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不完美的完美教室

时间:2022-10-30 11:15:23

一间不完美的完美教室

扎根,乡村为家园

第一次见到倪颖娟,是2009年7月,那是在新教育海门年会上。当时,她是江苏省海门市海门镇中心小学二(1)班的班主任老师。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小而简陋的普通乡镇小学,条件所限,学校的操场与教学楼之间隔着一条马路,学生想要进入操场,必须排着队由老师看护着穿过马路。

就在这样一所学校的这样一间教室里,倪颖娟一直默默耕耘着。

从2005年9月海门成为新教育实验区,在全市开展“推进每月一事”工作开始,当时担任着学校少先队总辅导员,随后兼任德育主任的倪颖娟一边带着一个班,一边投身于这项实验中,像个陀螺一样旋转起来。

紧接着,新教育儿童课程的研发与推动,再一次如雷鸣电闪般重击着她的心灵。在网络上的研讨,在海门团队中的熏陶,大家彼此的关爱与互助,成为她前行的力量。教育在线网站上,《毛毛虫上路了》《小青虫的梦》等主题帖记录着她一路前行的脚印,也记录下她的心声:“我也要让教室里的生命都美好起来,我才不虚此生,以后孩子们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不虚此生!”

所以,当我第一次见到倪颖娟时,她就已经向世界捧出了一枚甜蜜的果实:她的教室,荣获了“全国新教育十佳教室”的称号。

她那间教室里的孩子,一部分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孩子,另一部分是四处漂泊的打工者的子女。倪颖娟就带着这群孩子,通过阅读经典,与众多崇高的灵魂交流;通过主题探讨,与众多伟大的心灵对话;通过自省思考,让孩子们用不同方式创造。倪颖娟一直记得班上有个非常自卑的学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脱胎换骨,从一个少言寡语、站到人前就脸红的孩子,变成了演讲比赛冠军、校合唱团小歌手……

2010年,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项目在海门实验区全面展开,倪颖娟更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她成为了海门完美教室工作室的第一批核心成员,并且和班级里的其他科任老师迅速组建了团队,不仅班徽、班旗、班诗、班歌、班级公约、班级愿景、班级日历等一一出炉,更合作开发出许多颇具特色的班本课程:数学老师的“玩转魔世界”智力游戏课程、“走进数学王国”思维训练课程,英语老师的英语短剧表演课程、英语美文诵读课程,音乐老师的排笛课程,美术老师的风筝课程、泥塑课程、手工课程,体育老师的易拉罐体操课程,科学老师的气象课程、养蚕课程……当然,她自己也在娴熟驾驭儿童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围绕四季开展的“四季歌”诗歌课程、“天真的怪老头”谢尔・希尔弗斯坦诗歌课程、“热爱生命”汪国真诗歌课程。孩子们的生命,在这些丰富而美好的课程中日益舒展、成长、丰盈、茁壮……

这样的一间教室,正符合了海门新教育人在缔造完美教室时所提出的愿景:“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

但是,创造并拥有了这样一间教室的倪颖娟,仍然没有就此止步。

放眼,萤火为繁星

2012年3月,儿童文学作家、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所长童喜喜和研究员时朝莉应邀前往海门,5天内为全市所有幼儿园开展了25场亲子阅读讲座。

在此之前,倪颖娟早把推动阅读视为自己的分内之事,也把推动亲子阅读视为缔造完美教室的一部分。所以,尽管学生父母普遍文化程度偏低,但她一直通过家校信、家委会、班级QQ群、便笺、短信、家访等多种方式,力图加强与学生父母的联系,影响、改变学生父母,希望达到“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良好教育效果,把父母卷入教育共同体中。这些事,倪颖娟做得认认真真,但一直只是面向自己的教室,就像一位勤劳的农民耕耘着自己的土地。

童喜喜等人一周的行动,如同一束强光,猛然把教室里的倪颖娟照亮。她似乎是一夜之间突然发现:在自己的教室外,还有更多父母对阅读一无所知。而这样的父母分布在不同的教室里,他们不仅不会协助孩子读书、教师教书,而且往往还可能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阻力,阻碍着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妨碍着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学习和成长。

很快,倪颖娟就向童喜喜主动请缨,成立了新教育萤火虫亲子共读公益项目海门分站,并且顺理成章地担任了站长。

这个决定,是因为一种巨大的遗憾,还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是源自深沉的爱,还是源自沸腾的一时激情?谁也说不清楚。腼腆的倪颖娟自己的理由是:“发现这件事值得做,虽然我的能力有限还是很想做,就做了。”

