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网络环境下形成性评价的反馈质量

时间:2022-10-30 01:42:29

如何提高网络环境下形成性评价的反馈质量

[摘要]形成性评价在远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学的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程学习重点,还可有效地督促学生学习。反馈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反馈对于远程学习者尤为重要。本文介绍并评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以下简称“北外网院”)开展的一项旨在提高形成性评价反馈质量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教师认识到反馈的重要性并能够提供有效反馈。研究提出的基于网络的教师反馈监控机制对于保证和提高远程教学质量的探索将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教师反馈;网络教育;英语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108-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22

一、引言

形成性评价由于对教学的良好反拨和激励作用,已经成为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或缺环节。在远程网络环境下,学生以自学为主,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机会较少,科学的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程学习重点,还可有效地督促学生学习。

形成性评价中的重要环节是反馈,它曾被比喻为“学习的生命血液”(life blood of learning)。建构主义教学法认为,反馈是教师提供给学生支持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邻近发展区(Zone ofProximal Development,ZPD)里取得进步。Hattie在分析87项有关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研究后发现,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教师反馈。另一个被广泛引用的研究是Black and Wiliam在1998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他们总结分析250项有关形成性评价和反馈的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与其他教学实验措施相比,反馈对学习过程发挥了持续的积极促进作用。

外语学习由于其特殊性(受语言环境和教师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反馈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Saito指出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期望获得教师的书面反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学习者还没有达到足够的语言水平来自己改错或者给同伴反馈。此外,由于身处在外语学习的环境中,学习者没有机会接触真实外语应用环境,而教师作为外语的熟练掌握者,其对学生的反馈显得尤为重要。

反馈对于远程语言学习者来说更为必要,因为学生无法如传统校园教育的那样可以随时获得教师对于其学习效果的评价,因此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书面反馈常常是其了解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没有得到教师对于其学习问题以及作业的及时反馈。

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形成性评价,同时对形成性评价的教师反馈的质量进行监控。形成性评价成绩在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中一般占到50%。课程书面作业是其形成性评价的最常见形式,要求教师批改并提供详细反馈。英国开发大学总部不仅培训地方辅导教师如何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反馈,同时监控辅导教师反馈的质量。

在我国英语网络教学中,远程教育试点高校通常会组织对于辅导教师批改作业(尤其是作文类作业)的培训。培训内容融合作业批改标准的理解、实际作业评阅与反馈于一体。但是在日常教学中,鲜有高校监控教师提供的作业反馈质量。即使有高校抽查教师批改后的作业,但主要目的是检查教师判分是否公正,而非教师反馈的质量。上述教学现状与教师反馈在教与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Tang,Harrison&Fisher的有关网络环境下形成性评价反馈的研究发现,形成性评价反馈的内容、质量、数量以及模式因教师而异,与课程性质无关。对于同一科作业,不同的教师提供的形成性评价反馈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据此,为保障远程教学质量,提高形成性评价反馈质量势在必行。

那么何种形成性评价反馈对于学生最有帮助?Gibbs&Simpson指出了有效反馈的七大原则:反馈内容应充分和具体、反馈的频次高;反馈及时,有助于学生提高和进步;反馈关注于学习,而非分数或者学生本身:反馈内容紧扣作业目的以及评分标准;反馈的语言能够被学生所理解;反馈被学生所接受和关注;学生能利用反馈来改进自己的作业或者学习。Morgan&O'Reilly指出反馈应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Juwah et al认为反馈应该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并能够激励学生。Hyland有关远程学习者对于有效教师反馈的调研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上述研究提出的有效反馈原则为监控反馈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在国内,虽然形成性评价的促学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一线教师也日益关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形成性评价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反馈以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监控教师反馈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却鲜有研究涉及。本文介绍并评估在北外网院开展的一项旨在提高形成性评价反馈质量的教学实验,分析启示,以期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二、提高形成性评价反馈质量的教学实验

1.实验情境

实验课程是北外网院第三学年的项目设计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包括一名教师指导8名至10名学生完成从项目选题、分析、论证、策划到撰写项目设计书的过程。课程分为三个方向:英语教育、英语翻译和商务英语。课程考核采取两次书面作业的形式,第一次书面作业是项目选题和论证,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第二次作业是项目设计,占课程总评成绩的60%。每次作业有两次提交机会,第一次提交不合格之后,允许第二次提交。图1为该课程的学生作业平台界面,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在规定日期前提交作业,查看成绩和作业反馈。课程辅导的内容为两次作业,辅导的形式由师生商量而定,包括面授、邮件或者电话沟通等形式。教师通过网上学习平台查看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给予学生评分和详细反馈。

