡题跋》、《山谷题跋》一类小品名著更是少见;另一方面人们对南宋散文创作的关注,因南宋偏安的时局以及理学观念的扩展,似乎更偏重于言事论政的作品。事实上南宋的小品文创作在北宋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创作人数众多,而且内容形式、语言风格都有新的拓展。整体上与北宋相比,南宋小品文创作更富于时代的气息,手法灵活多变,风格摇曳多姿,体裁繁富多样,为我国小品文的创作园地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对此做一番巡礼,采撷南宋小品创作园地中数枝艳丽花朵供大家欣赏、品味。

一.高扬的爱国意识

南宋时期,由于金兵侵入,山河沦陷,许多作家纷纷以诗文为武器,痛斥金兵的暴行,号召抗战,反对投降。像刘子、岳飞、张孝祥、辛弃疾、陆游一直到宋末的文天祥、林景熙等人,他们矢志恢复,文章多以吁请抗战、谋划复国大计为主要内容。爱国意识成了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旋律,这在小品文创作中尤为明显,以刘子的小品《试梁道士笔》为例:

因念神州赤县半没埃秽中,或言南兵剽轻不足仗者,而春秋吴、楚之霸,六朝晋、宋之捷,不闻借锐于他方,选徒于外境。昔人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岂用之自有道邪?书生过计,推此理于试笔之间,庶几之裔,不得专美于旧谈,组练之军,或有为于今日。(《屏山全集》卷6)

作者以用笔与用兵互为譬喻,藉此抒发了自己奋起抗敌的坚强意志和关怀祖国命运的满腔热枕。又如辛弃疾的小品《跋绍兴辛巳亲征诏草》,全文仅四十六字:

使此诏见于绍兴之初,可以无事雠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虏犹具存也,悲夫!(《辛稼轩诗文钞存》)

绍兴辛巳是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年金主亮率大军南侵,南宋朝廷震动。高宗赵构打算逃跑避敌,后被大臣们劝阻,才勉强亲征。辛弃疾的小品讲的就是这件事。辛弃疾在文中痛心地指出朝廷一味屈辱求和,并为痛失抗金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二深感惋惜,精忠报国之情跃然纸面,清代王符曾评点此文时说:“宗留守(泽)连呼过河,岳武穆(飞)惋愤泣下,同时一副眼泪”(《古文小品咀华》)。王符曾提到的宗泽事是在建炎元年(1127)七月,宗泽以70高龄任东京留守,一年上疏24次,力劝宋高宗还京,以图恢复北方失地,均为奸佞所阻。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临终前,无一语及家事,惟连呼“渡河!渡河!渡河”而逝。而岳飞“惋愤泣下”则指绍兴十年(1140),岳飞率军北伐,一直打到朱仙镇。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之时,朝廷却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陆游是南宋文学的巨匠,他不仅“以诗名一代”,而且散文创作“遣词命意,尚有北宋典型。[1]”其政论、史论、传记、序跋等,大都倾注着爱国感情,并有言语精炼、结构严谨见长,而他的小品文字写得更是精整雄快,直逼北宋文学大家苏轼、黄庭坚等人,如《跋李庄简公家书》:

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某年二十矣。时时来访先君,剧谈终日。每言秦氏,必曰:“咸阳”,悲愤慷慨,形于辞色。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光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诫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淳熙戊申(公元1188年)五月己未笠泽陆某题。(《渭南文集》卷二十七)

李庄简公即南宋抗金名臣李光,秦氏、咸阳均指当时奸相秦桧。李光因力主抗金触忤秦桧而被罢官。本文回忆作者年轻时见李光的情景,将李光的正直、豁达、刚强的性格写得栩栩如生,特别是“目如炬,声如钟”六字,把李光的音容笑貌、神态气度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正如清代林云铭所说:“李庄简愤桧辞色,得此一跋,觉须眉欲动,千载如生。[2]”

临近南宋灭亡时,小品文创作中的爱国激情更为高扬。文天样抗击元兵失败,被囚禁在元大都的监狱中。在狱中,文天样写下《正气歌》,凭着一身正气,继续与敌人斗争。文天样为《正气歌》写的序便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小品佳作:

余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然。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四)文天祥虽身陷囹圄,但气度非凡,显示其崇高的民族气节何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令人遗憾的是,文天样这篇序长期不为重视,“原选及坊本均节未录,而当年忠义苦心不使尽揭千载,殊为可叹![3]”其中原因与明清两代士子热衷于八股科举,“是篇似与时文无涉,然其高风峻节,隐露行间,洵足廉顽而立儒,浩然之气塞天地,配道义”,[4]清人这一评语十分中肯地指出文天样此文的价值。

南宋小品文创作中所洋溢的爱国忧国之情、慷慨忠勇之气,可与日月争光,永远激励后人奋进。

二.摇曳多姿的情趣

整个南宋散文的创作,受苏轼影响颇大,小品文尤为突出。南宋小品文作家在创作中努力摆脱各种人为的讲究,如文章格局、构架等,信手拈来,随笔挥洒,尽情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因此,南宋小品佳作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叙事怀人,大都新鲜工巧,涉笔成趣。如张孝祥的《观月记》写洞庭湖金沙堆观赏月色: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彩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于湖居士文集》卷十四)

