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前理出5金人生

时间:2022-10-29 10:24:28

做好理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被动性收入。不论是薪水还是奖金,都是主动收入,要上班才有;被动收入则不用上班也会自动流入荷包。因此,要想在后半生有钱有闲,就得在40岁前做对一些事。

40岁之前,依序要做的5件事是:1.查自己的账,计算财产净值与退休金;2存财商、存资本,两件事要同时进行;3.买自住房,这是最重要的核心资产;4.买医疗保险,越晚买越贵;5.存现金流资产,股息与租金优先存。5件事要循序渐进。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就是“被动收入”,当被动收入源源不绝时,你可以选择继续上班,也可以开始悠游人生。

对职场人士来说。退休后至少已经拥有一种现金流――社保,若未来能够逐步将结余转去投资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比如房产租金、存款利息等,再加上既有累积的退休金,就能打造自己的“5金人生”,下半生就会很安稳。

第一件事: 盘点两本账

每个上班族都有两本账,一本是收支账,一本是资产负债账。你理,或者不理,它都跟着你,所以要尽早善用它们。

查收支账,其实说白了就是“节俭”,别嫌老套,股神巴菲特从不浪费任何1块钱,因为他知道,如果把金钱变成资本,资本自己就会帮主人工作,今天手中的1块钱会是未来的10块钱。在把钱花掉之前,我们可以算算,自己的薪水到底是用多少生命能量换来的?

生命能量:(月薪-上班衍生所有花费)/(每月上班工时+为上班花去的时间)。

假设扣掉社保、医保和个人所得税,以及通勤费、餐饮费、置装费、娱乐费后,实拿9000元,若每月上班200小时+为上班花去的时间100小时=300小时,则每小时的生命能量是9000元/300小时=30元/小时。去KTV唱次歌花掉3000元,代表要花掉你100个小时的生命能量去换取。

查资产负债账。当你从第一本账中挤出结余,接下来还要将结余转入第二本账中,储存有价值的资产。何谓资产?能自动产生现金,流向你口袋的,才叫做资产。

查退休金账则是为了看看自己退休时能领多少钱,提早弥补不足的金额,要是想退休后光靠社保,那只能顿顿喝稀粥。

想致富,简单讲就是用每月收支账的结余,去买可以增值或稳定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再用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加上新的结余去买更多可以生钱的资产。资产累积越多,现金流就越多,被动收入就能不断地水涨船高。

第二件事: 存资本和存财商

想存钱,一定不能先大手大脚地花钱,余下的才拿去储蓄,而是要先有储蓄定额,余下的才拿去支出。理财专家告诉我们,要想不花钱,最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没钱花!

所谓财商,就是理财智商,千万记得,先理好自己的口袋与脑袋,再去投资理财。长期的耐心等待,是投资和致富的先决条件,尤其通过理财而致富,所需的耐心不是短暂的几个月或几年,而是需要二三十年。

很多人投资常犯的错误是半途而废,遇到微利时期就灰心,然后干脆卖掉股票、房产,彻底离开了股市、房市。殊不知,缺乏耐心与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难有成就的。

第三件事: 买自住房并尽快还完房贷

帮房东养房不如帮自己存房,房产的价值波动相对较低,还能以房养老。提前还完房贷,省息并非最大的动力,许多人相信随着通货膨胀,贷款年限越长越划算。殊不知背债是理财的大敌,自住房是消费性资产,越早结束,越能帮助你尽早将结余投入到积累资本上。

第四件事: 趁年轻逐步买够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最好占年收入一成以内,保费支出以不超过总收入10%为宜,因为保险并不需要一次性配置完毕,以后随年龄增加、收入增加和家庭情况变化,再逐步补充完善。但是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情况可能会改变,面临的核保风险也会增加,保费也越来越贵,因此应当在年轻时就考虑给自己配置一份基础的意外险和健康险。

医疗险的优先购买顺序为:意外医疗险,重大疾病险,住院费用及补贴,寿险。

优先配置一份意外险,是为了防范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意外情况。意外险价格相对便宜,可以保障意外造成的损失,以及意外发生时需要到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的报销和补贴。平均每年花500元以内的费用投保意外险就够了,可以有20万~30万元的身故或残疾保额。

长期重疾险一般为20年缴费,平均每年保费大约为3000元,一旦遭遇重大疾病时可一次性得到一笔不小的治疗费。同时,这类保险还具有“有病治病,没病养老”的意义,老年时如果仍然平安健康,这笔钱可以得到增值并用于养老。但这类保险均属于消费型险种,不具有返还功能。

寿险则是以防万一,如果真发生不幸,家人可一次性得到一笔生活备用金。为了避免意外重病给家里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每个人在年轻时就都要做这个准备。

第五件事: 储存现金流资产

优质的高股息股票与房租收入,长期稳赚不赔,可以优先考虑,当然优质的高股息股票也要尽量在低价位时买入,才能长期安稳地期待现金流流入口袋。至于租金,必须扣掉房贷、税金后还有结余,也就是有正现金流的才是好房。

上一篇:人流手术 第9期 下一篇:四类脂肪肝易“变”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