2.实验干预

旨在提高形成性评价反馈的教学实验采取教师培训的形式,具体包含以下内容:(1)布置和指导教师阅读有关形成性评价和反馈的文献;(2)指导实验教师对阅读文献进行反思并组织在线讨论;(3)对实验教师反馈的抽查和反馈。由于篇幅关系,本文聚焦于教师培训的第三项干预措施,即对实验教师反馈的抽查和反馈。通过对教师已经评阅过的作业进行网上抽查和反馈的方式,通过实例来指导教师如何给学生提供有效反馈,同时确保作业评分的公平和公正。参与实验的教师为北外网院负责项目设计课程的部分教师,共24名,其中教育方向2名,翻译方向8名,商务方向14名,均来自该学院的各地学习中心。教龄从5年到25年不等,实验的时间为一学期。抽查

对实验教师反馈的和反馈主要是针对教师批改的项目设计课程的第一次作业来开展的,从实验教师中随机抽取了3份批改后的作业进行监控,监控的作业总数为64份。在实验教师的反馈被监控之前,他们都已经完成相关文献阅读并正在参与论坛中相关主题的讨论。因此在其反馈被抽查之前,实验教师在理论上已经了解到有效反馈的内涵以及如何提供有效反馈。

监控是由网院总部的课程专家组实施,专家组由该课程的总部三位主讲教师和本文作者(研究者)组成。在项目开始之前,课程专家组先进行了试监控,目的在于熟悉流程,同时制定监控标准(见表1,项目设计课程的作业反馈监控表示例)。作业反馈监控表分为以下三部分:监控者对实验教师评分和反馈的总体评价、对反馈的细致维度评价以及补充的文字评论。监控表的设计参照Gibbs&Simpson,Morgan&O'Reilly和Juwah et al提出的有效反馈的原则,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作业反馈监控表的核心要素,同时结合项目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课程专家组试监控的结果,从反馈是否包括作文的思想内容、连贯度、语言风格以及是否指出主要问题以及给出修改提高建议等10个维度评价教师反馈。

对教师反馈监控后的结果分为三个监控级别:A级、B级和C级。A级表示最高监控级别,在这种情况下3份作业将被监控。在监控之后,实验教师收到:(1)总体反馈,即填写完整的教师反馈监控表(2)主讲教师对于其批改后的3份作业详细的文中反馈。

反馈监控的操作程序如图2所示。图2中三个黑体部分是三个重要阶段。监控结果的初步审核是反馈抽查中的重要环节,如果专家组觉得监控结果有问题,会重新审核。

3.研究方法

在本教学实验中,作者运用问卷和访谈来调查实验教师对于抽查和监控的反馈。收回有效问卷23份。之后随机访谈其中的6位教师。问卷主要聚焦总部反馈对于教师的影响。访谈采取开放形式的,具体了解教师对于教学实验的看法和感受。

三、监控实例以及实验结果

本节先以某位实验教师的作业反馈监控表为例,详解监控者的反馈,然后根据教师调查问卷和访谈数据来报告实验结果。

1.监控实例

表1为主讲教师对于项目设计课程的教育学方向一位教师的作业反馈的监控情况。从图1中可以看出,监控者认为该教师打分偏宽松,提供的反馈总体不是十分令人满意(例如,抽查的三位学生中有两位学生的反馈不合格)。

从评估反馈质量的10个维度评价标准来看,监控者认为该教师的反馈侧重语言方面,而且比较宽泛,不是很具体。另外虽然教师反馈指出了问题,但是没有提出如何修改以及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在“评论”中,监控者肯定了辅导教师批改作业的勤勉工作态度,同时指出反馈的目的不仅仅是扣分,而是要帮助学生修改和提高。因此,具体、重点突出的反馈将对学生的帮助更大。即使作业得了高分,也应提供学生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在三份抽查后的作业中,主讲教师在文中详细指出了该教师在反馈中存在的问题。

