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审计的风险、困难及对策

时间:2022-10-30 06:15:35

开展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审计的风险、困难及对策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石油行业的企业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和困难的阐述,探索解决这些困难的对策,为企业的境外投资保驾护航。

关键词 境外投资 审计 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一、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审计面临的风险

近几年,随着我国原油对外的依赖度加大,特别是2011年,原油进口量超过了50%,石油行业对外投资规模也在逐步加大。由于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分布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各种各样,境外投资的风险主要有:

1、社会风险。石油企业的境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中东、北非、拉丁美洲等地区,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政局动荡、战火蔓延。尤其是近几年,埃及、利比亚政权的更替,都对我们的投资造成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接下来的叙利亚和伊朗,也可能造成我国境外投资的进一步损失;另一方面是一些当地部落经常对我国投资项目的骚扰,绑架的中方员工,也造成了我国企业的资金损失和人员的伤亡;社会风险还有一方面就是海盗猖獗,最著名就是索马里和马六甲两地区的海盗,为此,我国不得不派出护航编队,为我国的商业船队护航。

2、技术风险。石油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斥重资取得的区块开采权,如果原油产量达不到预期,就将面临投资损失的风险;另外,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一些事故,尤其是深海采油,2010年,BP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造成BP公司花费300多亿美元处理事故,公司股价蒸发千亿美元,高管换人的后果。2011年的康菲公司在我国蓬莱湾的漏油事故,也是一个惨重的教训。

3、金融风险。近几年,国际经融局势动荡,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金融危机此起彼伏,发达国家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把危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此引发国际汇率、原油期货价格波动非常大,对我国境外投资的效益影响也很大,在评估项目的效益时,要充分考虑这些金融动荡所带来的风险。

二、面临的困难

面对这些复杂的国外环境、国际风险,如何保证我国的境外投资的资金安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审计人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开展境外投资审计时,审计人员所面临的是一个所以在开展金外投资审计时,肯定要面临许多的困难,要碰到许多新问题。那么,开展境外投资审计,将要碰到那些难点呢?

1、审计制度的缺失。我国的境外投资起步比较晚,境外投资审计开展的更晚,也是在近几年才初步形成境外投资审计的理念,所以,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中,还没有形成对境外投资审计的制度。但是,制度的形成和执行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需要公司的管理层认识审计,接受审计,使境外投资审计常态化、制度化。

2、审计环境不同。开展境外投资审计时所面临的审计环境比国内更加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审计人员所面临的法律法规、财经制度、税收制度等与国内不一样;其次是项目的股权结构不一样,利益群体也很复杂,很多国际化的项目都牵涉到多个国家的利益,容易引起国际争端,所以在深入审计后要谨慎对待;再次就是在开展境外投资审计是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俗、等影响。

3、缺少境外审计人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尤其是审计队伍中,国际化人才非常短缺,现有的审计队伍基本上是财务人员出身,转行干审计,年龄结构偏大,外语水平也很难提高,难以适应境外审计的要求。

三、对策

尽管开展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审计存在如此多的困难,但是没有国际化的审计,就没有国际化的企业。所以为了适应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审计人员必须迎头赶上,加快国际化的步法。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审计国际化,适应境外投资审计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对策:

1、加快审计制度建设,弥补制度缺陷,最主要的是要让公司的决策者有接受审计的理念。在制度建设上一定要树立起“大审计”的审计理念,审计不仅仅是几个审计人员过来查帐,出底稿,出审计报告的过程,而是要深入到公司经营的各个方面,从公司的资金流动到公司的战略决策,都应该受到审计监督,规避公司的决策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效益。在制度建设上要根据公司境外投资的特点、主要风险分布情况,制定相适应的审计制度,比如对于一些运作比较成熟、风险小的项目要着重于管理效益审计,对于风险比较大的投资要着重于风险导向审计。

2.加大跟踪审计力度。跟踪审计就是对项目提前介入审计,也叫事前、事中审计,及时发现风险、规避风险。有许多国际上的投资失败案例,都是已经出现了投资损失,但是公司决策层没有及时发现,导致损失扩大。最经典就是巴林银行的倒闭事件,这个事件不是一天发生的,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积累。其实当时只要审计监督到位的话,就能及时制止这种行为。所以开展对境外投资审计时,应该加大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力度,应该把审计监督理念贯穿到项目的立项、实施、营运等各个环节,为我国国企的境外投资保驾护航。

3、加强境外投资审计的人才培养。所谓国际化的审计人才,首先应该有国际化的视野,思维要走在公司国际化的步伐前面;其次要有一定的语言和计算机能力,最起码语言沟通无障碍,能借助计算机熟练的查找信息;再次是要掌握国际通行的法规、会计准则、FIDIC合同条款;最后应该熟悉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那么,如何来加强境外审计人员的培养呢?第一应该是充分发挥现有人员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丰富审计人员的知识,在开展审计项目时,各种人员合理搭配,弥补各自的知识缺陷;第二应该“请进来、送出去”,多与跨国公司的审计同行们交流;第三,适当的引进一些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带动作用来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国有企业境外投资的步伐势不可挡,作为企业的内审人员,必须迎难而上,积极为我国企业境外投资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 胜利油田审计处)

上一篇:浅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 下一篇:煤炭市场实现有序竞争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