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委中穴

时间:2022-10-30 03:24:39

【摘要】委中为针灸临床常用腧穴,文章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梳理、分析,归纳了委中穴的源流、穴名、取穴、主治、操作及现代临床研究。

【关键词】浅析,腧穴,委中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75-02

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下合穴,是针灸临床重要的常用腧穴,又称中、郄中、血郄等,是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等病证的首选穴位。

1穴名源流及释义

1.1穴名源流

穴名首见于《灵枢・本输》“入于委中,委中,中央,为合,委而取之。”。其他文献也对委中穴名及别名作了记载,如《灵枢・经脉》“其支者,……下合中……。”;《素问・刺腰痛论》“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王冰注“郄中”即“委中”;《针灸甲乙经》“委中者,土也。在中央约文中动脉,足太阳脉气之所入也,为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委中者,血郄也。”

1.2穴名释义

对于穴名的意义,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归纳起来都是从气血的运行、腧穴位置、功效及特性来进行分析解释。

委中:委,积聚也;中,中央也,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故名。

郄中:郄,孔隙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郄中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聚集,出入缓慢。意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输出输入皆较缓慢,如从孔隙中出入一般,故名郄中。

血郄:血,指委中穴的气血物质为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也。郄,孔隙也。血郄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膀胱经水湿吸热后的气化之气,亦即是血的气态物。又有学者认为“血郄”是因多以放血为治而得名。

中:,膝部后面,腿弯曲时形成窝儿的地方。指本穴所在部位为窝横纹处中点,故名。

2局部解剖及取穴

委中穴在窝正中,该处的解剖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头,浅层布有股后皮神经和小隐静脉,深层有胫神经,动、静脉和腓肠动脉等。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下合中,??。”在这里的中即委中穴,经历代医学家的系统整理并明确委中的定位及取穴方法为:在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以俯卧位、微屈膝取穴为宜。

3主治及操作

3.1穴位主治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素问・刺腰痛篇》:“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腰痛挟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然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

《素问・刺疟篇》:“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然,热止汗出,难已,刺郄中出血。”。

《针灸甲乙经》:“热病侠脊痛,委中主之;癫疾反折,委中主之”。

《针灸大成》:“主膝痛及拇指,腰侠脊沉沉然,遗溺,腰重不能举体,小腹坚满,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痼疹皆愈。伤寒四肢热,热病汗不出,取其经血立愈。委中者,血郄也。大风发眉堕落,刺之出血。”。

《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

《玉龙歌》:“更有委中之一穴,腰痛诸疾任君攻”。

《灵光赋》:“五般腰痛委中安”。

《肘后歌》:“腰软如何去得根,神妙委中立见效”。

从以上文献可知委中的主治范围非常广泛,通过归纳其可主治以下六大类疾病:

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腰背疼痛,筋拘急,风湿痿痹,中风偏瘫,坐骨神经痛。

泌尿系统病症:遗尿,小便不利,尿潴留,水肿。

消化系统病症:中暑腹痛,吐泻,痔疮。

神志病:中风昏迷,癫疾,风痫转筋。

皮肤科病症:痈疽发背,丹毒,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

其它病症:热病汗不出,疟疾,鼻出血,皮下出血。

3.2操作

一般情况下可直刺0.5―1寸;可灸;或用三棱针点刺静脉出血。但根据疾病的不同,又可采用以下不同的操作方法:

3.2.1本穴为“醒脑开窍”针法组穴之一:患者取仰卧位,暴露下肢,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施以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3.2.2患者取俯卧位,暴露下肢,用毫针直刺,进针约0.5―1寸,施捻转或提插补泻法,患者局部针感向下肢末端放射,用于治疗膀胱疾病和下肢疼痛。

3.2.3患者取俯卧位,暴露下肢,令部皮肤绷紧,在横纹上委中穴及其两侧寻找怒张的浅表静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然后闪火拔罐法加压,使出血达1―3ml以上,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

4现代临床研究

委中穴具有疏通经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理肠胃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之一,现代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

4.1张莉对l1O例软组织损害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进行研究。结论是委中穴刺血拔罐对软组织损害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软组织损害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4.2熊军霞、万舜臣用三棱针点刺委中穴加火罐治疗急性腰扭伤100例。认为三棱针点刺委中穴,可使经脉流通,气血直达病所,再辅以拨罐改变局部血液循环,使腰部肌肉僵硬进一步缓解,而致疼痛消失。

4.3张艳、汤春红通过对雀啄刺委中穴对脑梗死患者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影响研究。认为雀啄刺委中穴能使脑梗死患者下肢SEP的P40潜伏波幅增高、潜伏期缩短,较之普通直刺法更为有效。

4.4吴海斌、张惠莲通过观察针刺委中穴治疗腰腿痛的疗效研究。认为委中穴针刺法是治疗腰腿痛的有效方法。

4.5阿依贤古通过比较针刺委中穴与肌注阿托品、度冷丁对肾绞痛缓解程度的临床价值研究。认为针刺委中穴有效率高于肌注阿托品加度冷丁,且副作用小。

4.6马登海、李建辉通过观察委中穴刺血拔罐对软组织损害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认为委中穴剌血拔罐具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等特点,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度,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

上一篇:翼状胬肉治疗进展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