2.实验结果

共有23名教师完成了问卷调查。91.3%(21名教师)认为监控有助于自己认识什么是有效的反馈,90.92%的老师认为监控帮助自己认识到评阅时的不足之处,82%的教师认为监控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82.61%的教师意识到反馈在学生修改作业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致力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提供反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教师反馈的监控取得了成效,通过点评辅导教师的反馈,主讲教师从实例中帮助教师领会到什么是有效的反馈。其次,针对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对于教师反馈利用不够的情况,在本教学实验过程中,为使学生关注并在修改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师反馈,倡导了预免性评价(preemptive assessment),要求教师在学生修改作业的过程中提供评价。

6位教师接受了访谈,除其中一位教师之外(在学生修改过程中提供过反馈,因此被抽查的时候反馈很少,因此对总部抽查的结果不满),其他5位教师对于反馈的抽查非常满意。以下摘录教师的一些感受。

看了你们对我作业反馈的抽查修改情况,深有感触。你们指出,我的反馈太泛,不具体;反馈缺乏能够使学生得到有效提高的意见;反馈的评估价值大,但是对学生的帮助和提高作用不是很大。的确是这样。其实我们给自己学校的学生的作业也只是一个大概的看法,没有针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下次作业争取按照你们要求去做,只是要花很多很多很多时间了。谢谢指导!(这位教师是通过邮件发来的)(教师A)

我认为这种做法(指的是对教师反馈的抽查)很好,给教师压力。我每次抽查到都被提供了详细的反馈,真是让我受益。(教师B)

另一位教师认为,为保证远程教学质量,这种对教师反馈的抽查应该是常规工作。

对教师反馈的反馈应该是常规工作。咱们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兼职的,不同的教学背景和教学能力,因此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网络环境下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有些困难,现在你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觉得很好。对于辅导教师来说,总部要求越严格,他们的表现也就越好。如果你们不监控,大家也会懈怠(这也是人之常情)。(教师C)

有辅导教师在访谈中认为,应该在抽查环节中增加一项监控者与实验教师的沟通,

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师批改后的作业进行抽查,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辅导教师很有帮助,尤其是年轻的辅导教师很有帮助。我同时建议担任监控的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之间应该有沟通,有时候辅导教师的打分是有自己理由的,辅导教师应有权利解释自己评分和反馈的理由,因此我认为应该在两者之间有沟通。(教师D)

综上所述,实验教师对于抽查反馈的教学实验的感受是积极的,他们觉得从反馈中学习,自身的专业素质获得了提高,同时提出今后改进意见,如在远程教学中对于评价反馈的监控应该是常规工作以及提出希望加强总部专家组与被监控教师之间的沟通等,这些意见对于优化形成性评价反馈监控流程、建立形成性评价反馈的监控机制(包括监控标准和监控流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讨论和结语

实验效果不仅体现在实验教师对反馈作用的认识上,而且也体现在其实际行动上。后续研究表明,得到网院总部反馈的实验教师在第二次作业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更高质量的反馈,而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师反馈的感受是积极肯定的。目前这种基于网络的反馈监控机制在北外网院英语专业的《项目设计》课程实施多年,学生的反馈良好,保证和提高了远程教学质量。

本实验通过对教师提供的反馈进行点评和反馈,让教师在实践中领会到有效反馈内涵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此做法收到的效果远远超出了前面两项教学培训措施,再次验证了在教师培训中开展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必要性。

为确保远程教育质量,加大形成性评价,尤其是采取措施确保形成性评价重要环节一反馈的质量很有必要性。目前研究大多是探讨有关形成性评价以及反馈的重要性,对于如何提高反馈质量,尤其是如何通过培训教师提供有效反馈的研究和实验实属罕见。本文所探讨的旨在提高网络环境下教师反馈的实验在此方面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研究的主要成果一教师反馈监控机制,无疑将对确保形成性评价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同以往相关实践相比,本文所提出的教师反馈监控已经实现网络化管理,使得监控结果的获取更加及时和便捷。总部和地方学习中心管理部门可通过不同权限,在教学管理平台上随时查看某位教师或者该中心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反馈的状况,及时掌握教学第一线信息。此外,随着高校的扩招,师生比例加大,如何通过形成性评价来保证教学质量也是校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提出的基于网络的教师反馈监控对全日制学生的教学管理也同样有启发。

最后,由于远程教育的学生大多是在职成人,时间和精力有限,以往有关远程学习者的研究一致发现评价和考核决定了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式,因此为保证和提高远程教学质量,重视形成性/过程性评价的设计、作业批改和教师反馈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相信本文对如何提高形成性评价反馈质量的研究和教学实验对提升远程教学质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上一篇:基于网络学堂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 下一篇:云计算平台下网络课堂生成性教学设计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