“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坐”、“远人”,这“四美”凑在一起,所以在洞庭湖金沙堆赏月,如同置身于“阆风、瑶台、广寒之宫”,别具一番情趣。此文情、景、理三者交融,意到笔随,流畅自如,颇具东坡小品的风貌。再如杨万里的《题曾无逸百帆图》:

千山去未已,一江追之。余观百余舟出没于风涛缥缥、云烟有无之间,前者不徐,后者不居,何其劳也。而一二渔舟往来其间,独悠然若无见者,彼何人耶?(《诚斋集》卷九十八)

杨万里诗擅长写山川景物,南宋词人姜夔誉之为“处处山川怕见君”。这篇小品同样显示了他这一出色的描写本领。千山似“去”,大江如“追“,用的是拟人手法。它们与出没于风涛云烟间“百余舟”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生动、美妙的图画。然后再点出那悠然于烟波之间,置身于劳忧之外的人。者还故作问语,留下让读者自己去寻味。杨万里的小品,犹如他的诗,清新自然,含蓄蕴藉。

朱熹是两宋理学家中最具文学修养之人,他的文集中除了奏状、论学等长篇大论之外,也有不少记、序、跋一类的小品文字,而且大都写得简洁生动,情韵深永,如他的《跋唐人暮雨牧牛图》:

予老于农圃,日亲犁耙,故虽不识画,而知此画之为真牛也。彼其前者却顾而徐行,后者骧首而腾赴,目光炯然,真若相语以雨而相速以归者,览者未必知也。良工独苦,渠不信然?延平余无竞出示此卷,卷中有刘忠定、邹忠公题字,览之并足使人起敬。而龙山老人,又先君所选士,而余所尝趋走焉者也。俯仰存没,为之慨然,因识其后而归之。绍熙壬子(公元1192年)中冬壬辰新安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八十三)

文中“相语以雨相速以归”虽系作者想象之辞,却使无声之图画顿时变成回荡哞哞情语的有声场景,真可谓点睛之笔!明代小品名家钟惺称赞说:“小文字,贤者多不为,然偶一为之,其韵趣自异”。[5]

在南宋小品创作作出突出贡献的,还有大词人姜夔。他有不少词作配有精心撰写的小序,内容除交代此词写作缘起,还多含言外之意、空灵之神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念奴娇(闹红一舸)序》:

予客武陵,湖北宪制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花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卷二)

此篇文字淡而隽雅,与词作相配,一散一韵,情意互见,相映成趣,从中可领略作者超脱世俗的潇洒胸襟,“读之使人神观飞”。[6]

从以上诸篇小品佳作中可看到,南宋小品创作的艺术风格,或流畅,或清新,或洗炼,或含蓄,或空灵,真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

三.繁复多样的体裁

南宋小品创作的体裁繁复多样,如记、传、序、跋、寓言、笔记等等诸体具备,各有众多佳作传世,深受后人的喜爱。限于篇幅,这里仅拈出重要的几项予以介绍:

1.题跋 题跋这一文体名称,是北宋欧阳修所创。他的《集古录跋尾》和《杂跋》可谓这类作品的开山之作。随后苏轼、黄庭坚等更是题跋写作的高手。他们常常兴有所至,笔墨随之,任情抒写,富于文采。正如今人刘东所说:“题跋大盛,或许还跟北宋文人心态特别放松有关,于是他们就更加笔无遮拦起来。这种文体,如果也可以称文体的话,那也是特别随兴的,且又没有特别的形式限制,可以更自由地利用各种生活时间的空隙,就像今人用手机随手拍下的照片一样,特别能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活脱形貌,尽管难免神龙见首不见尾,不尽解渴”。[7]进入南宋后,题跋写作更为兴旺,其中像朱熹、陆游、周必大、叶适、刘克庄、文天样等都致力于此,并有专集问世,如《晦庵题跋》、《放翁题跋》、《益公题跋》、《水心题跋》、《后村题跋》、《文山题跋》等,除上面介绍的外,还有甚多佳作,如杨万里《跋李成山水》:

余葺茅栋而工徒病雨,扰扰不肯毕也。今日偶小斋鸟乌之声乐,吾友王才臣偶携李成山水一轴来,展卷烟雨勃兴,庭户晦暝,吾庐何日可了耶?(《诚斋集》)李成是唐五代著名画家。杨万里本意是要赞美李成的绘画技巧,但不明说。先是说修房偏偏碰上连日下雨,好不容易盼到天晴,又遇上友人带着李成的山水来,“展卷烟雨勃兴,庭户晦暝,吾庐何日可了耶”,这看似一句气话,但读者却感受到杨万里对李成画作巨大魅力的赞佩之情。区区五十来字,却写得一波三折,作者的巧思妙笔于此可一览无余。