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站长”意味着什么:从最初的两名义工到现在60多人的义工团队,力量要一点点汇聚;从线上原创讲座到线下亲子读书会现场,理念在一点点渗透;一年多的时间,举行80多次活动,包括30期线下亲子读书会、30期线上原创公益讲座、18期校园小分站亲子阅读培训讲座、5次作家见面会等,作为一个纯公益团队,在没有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倪颖娟经常自己悄悄掏钱购买筹备活动所需物品,把活动细节一点点打磨;当然,还有萤火虫海门分站QQ群中近千名父母随时可能提出的阅读疑问,需要耐心而愉快地解答……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所有萤火虫义工的努力下,新教育萤火虫海门分站不仅组织了丰富的活动,而且锻造出有力的团队。他们从一个工作站变成海门城乡星罗棋布的许多站点,很多学校相继成立了“萤火虫之家”的“镇小站”“东小站”“临小站”“中南国际站”“和小站”等校园小分站,南通、如东、启东、安徽、深圳、北京等地父母纷纷加盟,影响力在一点点扩大。今天的海门萤火虫义工,已经成为了海门教育的满天星,成为海门教育的一张小巧而精美的名片。

完美,人世为教室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倪颖娟的故事渐渐地从海门传向了全国。在她的教室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新教育十佳教室”称号后,她个人又先后获得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网评选的“中国好教师”、新教育萤火虫全国优秀义工、感动南通人物(群体)提名奖、优秀儿童阅读推广人、海门市书香教师等荣誉。

我曾经在去海门时专程看望了倪颖娟。我非常想知道,她身上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能量,为什么能够把近百位义工、近千名父母凝聚在她的身旁?

性格内向的倪颖娟却只是笑着说,这都是团队的力量。反倒是说到她现在所教的“萤火虫教室”时,她不知不觉就打开了话匣子:利用“萤火虫教室童书漂流书包”,让每个家境普通的孩子用最少的开支,及时读到适龄的最好童书;全新探索的口头作文项目,促进孩子阅读后的思考,让父母们轻松愉悦地卷入……

但她说来说去,最后总会说到自己的不足上。她说:“各种事务太多了,我感觉我身不由己,没有时间真正学习提高,没有时间研发足够长度和深度的课程,甚至会游离在教室之外。我现在最迫切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守在教室里,不因为自己跑东跑西、忙这忙那而疏忽了孩子们。如果我连教室都守不住,连我的孩子们都不能因为我带给他们更多美好的事物而真正强大起来,我又有什么资格做萤火虫义工?”

看着面前这个瘦小羸弱的老师,我想起了旁人说她的一些事:她自己掏钱数千元,不仅为学生们添置大量图画书,还购买了跳棋、拼图等智力玩具;她身为海门新教育讲师团成员,不仅远赴北京、上海、温州等地讲学,还走上了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向国际友人交流经验,更深入到海门乡间学校进行公益讲座推动阅读……我想起了她在文章里写过的一句话:“我用一个教师的良知,守住一间小小的教室;我用新教育理念,雕琢着一间不断长大的教室。”

是的,世间没有完美,自然也没有真正的完美教室。倪颖娟的“萤火虫教室”正在成长中,还需要更多时间沉淀与雕琢。但是,她从自己并不完美的教室出发,以那间教室里践行的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为法宝,与近百位海门萤火虫义工飞舞在海门的大地上,推动着更多的教室和家庭朝向完美。也就在这个“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过程中,倪颖娟已经把自己的教室缔造为人人有口皆碑的完美教室。

因为世间没有完美,人生也不完美。2014年,倪颖娟的丈夫突发心梗不幸离世。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轻易承受的人生剧痛。从不在微博上叫苦的倪颖娟,在凌晨1:51发出一声悲呼:“老天爷你为什么这么不开眼,我们一家一直做好事积善德,为什么还要如此对待我们???还我最亲至爱的人啊!!!”噩耗令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不由得落泪。但我还是得说:纵然人生因此破碎,可我们仍然要扼住噩运的咽喉,要奋力超越苦痛,要在短暂的不完美人生中,活出精神上双份的璀璨无垠,直到在另一个世界微笑相遇。

由于各种原因,倪颖娟暂时离开了她心爱的教室。但是,她仍然没有离开教育,海门的萤火虫团队在她的带领下依然活跃,她的教育情怀依旧。祝福倪颖娟。祝福所有向着完美不懈展臂的人们。

上一篇:也谈教师的压力 下一篇:小学科学合作学习的困境与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