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你们会说“不”吗?

时间:2022-10-30 03:16:03

司空见惯的事实

晓晓满6岁了,马上就要告别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了。在幼儿园里,晓晓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乖乖女”,而且对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要求总是百分百地接受,尽管很多时候她心里并不情愿。但一回到家,晓晓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对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极其蛮横无理。最近,因为要开始新的校园生活了,晓晓不仅要爸爸、妈妈给她买新衣服、新的学习用品,还要求爸爸、妈妈将她房间内的家具全部换掉,原因是她觉得这些家具不新鲜了,如果不全部更新,将会影响她的学习。爸爸、妈妈没有同意,为此,晓晓大闹了一场。最后,还是爷爷、奶奶出面把晓晓房间里的家具都换成了新的,这才算了事。

要求不可能全被满足

由于父母的宠爱,导致孩子养成任性、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好逸恶劳等等坏习惯。这些被宠坏的孩子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刁难父母的方法也是越来越多,晓晓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商品极其丰富的时代,他们的视野更宽广了,欲望也变得更强烈了。当孩子提出种种要求、甚至是过分要求时,很多父母虽然并不心甘情愿,但还会千方百计地去满足孩子。于是孩子的欲望就会变得越来越无止境,甚至花样频频。

孩子在未成年之前,尤其是0~9岁这一阶段,他们知道自己的生活是需要依赖父母的,并认为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理所当然的。面对尚没有自立能力的未成年孩子,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父母都有责任和义务来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但是,很多父母并不清楚,在孩子提出的要求中,什么是该满足的、什么是可以商量的、什么是该拒绝的,这个“度”到底该怎么掌握?

父母应该清楚一点,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一定不要一味地去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但要注意的是,在拒绝孩子要求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父母应尽可能地做到不伤害孩子的同时,让他们明白:很多时候,人的要求是不可能全部被满足的。

专家建议

第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于孩子的“生存必需”,家长有责任和义务给予提供,但对于孩子超过“生存必需”的额外要求,甚至是为了攀比而提出的要求,家长都应拒绝。这既是对孩子抵御物质诱惑能力的有效培养,也是让孩子理解和体谅家长辛苦的很好方式。实际上,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有抵御物质诱惑的能力,而且不在物质上和人攀比。

第二,如果家长能够合理地拒绝孩子,那么孩子就能学会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也能懂得承担被拒绝的结果。这能够对孩子将来与他人相处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三,在拒绝孩子要求的同时,一定要把家长拒绝的理由坦率、认真地告诉他,使孩子最大程度地理解父母的做法;而且还要让孩子明白,不是家长不愿意满足他的需求,而是他的要求过分了。

第四,一旦决定拒绝孩子,家长决不可因其他因素而反悔。有些家长经不住孩子的反复纠缠,最终又同意了孩子的要求。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容易使孩子产生错觉:只要我坚持要求,父母一定会满足我的。这样就会养成孩子通过“死缠硬磨”达到目的的不良习性。如果孩子被拒绝之后出现不良情绪,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消化内心的不良情绪;当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无法挟制父母的时候,家长再想办法引导孩子。

第五,很多家庭都出现父母和老人对孩子教育的意见不统一,这就要求家长要随时与老人沟通,在理解老人疼爱孙辈的基础上,讲明拒绝孩子过分要求的好处,使老人们尽可能地协同父母教育好孩子。

上一篇:家庭主妇如何跑赢CPI? 下一篇:加息时代,拒绝“温水煮房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