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种养须摸清市场“脉搏”等

时间:2022-10-30 02:34:47

发展特色种养须摸清市场“脉搏”等

近年来,各种各样特色种养在农村发展迅速,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不少实惠。笔者认为,发展特色种养需要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适当扩大或缩小种养规模,或者转换种养品种,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对于常规种养项目,特色种养在整个农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是次要的,是常规种养项目的补充。不少农民对发展特色种养的理解不够全面,只是片面地认为这是快速致富的一条好门路,忽略了特色种养是以稀缺性优势占有市场的特点,看到别人效益好就跟进,使市场供应逐渐饱和,最终导致效益下降。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特色种养作为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如何避开风险是农民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当前特色种养的发展现状,笔者建议,一是在发展特色种养上,政府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引导种养户成立专业合作社,走产、加、销一体化道路,“抱团”发展,共抗市场风险;二是种养户要加强专业知识技术的学习,避免以近亲杂交的方式扩大规模,造成品种产能退化;三是发展某个特色种养项目前,必须要先了解市场行情,摸清产品的销售渠道,最好能做到先找好客户,以“订单生产”的模式发展特色种养。

紫薯市场前景好

贾登三

国际上被誉为“蔬菜之冠”的甘薯,近年来又从中涌现出了紫甘薯(紫地瓜)这支新秀。紫甘薯是指薯肉为紫色的甘薯,简称“紫薯”,又称“黑薯”。它除具有普通甘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花青素、硒元素等一类对人体营养保健物质。这类物质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润肠、通便,增强人体免疫等功能。对消化道、心脑血管等疾病有较高的防效,它的防癌抗癌能力居各种食物之首,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一种纯天然保健食品。美国人将其列为“航天食品”,日本人称其为“第一抗癌食品”,被台湾人尊为“长寿食品”,香港人则称它为“蔬菜皇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食用人群迅速扩大,消费量快速上升,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在我国大型超市里,一般生鲜紫薯每千克价格7~12元,是普通甘薯的3~5倍,在潍坊超市出售产自福建省连江县的熟紫薯产品,竟高达每千克67.6元。目前,我国以浙江省栽培面积最大,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山东等地也开始规模化种植。因此说紫薯市场的前景极好,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不失为增收的一条门路。

销售反季农产品走出三误区

李子强

走出物稀不愁卖的误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以稀为贵”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广大消费者在品尝珍稀美味的同时更注重产品的卖相、包装。因此,广大农民朋友在销售稀特农产品时,应严格按照市场的要求,对稀特农产品进行分类分级包装,力争有个好卖相,卖个好价钱。

走出贱卖俏不卖的误区。反季节农产品是利用设施,人为改造农作物生长环境生产出来的,它只是在一定地域内独占区位优势,打了时间差,黄金销售时段非常有限,多则数月、少则一周,错过此时段,不是与其他地方生产的农产品撞车,就是赶上其他地方农产品的销售末期,对价格冲击很大。因此,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认清销售形势,适时采摘,以获取最高效益,切莫攀价、跟风囤货待销,人为造成某一种反季农产品集中上市,导致价格下跌,出现贱卖俏不卖现象,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走出贪利不守信的误区。诚信是每个公民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然而,订单农产品没有给订单商的事却时常出现。有些种植户往往言而无信,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殊不知类似的一锤子买卖,得到的是眼前的小利,失去的却是一个人的信誉。失去了信誉的农产品基地,客商不会再光顾,等待广大农户的将是萎缩的市场、积压的产品。

上一篇:浅谈综合布线的电气保护 下一篇:浅析如何开展违章行为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