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大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时间:2022-10-30 12:21:59

108例大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关键词】 大肠癌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自1994年5月~2003年12月108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的资料。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做好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积极治疗伴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有效的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心肺功能及血糖的监测,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鼓励早期下床活动。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肠粘连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加强大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能使患者平稳渡过了围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大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到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的首选方法,因此,加强大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1994年5月~2003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108例,现将这组资料的护理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994年5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共108例,其中男50例,女58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59岁,60岁以上65例。肿瘤部位:回盲部9例,升结肠8例,结肠肝曲10例,横结肠5例,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7例,乙状结肠9例,直肠57例。术前伴发疾病:合并糖尿病18例,高血压15例,冠心病3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手术方式:右半结肠癌切除27例,横结肠切除5例,左半结肠癌切除10例,Dixon术式45例,Miles术式18例,Hartmann术式3例。

2 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术后吻合口狭窄及大出血,平均住院时间为25.5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排尿困难7例,腹部切口裂开2例,肠粘连4例。

3 讨论

3.1 术前护理

3.1.1 一般护理 为适应术后顺利康复的需要,对本组病人均进行术前床上大小便的习惯和有效咳痰动作的训练,吸烟的患者要劝其戒烟,鼓励病人适度运动、锻炼深呼吸,提醒病人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大肠癌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术前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但又要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同时,要了解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有效的治疗。

3.1.2 心理护理 大肠癌患者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悲观、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而且会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从而间接地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必须重视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根据我国关于患者对疾病知情权政策的落实要求,我们可以将病情向患者或其家属作较详细的介绍,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主动地配合各项治疗措施。同时,要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持情绪稳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赖。

3.1.3 术前肠道护理 清洁肠道是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清除肠腔内积粪,使肠腔空虚,最大限度地降低肠道内细菌的数量和毒力。本组病例中,除急腹症患者来不及或不能肠道准备外,其余手术病人均采用术前1d进食流质,于13:00、15:00、17:00口服庆大霉素8万U+灭滴灵0.4g,并于16:00分次口服20%甘露醇250ml+生理盐水1500ml。术前1d适当静脉补液,术前一天晚上及术晨给予清洁灌肠。

3.2 术后护理

3.2.1 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术后常带有胃管、导尿管及腹腔引流管,回病房后应及时将各种导管保持适当的长度,接袋或负压器,并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脱出。术后随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向值班医师汇报,并协助做出处理。

3.2.2 的护理 108例患者手术时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复合气管内插管麻醉,安全返回病室后取去枕平卧位,如为连续硬膜外麻醉者,要在平卧6h,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改为半卧位;静脉复合气管内插管麻醉者,在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正常后可改为半卧位。此种卧位可减轻呼吸困难,有助于腹腔及盆腔引流,使炎症局限,并可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愈合。同时,要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术后2~3d后协助其下床活动,以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3.2.3 切口及人工肛护理 大肠癌手术一般属Ⅱ类切口,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机会较大,应保持术后切口敷料固定干燥,发现敷料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对腹部留有人工的患者,需加强人工的护理,因为人工一般距切口处约2~3cm,排出的粪便易污染切口,此时应多与病人交流沟通,使之积极配合并参与护理,逐步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患者感觉人工肛有便排出时应取左侧卧位,排便后要及时清洗干净,用盐水棉球擦净造瘘口周围残留的粪便,并及时更换人工肛袋,以防肠液流出刺激造瘘口周围的皮肤及污染附近的切口。本组病例发生4例切口感染,实属较低。对于直肠癌Miles术后会切口的护理亦很重要,由于手术时局部组织损伤较重,切口常有一定的张力,且放置有盆腔引流管,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切口感染、裂 开、延期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我们的护理方法是让病人术后适当变换,如取卧位时以引流管出口为最低位;取

左、右侧卧位,以保证充分引流,减轻局部张力,保持双腔引流管的持续负压和通畅。会切口需每天用碘伏棉球消毒换药一次,并更换无菌敷料,保持局部切口处清洁干燥,如被污染随时更换。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会切口感染、裂开者。

3.2.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术前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 [1] ,护理中应特别细致,发现异常变化及时处理,对病情严重者给予吸氧,床边心电监护。对有糖尿病者,每天多次监测微量血糖变化 [2,3] ,本组病例术前有18例合并糖尿病,在术后血糖基本保持平稳。加强呼吸道护理是防止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由于较多病人年龄较大,常伴有慢性肺部疾病,肺功能减退,手术可引起呼吸容量减少,造成呼吸增快变浅,同时切口疼痛,患者害怕咳嗽,呼吸道痰液多而粘稠,难于排出,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术后患者麻醉清醒6h,生命体征平稳时应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咳嗽咳痰,并配合雾化吸入、化痰药,促使呼吸道痰液及时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

本组病例加强呼吸道护理,仅发生2例肺部感染。对男性患者伴有前列腺肥大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者,应积极治疗前列腺肥大,适当延长放置尿管的时间和保留尿管定时开放。对于术后需放置较长时间导尿管的病人,应加强尿道口的消毒和定期膀胱冲洗,防止逆行感染。对拔除导尿管后并发暂时性排尿困难者,可进行下腹部热敷、挤压、按摩、诱导等护理措施,本组术后排尿困难的7例患者都通过这些措施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辛革.老年人大肠癌围手术期的处理.医师进修杂志,2003,26(6):33.

2 梁小玉,石燕.60例高龄大肠癌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现代护理,2001,7(11):32-33.

3 陆琪,杜卫东,郑卫平.老年大肠癌合并糖尿病37例的外科治疗.中国癌症杂志,2001,11(4):359-360.

上一篇:低聚果糖通便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MCV和(或)RBC脆性试验正常的地中海贫血78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