2.诗序与词序 古人作诗常有序。序的功能,据明人徐师曾《文体明辨》所云:“其为体有二:一曰议论,二曰叙事”。实际上两者并无明显的界限,只能说有的偏重于说理,有的则侧重于记叙。而南宋诗人的诗序或词序大都叙事、议论并重,写的言简意赅,声情并茂,为后人推重的小品佳构,如上文所引文天样《正气歌序》、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等,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里再举辛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序》为例: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与陈亮(字同父)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均主张抗金,收复中原,因而度受到奸臣的排挤打击。本文记载了心、陈两人交往以及别后的相思之情。文中称“闻邻笛悲甚”一语出自魏晋向秀为悼念好朋友嵇康而作的《思旧赋》,借“闻邻笛”抒发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称赞辛弃疾词“有性情,有境界”,王国维这一评价同样适合辛弃疾的小品文字。

3.寓言 南宋时期的寓言小品,远绍先秦诸子散文,近规唐代韩愈、柳宗元等的创作。南宋寓言小品创作较为突出的作家有朱敦儒、姚、许、林景熙等。南宋作家的寓言小品创作,往往借助于生动的情节故事,从中透露象征意味。文中语气虽委婉,但句句带刺,因此具有锋利、透彻,而又有趣味的特点。如姚的《福之马嘉鱼》、《江淮之蜂蟹》、《蜀封溪之猩猩》等作品较具代表性,周密称:“议论皆有思致。今散亡之余,仅存一二,惧复失坠,因录之以著余拳拳之怀”。[8]限于篇幅,仅以《江淮之蜂蟹》为例: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尔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齐东野语》卷十四《姚干父杂文》)如周密所说,此文“效柳河东(宗元)《三戒》作《三说》”,[9]写的是蜂、蟹等一类见利忘义,投火而丧身的故事,讥刺当时统治阶级中趋炎附势之徒,形象逼真,含义深刻。在南宋末年的寓言小品创作,值得一提的作家是许,他的创作不仅锋利、透彻,还带有较强烈的浪漫色彩,如他的《责井文》:

夏五小旱,井无掬泉。予俯睨而责之曰:“吾谓女(通汝,下同)炎夏涵冷,凛冬抱温,不趋其时者也;朝瓢冰澄,莫罂玉溜,不易其操者也。今众源犹活,尔泉独枯,泄窦尘积,缝烟生,始悔知女者浅,期女者之太深也。予宁休炊息炊,誓不屈耿恭之膝。”言讫,倦尔而睡。见童子蓬头土面,焦唇燥吻,喁喁而告曰:“吾井神也。使尔釜不生尘,衣不凝垢者,谁乎?使尔笔砚津津,濡云染雾,樽滟滟,泛花浮月者,又谁乎?久济忘功,一渴成怨,何少恩耶?当扣天阍,辟泉户,偿子之无穷之汲。”觉,不知其所之,但闻西檐之雨。(《献丑集》)此文名为“责井”,实则是井神的答辩与抗诉。“蓬头土面,焦唇燥吻”八个字把井神童子日夜忙碌操劳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可是在久旱水枯的日子里,井神童子这个天地诸神中的最底层者,整天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却是井主人的白眼和责骂。以前井神童子默默为主人提供种种便利,全都一笔勾销,“久济忘功,一渴成怨,何少恩耶?”这正是统治者刻薄寡恩的真实写照。

4.笔记 南宋小品创作中最夺人眼球的,当推数量众多的笔记小品。笔记从魏晋以来,代有所作。到北宋时期,像欧阳修、宋祁、苏轼等文学大师均有笔记专集名世。北宋时期的笔记内容,包括史事杂录、考据辩证、诗文评点、小说故事等,应有尽有,远较以前丰富。像欧阳修的《归田录》、沈括的《梦溪笔谈》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到了南宋,笔记的撰写更是盛况空前,据统计现存的南宋笔记类著作达近百种之多。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赵彦卫的《云麓漫钞》、费衮的《梁溪漫志》、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周密的《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等,这些笔记小品与北宋相比,文学色彩更为浓烈,行文更为自由,随心挥洒,涉笔成趣,堪称明代小品的先驱。如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山静日长”一节: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渊明)杜(甫)诗,韩(愈)苏(轼)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归而倚仗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人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鹤林玉露》丙编卷四)

本文写作者居住在深山里日常生活情景,恍如仙境,读罢掩卷,令人神往不已。明代胡应麟称赞道:“山静日长,数百语幽事楚楚,有味乎言哉!”像这类“有味乎言哉”的小品佳作,在南宋笔记小品中时有所见,大都写景抒情,文情酣畅,兴会淋漓,读时颇感亲切有味。

总之,南宋小品文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都显示了很高的文学价值。南宋小品文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为南宋文学增添了耀眼的光彩,而且还对后代小品文创作特别是晚明小品创作热潮产生重要的影响。

注释:

[1]《四库全书总目》“《渭南文集》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381页.

[2]转引自胡怀琛《古文笔法百篇》,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页.

[3][4]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湖南: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136页.

[5]转引自陈天定《古今小品》,道光九年刊本.

[6]借用张炎评语,见《词源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6页.

[7]刘东《道与天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0-171页.

[8][9]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十四卷.

朱子锐,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上一篇:中美生态文学思想起源探析 下一篇:从标记理论看《水浒传》中女性歧视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