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第22期

时间:2022-10-30 12:43:52

@李清振:【如何培养小孩敏捷的思维能力?】思维敏捷,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变换角度思考的能力。比如,认识一个物体,可以从形态、大小、形状、颜色、重量、密度、材质、用途等角度去思考。对一件事情,可以变换角度,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内,对一件事情能找到的角度越多,说明思维越敏捷。

@朱海中ZHZ:【孟母思维】如果后天环境不好没有人教育,再善良的天性也会受到污染。对任何孩子来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后天环境,再善良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

@心理咨询师李斌:如果名校可以让您的孩子成功,那么马云、俞敏洪、柳传志、李彦宏、王石等中国知名企业老板的同学,都应该是成功人士。为什么他们的同学千差万别呢?学校教育是一样的,相同的课本,相同的老师,相同的作业,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是家庭教育。家长应该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性!!!

@草根幽默:有位父亲对女儿从来没有辅导过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10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是在调查价值观;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是激励;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巩固所学;4.有什么需要爸爸的帮助吗?分清责任……

@笨笨an: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称,中国整个几十年的教育是失败的,没有注意到培养有创造性和有道德的人!(张教授很多时候都是有真知灼见的,其实还应该加上一句:是大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教育吧)

@头条博客:砍一半教材不是减少知识的传授,相反,是腾出时间与空间带孩子参加社会的公共公益及文体人文活动。以使孩子们的知识、心理、精神、性情、爱好等实现均衡与多元的健康发展。

@孙云晓: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把早期教育变成了早期摧残。卢梭一定赞成这个判断,他认为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甚至说浪费时间是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法则。我理解卢梭之意并非真的浪费时间,而是不用所谓的知识来干扰孩子的成长。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却可能创造教育的奇迹。

@长沙蝈蝈:中国教育已走入一个死胡同,一个人甚至一个集团无法改变现状,体制不改,观念不变,一切都不可能改变。如果你有能力尽早将小孩送国外去上学吧。

@吕胜中:教育一定有很多局限性,教育一定有很多条条框框,这些“一定”无非是让学生暂时放弃原有的思维定式以及由其引发的种种概念,去获取新知,探寻另外的可能性。因此,重要的不在于“学科的特性”与“专业的技能”,而在于如何选择有价值的思想表达以及恰如其分的语言方式。

@天涯乔木:【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三十年来,国家的转型在继续,但底层个体的转型,却在逐渐陷入停顿!目前,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没落,北大、清华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一路下滑。

@易中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教育就普遍地“望子成龙”,至少也得“成材”“成器”。既然是“成材”“成器”,自然不讲“成人”。结果怎么样呢?没成“大器”,倒成“凶器”了!

@康体鹏:当前高中教学存在两大不良倾向:一是课时多,上课时间长;二是作业量太大。课时过多导致学生课余时间不足,作业过多导致有限的课余时间也被做作业所占据。其结果是学生课余阅读严重缺乏,体育锻炼和睡眠的时间不足,最终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冯小刚:中国的美术学院招研究生,往往画画好的天才因为英语不好而落选,英语好的往往专业很平庸,英语成了封杀天才的凶器。陈丹青为天才考生奔走疾呼无果,继而愤怒辞去教授差事。真不明白招的是画画的还是学英语的?您办的又不是中央美术翻译学院,为什么人家美国的美术学院招生不用考汉语?

@李欲晓:当然就业是人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否认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挫折教育,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30年前,即使对博士的需求也更多地从岗位角度来考虑,而非简单地考虑学历,因此在学生阶段,就必然要增加挫折教育,否则一家就一个宝贝疙瘩,从小没受过罪,长大怎么适应社会。

上一篇:基于“实践―反思”的目标取向 下一篇:爱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