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小衔接工作

时间:2022-10-30 01:01:14

试论幼小衔接工作

摘 要:幼儿园的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学校教育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在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性;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34-01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学校教育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并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为了孩子能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自由呼吸,在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幼儿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已迫在眉睫,先谈一谈我的做法。

一、明确幼儿园与小学的办学理念的区别

1、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2、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 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3、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4、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二、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更重要

1、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首先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其次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再次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还要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教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更要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还要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最后要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2、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抽象符号操作等。另外,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如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

1、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大班末期要适当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增加看图书、手工等安静活动,尽量减少游戏、读写等直观方法,多进行口头教学,如猜谜语、找错等,促使幼儿思维由直观向抽象过渡。2、使生活环境布置逐渐向小学靠近大班末期的作息制度可适当更改,如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延长上课时间,每周逐渐增加上课或智力活动次数。环境尽量小学化,改变课桌的安放,以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另外,还可开展一些与小学学习有关的常规训练,如自己背书包上学、不迟到、生病要请假等。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为了幼儿能适应上学后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大班末期,要从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过渡到幼儿体质的锻炼,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体育竞技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如晨练时进行空气浴等。

四、家庭教育方面

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做好家长工作。1、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介绍幼儿园培养目标和大班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家长学校,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使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2、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大班末期可设立幼小衔接设立专栏,根据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和更换内容,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学习并掌握科学地的教育观、儿童观,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

上一篇:共建?共享?共乐 下一篇: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促进幼儿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