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对脾虚型克罗恩病大鼠血清TNF―α和IL―1、IL―6的影响

时间:2022-10-30 04:56:16

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对脾虚型克罗恩病大鼠血清TNF―α和IL―1、IL―6的影响

【摘要】目的:考察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对脾虚型克罗恩病(CD)大鼠促炎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治疗脾虚CD的最佳有效剂量。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之复因脾虚造模方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虚型CD大鼠动物模型,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灌胃给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TNF-α、IL-1、 IL-6升高(P

【关键词】白术茯苓汤;脾虚型克罗恩病;影响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23-01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IBD),病变主要影响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目前认为CD的发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与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水杨酸类、类固醇类和免疫抑制剂等以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等,但疗效不稳定。迄今尚未有任何一种疗法被认为是治疗CD的特效疗法。现今,中医辨证论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有着较好疗效[1]。研究表明CD的病机特点为脾虚夹湿[2]。白术茯苓汤由白术、茯苓组成,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是治疗脾胃气虚证、脾虚湿滞证等的经典小方和常用药对[3]。本研究观察了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对脾虚型CD大鼠血清TNF-α、IL-1、 IL-6水平的影响,探索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调控脾虚型CD大鼠细胞因子的药效相关性,为中医方剂剂量配比理论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SPF级SD(Sprague Dawley)大鼠50只,由成都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合格证号:SCXK(川)2008-11,雌雄各半,体重200±20g,检疫后备用。适应性饲养1周,自由摄食颗粒饲料,动物房温度维持在18-25℃左右。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SPF级动物实验室进行,设施合格证:川实动管使第2003-015号。

1.2 药材与试剂

白术、茯苓、大黄、厚朴、枳实均购自同仁堂成都分店,经成都中医药大学制剂室鉴定为正品。

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购自Sigma公司,批号:P2297。进口分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定量试剂盒(LOT:201106)、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定量试剂盒(LOT:201106)、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定量试剂盒(LOT:201106)由成都亚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供试药物制备

1.3.1 中药汤剂的制备

称取药材,浸泡30min,共煎煮2次,每次30min,合并滤液,60℃恒温水浴浓缩至1g/ml,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4℃保存备用。

1.3.1.1 小承气汤的配比

厚朴:枳实:大黄为3:3:2。

1.3.1.2 白术茯苓汤的高中低剂量

大鼠用药剂量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规定,人鼠单位体重用药量直接换算后的5、10、20倍为低、中、高剂量[4]。

1.3.2 TNBS灌肠液的制备

无水乙醇加双蒸馏水配成50%乙醇75ml,然后将5%TNBS10ml×15与50%乙醇(2:1=V:V)混合均匀,灭菌后装瓶4℃保存。

1.4 脾虚型CD动物模型制备

本实验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之复因脾虚造模法[5]结合Morris方法[6]建立脾虚型CD动物模型。50只SD大鼠,全部雄性,按体重随机分为2批,10只常规饲养,为空白组,40只造模。空白组10只,常规饲养;40只造模大鼠采用小承气汤按20ml(kg/d),1次/d的剂量灌胃,加隔天禁食造成饥饱失常,连续14d,复制脾虚模型。并于造模第7d开始禁食不禁水24h,用2%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予TNBS灌肠液1ml灌肠。灌肠器插入约6cm-8cm,注入灌肠液1ml。大鼠头朝下,且灌肠器拔出后再继续保持1min左右,以防灌肠液流出。每隔5d重复灌肠1次,共5次。

1.5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造模结束后,造模大鼠随机分为1个模型组、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从实验开始至实验结束正常喂食、饮水;模型组灌胃等量0.9%生理盐水,1次/d,连续7d,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组按10ml/kg灌胃,1次/d,连续5d。

1.6 标本采集与处理

各组实验大鼠在第38d禁食不禁水24h,股动脉取血处死。取血后不抗凝4℃静置保存2-3h,用离心机25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为待测样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1、IL-6水平。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2结果

2.1 脾虚型CD大鼠一般情况

造模后各组大鼠均出现腹泻、粘液脓血便、肛周大量糊状稀便黏附、食量减少、形体消瘦、毛发干枯、喜静爱扎堆。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组经治疗后,高、低剂量组大鼠仍有少量稀便、粘液便、肛周糊有少量稀便;中剂量组大鼠大便基本恢复正常,肛周逐渐干净,体重增加。

2.2 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比较(表1)

3 讨论

CD在中医学中尚无某一病名与之对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常将其归属于“泄泻”、“肠”、“腹痛”、“痢疾”、“便血”等范畴。临床观察发现该病基本病机为脾虚夹湿。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脾虚气弱常既发水湿停滞的病变,若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等致脾胃损伤,脾不运湿,水湿停滞,湿浊下注肠道,则发为泄泻,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谓:“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飨泄,食不化。”湿滞肠间,搏结气血,气血运行不畅,血肉腐败,则见腹痛、便血等。脾虚夹湿是CD的基本病机之一,治当健脾祛湿。白术茯苓汤出自《古今医统大全》,为“治湿泻,又治食积、湿热作泻”之基础方。方中白术益气健脾兼能燥湿,茯苓淡渗利湿兼可健脾,二药相配,相须为用,既加强了益气健脾以助运化的作用,其燥湿渗湿作用又顾及了脾不运湿、湿浊下注之病变。在方剂学研究中,药对配伍是方剂配伍的基础,剂量配比是方剂研究的基础,因此本研究采用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配比的实验设计,旨在探索白术茯苓这一基本药对的高中低剂量配比对脾虚型CD大鼠治疗的药效相关性。

西医学中CD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回肠末端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其发生普遍认为与环境、感染、遗传以及免疫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7]。TNF-α、IL-1、 IL-6等细胞因子已被公认是介导IBD发病的促炎因子,在IBD患者的结肠粘膜中,炎性细胞因子如IL-1β、TNF-α、 IL-6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脾虚型CD模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 IL-6水平明显升高(P

本次研究提示脾虚型CD大鼠血清中TNF-α、IL-1、 IL-6水平明显增高,而白术茯苓汤高中低剂量配比中,尤以中剂量组下调TNF-α、IL-1、 IL-6水平最为突出和均衡,提示茯苓白术汤剂量对脾虚型CD疗效的影响为非正比关系,当茯苓白术汤剂量逐渐增加至一定水平时,药物作用达到最佳,继续增加药物剂量,药物的作用反而会降低,以此印证在临床药效关系中,适当的药物剂量才会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严宁娟. 克罗恩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31-35.

[2] 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四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山西,2002:2,3,264-266,270.

[3] 贾波,梁煜.补气健脾组方规律的文献及实验研究 [J].中国医药学报,2003,8(1):35-37.

[4] 李仪奎,王钦茂.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1.

[5] 周永生,樊雅莉,陈小野,等.脾气虚证动物模型规范化的初步研究―部分免疫功能方面 [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3,20(2):1-5.

[6] Morris GP, Beck PL, Herridge MS, et al. Hapten in-duced model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ulceration in the rat colon [J], Gastroenterology,1989,96:795-803

[7] Hanauer SB.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epidemio-logy,pathogenesis,and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J], Inflamm Bowel Dis,2006(12):3-9.

上一篇:重症患者急诊颅脑CT检查的护理 下一篇:急诊患者晕厥的观察及护理思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