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1)

时间:2022-10-29 11:54:03

主题阐述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何谓勤奋?勤,就是善于充分利用时间;奋,就是勇于同困难作斗争。勤奋,就是为了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不畏任何艰难困苦,把握好每一个今天。

中国有句俗语“一勤天下无难事”,就说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一切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功,都需要勤奋作为基础条件,只要肯勤奋,成功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

勤奋不仅是成功的秘诀,也是打开真理大门的钥匙。勤奋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主要有:

一、勤奋有利于成才。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通常都可以成才;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事业,通常都可以有所作为。大多数成功人士起初的素质并不高,但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宝贵的勤奋之心,再加上一套合理的系统的学习方法,经过长期的努力,就不仅弥补了原来的缺点和不足,而且成为高级人才及至成就大功。相反,即使很聪明的人,如果懒惰也会慢慢地变得愚蠢无知。

二、勤奋有助于健康。懒惰使人消沉、贫穷、落后,虽然较少劳累,但精神空虚,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一时对身心健康的损害或许不大,然而长期的积淀对身心健康的损害是很大的。古往今来,懒惰的人很少有健康长寿的,也很少有快乐且成功的。适度的勤奋可以让人的身心得到锻炼,既使人充实、进步,又让人快乐、健康。

阅读练兵一

奇 迹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

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来,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水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

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

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

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被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

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说:“叫娃复读吧!”

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

姑父说:“我供他!”

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

姑父坚决地说:“供!”

爹连珠带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

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

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来。文的脑海里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呀!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死掉算啦!”

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

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

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

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你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你复读!”

“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读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么?

探究练习

1.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________。

2.文为了复读,先是主动找爹商量,后来又找了哪些人帮忙做爹的工作?

3.与“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相照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它们都用来写人物复杂的心情。

4.爹开始不让“文”复读是因为________;后来又答应了,原因是________。

5.文章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主人公是________,他具有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用一句话概括)

6.文章详细写了“文”争取复读的经过,而对复读的过程和结果一笔带过,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7.你对本文的标题“奇迹”是怎样理解的?

阅读练兵二

翻过那座山

杉美树子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少年一大早就上路了。山道上笼罩着蒸人的青草湿气。少年脸上、背上滚满了汗珠。由于一刻不停地赶路,他呼呼地喘着粗气。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少年小的时候,祖母哄他入睡时,像唱摇篮曲一样常给他这么念叨说:“孩子,只要翻过咱们家后面的一座大山,就能看见大海啦!”

其中“一座大山”那句话,少年还真的把它牢记在心了。其实,这句话显然过分夸张了。因为现在已经这样爬过两三座山头了,可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尽管如此,少年还是像念咒般在心中默念着祖母的话,继续向上爬去。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离山顶只有几步了,少年开始快跑起来。然而站在山顶向下望去,前方仍然是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不见终点的长长山道。

少年站稳微微打颤的双腿,再一次聚积起力量。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如今,少年横下一条心想看到大海。其中的缘由细说起来就长了。不过有一点,每当那些想挑也挑不完的无数重担压在肩头的时候,少年就会像磁针指北一样,立刻想到大海。“要迈动自己的双脚去看看大海!要去证实一下,当真是只要翻过一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吗?”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然而,还是不见大海。少年几乎是手脚并用爬过了这条山道的前方,依旧与先前一样,是望不到边的起伏的山峦。

还是算了吧!

少年猛地一屁股坐在路旁,痛苦地这么想。自己如此艰辛地沿着山道爬上爬下,究竟得到了什么呢?往前走,再翻他几座山,难道真的能走到海边吗?这一切又有谁能告诉我呢?任凭额头上的汗珠往下淌也不去理会,少年坐在草地上,被穿行的山风一吹,不免百感交集。慢慢地,一阵疲劳袭上全身。

太阳渐渐升高了。想到即将踏上的归途的漫长,少年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正在这时,他突然好像听到了一种生灵的声响。

那声响来自上方。回头仰望,头顶划过一道亮光。一只翅膀宽阔、毛色纯白的大鸟正缓缓扇动着双翅,像引路一样飞过前方的山头。

――是海鸥!

少年蓦地站起身来。这里有海鸥,无疑离大海很近了!这样看来,那条山道上方天空的颜色,确实是与大海相连的淡蓝色。

难道这次真的能看到大海吗?

尽管如此,他仍略显迟疑,还在瞪大眼睛凝视着前方。猛然间,一件白色的东西像蝴蝶一样在他眼前缓缓飘落。少年聚拢双手接住一看,原来是一片雪花般的羽毛。

这是那只海鸥送来的!

虽说仅仅只是一片羽毛,但它瞬间便在少年心中化作巨大的腾飞的翅膀。

――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

少年再一次聚积起全身的气力,轻声吟诵起来。

不过,即便不是那样也没有关系了。现在,哪怕前面还要翻过三座山、四座山,我也一定能够走到大海,一定能够走到那里给你们瞧瞧!

少年手中紧握着小小的羽毛,沿着山道缓缓爬去。在他的耳畔――或许是他的内心深处――已经开始轻轻回荡起大海的涛声。

探究练习

1.文中的“大海”与“大山”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还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含义?

2.“不过有一点,每当那些想挑也挑不完的无数重担压在肩头的时候,少年就会像磁针指北一样,立刻想到大海。”一句中“像磁针指北”表明了什么?

3.“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

4.在少年气馁之时,海鸥的出现,对他有哪些帮助?

5.请你写一段话,设想一下当这个“少年”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大海”时,他会怎样?

6.“少年”是勤奋的,不达目标不罢休,你认为要像“少年”那样取得成功,除了坚持、勤奋外,还需要哪些精神呢?

参考答案

《奇迹》

1.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2.找爷爷、找赵伯、找姑父。3.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4.文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文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爹。5.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从四种中任选两种);主人公是文;性格特点: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6.由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已经可以看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与锲而不舍的精神,那么他复读中的努力和考取北京大学已经是不言而喻的结局了,因而无须详写。7.文在几乎复读无望的情况下,通过努力,考取了北京大学。

《翻过那座山》

1.“大海”象征理想与目标,“大山”象征在进军理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2.表明“少年”有坚定如一的目标,不达目标不罢休。3.三次;在进军理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克服了重重困难,目标自然会实现,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4.给“少年”带来了信心,指明了前进的方向。5.他会说,大海的景观不过如此,他会用他的勤奋瞄准下一个目标。6.瞄准目标、不轻言放弃、不怕困难的勇气等。

上一篇:阿晨与阿默 下一篇:成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