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优势

时间:2022-10-30 03:30:55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优势

摘 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成为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实践,从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学重难点的化解、教学信息的即时反馈、文化内涵的展现来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优势。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5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极富趣味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以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才能喜欢学习数学,把学习当作一件愉快的事情来完成,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态与积极的行为,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讨厌数学学习,那么就会把学习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没有了内在的学习动力,只是在外界的压力下被动学习,学习的消极情绪会不断地滋长,而不利于学生能力与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处于直接兴趣阶段,兴趣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与枯燥性的特点,这对于天性活泼的小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强。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得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这些都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与精力,使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动下带着愉悦的心态、怀着强烈的学习热情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实现苦学到乐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学习。

如计算课是学生最不喜爱的,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转变学生对计算课的看法,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学生之所以不喜欢计算的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以算为主的单一方式太过于单调与枯燥。采用多媒体,可以将计算与各类游戏相结合。如摘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让学生一起来摘苹果。但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每个苹果上都有一道计算题,只有回答正确,苹果才能准确地落入筐中;如果答错了,就只能眼睁睁着地看着苹果掉落在地上。这样的游戏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计算的激情,自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化解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本身就是相对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各知识点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小学阶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知识点中,有些是重点,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基础;有的是难点,小学生理解与运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直是广大数学教师所关注的课题。

在传统教学中,采用黑板加粉笔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即使有时也运用上了教具、模型等,但是对于处于认知初级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为形象直观地展现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呈现知识,更为直观。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特点,利于学生接受与掌握。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确实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作用。

如“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来帮助学生理解。红花有8朵,黄花有5朵,红花比黄花多几朵?笔者制成精美的课件,先出示5朵黄花与8朵红花,然后将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盖住。此时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出红花由两部分组成,即一部分与黄花一样多,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朵数。这样形象直观的展示再加上学生的认真观察与积极思考,便可以使学生轻松地解决这道题目,并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生由这道题学会这一类题的解法。

3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3.1 保证学生获取信息的“质量”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是输出信息的主体,学生是接受信息的主体,学生接受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语言传递为主,一方面是传递方式单一,另一方面是语言稍纵即逝,不可再现。这对于喜爱新鲜事物,处于认知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接受信息的“质量”会大打折扣。采用多媒体可以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由传递信息的单一性变为多样化,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来接收信息。这对于传统教学中单一地以听为主接收信息的方式来说,大大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量。同时多媒体具有可控性,可以进行反复感知,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质量”。

3.2 教师可以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获取学生反馈信息的途径是课堂的问答与学生的作业情况。当堂提问确实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但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获得部分学生的反馈。作业完成情况虽然可以得到全体学生的信息,但存在一定的延时性。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多媒体教学可以做到全体学生当堂信息的即时反馈,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各个学生的薄弱环节,以便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4 展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数学魅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各学科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关注它的知识的基础性,同时也更多地关注它的内涵。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更加关注数学的文化内涵。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极其广泛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概念与定理的形成都不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了大量的训练,在验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而形成的。现行教材也非常注重数学的文化性,引入大量与数学成果有关的趣味故事等。然而教材的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很难将数学本身的文化性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出来。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分析综合功能强的特点,尤其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动态地展现教材之外的信息,如数学定律的推导、数学家巧算的故事,甚至可以将学生独具匠心的解法一一展现出来。用多媒体来呈现这些信息最大的优势就是以多种途径来传递信息,以多种角度来展现知识,为学生再现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与科学真理的形成过程,避免了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调枯燥的灌输式教学,很好地诠释了数学的文化性。在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精神的形成、学习自信心的增强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多媒体彻底摆脱了小学数学传统教学的不足,优化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但多媒体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它的优势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开拓与研究。教师要在运用时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观念,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打造一片数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林典强.小学数学与多媒体[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7):59.

[2]万素玲.多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2(88):99.

[3]任家怀.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新疆教育,2012(12):120.

[4]韩维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好处[J].教育创新学刊,2011(5):142.

上一篇:浅析现当代文学课程对话式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 下一篇:发挥图书和电教优势 深化阅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