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楷模患者的福音

时间:2022-10-30 08:54:28

医生的楷模患者的福音

医生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永远都是治病救人、除疾解患的天使!做医生责任重大,但也是受人尊重的。如何做好一名医生,会因为每个医生的经历不同、体会不同、价值观不同,有着很多的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玉峰告诉记者,做好医生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德,要懂得处处为病人着想。自己有把握检查清楚、有能力治好的患者就尽快治好,没有把握没有能力治好的就不要接受或建议去其他更好的医院。生命是无价的,不能为了自己完成指标而耽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机。其次是精湛的医技医术,不但要求掌握深奥的医学知识,还应具有不断追求医学真理的精神。最后是要有真诚的服务态度,对患者态度要谦恭和蔼。

肩负使命 甘于奉献

刘玉峰,医学博士,出生于医学世家,擅长小儿血液病、肿瘤和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他从1982年开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今已有近30年的从医生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和医学理论,1987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医大攻读卫生部在西安医大设置的儿科临床硕士研究生,19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后,到河南新乡医学院担任主治医师工作。1992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担任临床住院总医师1年,1995年博士毕业后到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工作,系河南省首批全国招聘的医学博士。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使刘玉峰主任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诊治儿科疾病的能力。他对儿科急症的治疗有较高的水平,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儿科疑难及罕见病的能力。

作为一名儿科主任医师,刘玉峰常说:“医生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认真履行白衣天使神圣的职责;用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去抚慰、温暖病人饱受伤痛折磨的身心。多下病房,多与病人沟通,让病人能体会到医生的关怀,病人的心情好,病自然好得也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生给了病人第二次生命,病人也是十分感激的。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病人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能用廉价的药物治好的病,绝不用昂贵的药物去治疗,尽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时,他都会认真诊视或查阅资料,探讨病情,千方百计以求尽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这种责任感,这种使命感,这种执着的精神伴随着他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拼搏了几十年。医生和患者都交口称赞刘玉峰是个好医生!

有一次,一个十多岁的白血病患者被送进了郑大一附院。患儿昏迷多天,因为大剂量的化疗,患儿身上出现了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甚至其他的医生都认为这个患儿已经没有希望了,但刘玉峰认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是医生最基本的责任,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救治孩子,他每天去查看患儿的病情并详细记录、做出诊断。患儿昏睡了一天又一天,在第十天晚上十点多,刘玉峰正在查病房时,患儿突然从床上坐起说眼睛看不见了。孩子的眼睛原本好好的,在医院住了这么多天后怎么就突然失明了?患者家属吓得脸色苍白,刘主任过去仔细查看了症状,认为是性低血压引起的暂时性失明,于是安慰家属说:“没事,冲碗糖水喝喝就好了。”果然,第二天患儿的眼睛就好了,一家人对刘玉峰感激万分,见人就说:“刘教授真是神医,一碗白糖水把孩子眼睛给治好了。”

“作为医生,当病人被送来了,经过我争分夺秒的抢救,日日夜夜的忙碌,最后病人治愈了,能出院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刘玉峰这样告诉记者。是啊,不知有多少次,他用其精湛的医术,神奇的妙手从死神手中夺回孩子的生命。不知有多少次,孩子的家人拥在抢救室外,紧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不知有多少次,有多少个病人在心中记下了刘玉峰这个名字。

尽职尽责 成效显著

刘玉峰不但医德医术高,而且管理水平也不逊色。由于工作出色,2005年7月他被任命为郑大一附院医务处处长(副处级),时逢卫生部在全国医疗单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卫生厅创建“廉洁、诚信、为民医院”活动,在医务处人员少、工作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带领全处同志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工作,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和提高诊疗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一附院连续三年在卫生部、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检查评比活动中名列前茅,2007年又被评为全国“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2008年以来,由于新病房的起用,业务量快速增长,相应的医政方面的工作量也大幅增加。无论上班还是下班,白天还是晚上,晴天还是雨雪天,只要医院和科室需要,刘玉峰都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休息时间,迅速赶到医院进行工作。医务处在承担医院医疗事务的同时,还承担着国家、河南省的各种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在抗震救灾和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等应急救治工作中,刘玉峰身先士卒,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线。今年3月份,工作中的他突然感觉腰部剧烈疼痛,经过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强制要求他卧床休息1个月,然而他没有真正休息过一天,仍带病坚持工作。连续7个月,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星期天,没有一句怨言,随叫随到,一切以工作为重,应急救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卫生部、卫生厅及院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他也被卫生部授予“中国应急先进个人”。

今年2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手足口病疫情袭击了我省商丘民权县。遵照卫生厅的部署,刘玉峰积极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参加了手足口病危重患儿的救治工作,并协同有关专家制定了有关“手足口病”的防治方案。由于前期一些手足口病危重患儿病情严重,且疫情扩散较快,“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量大,责任重。但他不怕苦,不叫累,发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加班加点,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星期。他奔赴在商丘民权、开封等地之间,经常工作到深夜,为抢救治疗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他所在医院的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他第一时间制定并印发了医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方案,组建手足口病医疗救治专家指导小组和防控工作指导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职责,使各小组能够及时高效地开展工作,并积极组织培训医务人员学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以提高防治队伍的技术水平。同时认真落实各项消毒措施,做好门诊及病房的消毒监控、指导工作,对感染性疾病门诊加强预检分诊,以确保手足口病患者及时得到收治。

锐意进取 硕果累累

作为医务处处长,他是医院干部职工称赞的优秀干部;作为儿科主任医师,他是病人眼里的好医生;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是精益求精、以身作则的老师。三十年来,他付出了许多汗水和辛勤,如今,已是硕果累累,他先后主持完成省、厅级多项课题,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奖8项。目前尚承担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科技局等科研项目5项,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累计培养出研究生10余名。他是中华医学会会员,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委,中国小儿血液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南省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实验血液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学鉴定专家,郑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2004年被郑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科学技术带头人”。

上一篇:圆梦花果飘香 下一篇:存货减值问题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