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管制课教导创新探索

时间:2022-10-30 10:38:56

本科生管制课教导创新探索

实践性教学思路

设计实践教学是在课堂上以企业经营全程为对象,通过分析企业现实经营背景,模拟企业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决策的互动式授课形式。通过课堂实践,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性营销方案策划技能,深化理解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性教学的方法与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一)案例教学可以将案例教学设计为战略管理课程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经营管理类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各类真实环境中的经营问题,并分析问题,寻找方案,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能够锻炼学生战略管理意识,培育创新营销理念,提高学生在面临动态复杂环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需要提前将案例材料发放给学生,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了解案例背景,分析案例环境,制定战略管理方案,进行市场竞争态势预演模拟。案例教学中的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主要起引导讨论和组织课堂秩序作用。因该预先设定若干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回答,课堂上,教师通过点名问答等方式,加强互动交流,灌输理论思想,总结提炼知识重点。案例材料的收集、整理、选择,是案例组织设计与教学讲授的重点,如何根据各章节内容,收集整理恰当合适的教学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起点与关键点。没有合适的案例,很难有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课件案例的恰当与否,也反映着教师对战略管理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具体讲,案例收集的方法有:1、从公开出版的相关教学、教辅教材中选择摘取;2、从近期出版的期刊、报纸、论文集中抓取具有描述性强,与当前经营管理相关度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素材;3、依托现有资源,设计创制出紧扣课程内容的简洁案例,集中突出某个知识点考核;4、发动学生自己收集案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由于经营管理类案例众多,因此在从现有资料中选择案例,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任务,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类问题的共通性普遍存在,因此,要甄别寻找出针对性强,适合讲解某个知识点的案例并非易事。因此,加强平常收集与整理,不断进行案例补充与扬弃,并对案例背景进行优化组合,以保持精炼,突出重点,提高趣味性,紧随时代性,还有具备示范性,具备普遍意义,不能选择过于独特的案例,如果情境无法再出现,那么,这样的案例研究,对未来的指导实践意义不大。

(二)小组讨论集体的智慧,总会胜于个人,团队合作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既可以增强学生间互动学习,也能增强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热情。小组讨论的基本方式是根据班级学生数量,以5-8人为一个小组,分成6-7个组,然后给出讨论主题,让小组间积极进行内部讨论,然后,汇聚讨论结果,进行汇报与答辩。每个小组最好能固定成员,以利于进行多个课题多次讨论。小组一般要求设计组歌,标语,组名,为小组成员设定职务,这样,小组会具有一定的团队文化意识,相对固定的组织结构,也能强化小组凝聚力。每个小组要有组长,每次讨论,要推举小组发言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的经营分析意见。比如针对一家高速成长的新兴企业,如何为他们设计一个经营战略方案;针对一家资源丰富的500强企业,如何设定发展战略等。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战略管理方案策划,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这种模拟实践的训练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辩论中潜移默化的灌输了经营理论,培育了管理理念。避免学生对战略管理产生高深莫测和假大空的错误认知。由于从内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了枯燥的纯理论讲解,因此,很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角色模拟扮演为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以找到互动式教学的准确切入点,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扮演,以强化其进入经营当事人状态,深入情境思考问题。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常见问题就是环境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变化,因此,企业战略管理经常面临考验,需要及时修定与调整。通过角色扮演,强化学生的环境动态意识,增强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深度。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以为每个小组成员设定职务,比如CEO、CFO、COO、CTO、CIO等等。在案例分析中,也可以要求小组发言人以总经理、部门经理、采购经理、营销经理、生产经理等不同角色,来思考、分析、回答问题。比如在设计企业整体战略管理方案时,针对小组成员,设定总经理、副总经理、事业部经理、车间主任等职务,然后让另外小组成员扮演战略规划部成员,为企业设计战略管理方案,然后向管理层成员报告所设计的战略管理方案,管理层成员在听取报告后,提出各自对方案的疑问与异议,相互间进行解释、交流,并最后形成一个成型的,被接受的营销方案。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展开讨论,可以让小组成员更加认真听取讲解,更加认真思考,使学生们学习主动性更加提高。

实践性教学思路总结

战略管理课程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战略管理课程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在选择教材时候,也应该选择实践性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优秀教材,或者通过收集素材,自主设计符合教育目的教辅材料。同时,教师组也应该强化相互学习,教师队伍构建也应该有适合实践性教学需求的教师成员参加。教师课余时间,一是要加强相关科研活动,以提高教学深度,另外也应该加强教学能力的学习提高,多备课,多准备实践性教学素材。只有教师从理论深度上到知识面的广度上都有全面提高,才能为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提供基本条件保证。教师还应该经常性参加社会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加强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为学生们寻找选择课程实习基地。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当前经营管理热点,保持知识的持续更新,做到理论时刻联系实践,知识不被淘汰。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仪器,为教学环节提供丰富内容与展现渠道。教师应该开展网络教学活动,通过将课程录像上传,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库,为学生提供预习、复习的条件。通过网络进行作业布置与修改,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建立战略管理知识库,以及相关资源库、案例分析库等,方便学生们自主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准备,还能为开展远程网络教育提供准备,以远程网络教育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正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战略管理课程应该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建设。

作者:张杰藐

上一篇:教学理念的数据与管理建模综述 下一篇:地方企业营销的意义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