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找规律填数”错误认识的浅析

时间:2022-10-29 10:28:14

摘 要:针对小学数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找规律填数”时出现的一些错误认识加以分析,从“规律”的本质含义和“找规律填数”的真正用意两方面阐明了错误认识的根源,并提出了在教学“找规律填数”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找规律;填数;重复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和一些教师讨论“找规律填数”的问题。如,这样一道题:“1,2,4,( ),( )。”括号里填什么?一些教师认为两个括号里既可填8和16,又可以填7和11。填8和16的理由是从第一项开始依次乘2,填7和11的理由是从第一项开始依次加1,2,3……看起来都非常有道理,都是按照规律在填数。又如,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学110――小学数学主流话题、疑难问题透析》的第195页《突破思维定式看规律》一文中,也认为“找规律:1,2,3,( )”这道题的括号里要突破思维定式,不要只想到4,还可以填2.5、3、5、6等很多种填法,并各自说明了理由,最后通过种种分析,甚至认为有无数种填法。

粗看起来以上的两种情况都没有什么问题,但只要我们想想以下两个问题就能看出以上两种情况都源自对“找规律填数”的错误认识:(1)“规律”的本质含义是什么?(2)“找规律填数”这类题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先来看看“规律”的本质含义。词典里的解释是: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在百度百科里也有对规律的哲学定义,其中有一句话:“其实,规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那种适用范围在两处或两处以上的结论,或曰判断,或曰命题。”我觉得说得通俗易懂。

综合起来我认为,“找规律填数”就是先要从数列里已经给出的部分找出规律,而这个“规律”必须至少出现两次,然后根据已经重复出现的“规律”去填出后续的数,而不能用只出现过一次的所谓“规律”或是用后续填的数与前面的数构成的“规律”来进行填数。

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本文开始部分说到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的第一种填法,也就是填8和16,我认为是准确无误的,原因是第一项“1”乘上2等于每二项“2”,第二项“2”乘上2等于第三项“4”。此时,“依次乘上2”这个规律已经重复出现2次,已经成其为“规律”,然后按照“依次乘上2”这个规律填出8和16。第一种情况的第二种填法,也就是填7和11我认为是错误的,原因是第一项“1”加上1等于第二项,第二项“2”加上2等于第三项,此时不要认为所谓的规律“逐项多加1”出现了,殊不知此时这个所谓的规律才出现了一次(第一项加1成为第二项,第二项加2成为第三项,“加2”比“加1”多加了1,但这个“多加1”只出现了一次),还不能成其为“规律”。所以,我认为后续两个括号里按照所谓的“逐项多加1”分别填7和11是错误的。

第二种情况填“4”是正确的,我觉得不用多说。而关于其他几种填法,我们先来看看《突破思维定式看规律》一文中提到的理由:

为叙述方便,本文提到的前项、后项指相邻两项,且从第二项开始;提到前项、中项、后项指相邻三项,且从第三项开始。

按照常规思维,我们首先会想到4,突破思维定式,我们还可以有很多填法。部分填法及理由如下:(1)填2.5,中项÷前项+1=后项;(2)填3,后项依次是前项的2倍、1.5倍、1倍……(3)填3.5,中项÷前项+前项=后项;(4)填5,前项+中项=后项;(5)填6,从第三项开始,每项等于前面所有项的和。

该文中已经提到的5种所谓的规律在“1,2,3”中只出现了一次,还不能成其为真正的规律,也可以说那5种所谓的规律并非在“找规律”,而是在人为地“杜撰规律”。那么按照这些杜撰的规律填的数就无疑是错误的,或者说是连规律都还没找到就开始填数。

那么,我们在教学“找规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件事情:

一是教师本身要理解“规律”的本质含义;二是首先要让学生在数列已经给出的部分“找规律”,体验“找规律”的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体验到重复出现的“规律”才是真正的规律,然后才是根据找到的规律去填数;三是在命题时要让“老师设计的规律”在数列已经给出的部分至少重复两次。

写到此处,我与几位老师进行了讨论,他们对我的观点并不完全支持。一是有一位老师认为像“1,2,3,( )”这样的数列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的确可能有其他的规律;二是认为像“1,2,3,( )”这样的数列太过简单,要想填的数唯一,最好再多给出一些数,或是在后面加上一些用于验证规律的数。我对他们的观点也不反对,但我始终认为:在小学数学的范围内,只要“找规律填数”的真正含义是“从数列已经给出的部分找出规律后再根据找到的规律填数”,我的观点就是正确的。

当然,因为数学海洋宽无边、深无底,本人又才疏学浅,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易同祥.有趣的找规律填数[J].数学小灵通:1~2年级版,2009(05).

(作者单位 重庆市璧山县河边小学校)

上一篇: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下一篇:鼓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