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腿低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摄片中运用

时间:2022-10-30 11:27:52

单腿低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摄片中运用

摘要:目的 探讨单腿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观察组采用单腿截石位。结果 观察组摆放时间、需用无菌单数、手术中摄片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单腿低截石位;摄片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采用的手术有多种,研究一种最佳的手术非常重要。手术治疗成功与否,除医生精湛的手术技术外,尚与术中麻醉护理配合密切有关,尤其是术中正确、安全、合适的安置,对方便手术操作,预防不当所致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1]。我们将观察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采用单脚低截石位,此在其摄片中受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男85岁,女21岁,平均年龄 53 岁,车祸外伤80例,自行摔伤20例。80例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下,2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股骨粗隆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从年龄上、性别、病情、麻醉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安置方法

1.2.1.1物品准备 对照组:矮凳、长中单;观察组:腿架、果冻垫。

1.2.1.2安置方法 对照组:先取平卧位,术中行摄片时,将健侧床尾板卸下,健侧肢体下垂放于矮凳上,再行摄片,摄片结束后再将卸下的床尾板装好,医生再重新铺单;观察组:麻醉后将患者向下平移至床中板与下板交接处,手术开始前将健侧肢体取低截石位,着力点在小腿,其处再垫一果冻垫,腿架上约束带固定,小腿保持水平位,这种静脉回流通畅,既避免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又防止了小腿筋膜室因压力过高造成的筋膜室综合征[2]。术中随时可摄片,无需摆过,无需重新铺单,患者舒适。

1.2.2评价方法 从摆放时间、无菌单消耗数量、手术中摄片时间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的方法。

2 结果

普通组,低截石位组中摆放时间、术中摄片时间、长中单消耗数量少,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的安置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中术后是否导致的并发症至关重要。普通平卧位在术中C型臂X光机摄片中非常不方便,术中摄片需临时将健侧床尾板卸下,将健侧下肢垂下,再行摄片,摄片结束后还需再将床尾板还原,放平健肢,重新铺无菌单。存在摆放耗时,摄片不顺,影响手术进程,摄片容易破坏无菌,术中无菌单消耗无形增加,还增加巡回护士工作量。

而单脚截石位通过把不进行手术的健侧肢体摆成截石位从而腾出了充足的空间来进行各项操作,术中摄片无需重新摆放,C型臂X光机有足够空间自由进出摄片,从而缩短了拍片时摆放时间,加快了手术摄片进程,从而加快了手术进程,同时也避免了重新铺单,降低了无菌单的消耗数量,减轻了巡回护士的工作量.手术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手术过程中,人的活动造成空气的污染是持续的,往往使手术室中空气细菌含量超标,增加手术感染的危险[3,4],术前单腿低截石位在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术摄片中运用,正好减少了术中因要摆放、重铺单等活动造成的空气再次污染,有效的避免了手术感染的危险。

参考文献:

[1]张宗玲,陈金娥,钟爱军.直肠癌根治手术位式固定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0,06.

[2]赵俐俐.一例截石位骶神经后支受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6725.

[3]徐庆华,何文胜,倪进发.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218:604-605.

[4]黄登会,杨晓莹,韩童利.颈椎前入路手术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9,20:42-44.

上一篇:婴儿湿疹在儿保门诊早期综合干预效果观察 下一篇:MSCTU在输尿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