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肾癌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9 10:16:02

术前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肾癌中的应用

【关键词】 术前介入治疗;中晚期肾癌;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4-01

肾癌是一种泌尿系统常见肿瘤,因其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故发现时多已至中晚期。肾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化疗、放疗等辅助治疗效果不明确,中晚期肾癌多侵犯肾脏包膜,易与周围脂肪组织黏连,且肿瘤富含血管、质脆,术中不易剥离,易引起大出血。我院近年来对中晚期肾癌患者采取术前介入治疗,有效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减少了手术时间。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术前肾动脉栓塞化疗后行肾癌根治术患者26例,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49.2岁,患者临床分期均为TNMⅡ-Ⅲ。以我院2007年-2009年间单纯实施肾癌根治术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

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局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DSA下先用猪尾导管行腹主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了解肾动脉形态、肾肿瘤营养动脉分支和对侧肾血管等基本情况情况,然后用5F Cobra导管作患侧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证实肿瘤供血动脉、肿瘤生长部位、大小、有无动静脉瘘。先灌注免疫治疗药物白介素2(IL-2)。然后根据肿瘤大小及血供,注入碘化油注射液2-10ml以栓塞肿瘤末梢血供,再缓慢推注明胶海绵碎块栓塞剂进行栓塞。栓塞后10-15min再造影,观察栓塞效果。栓塞剂为碘化油及明胶海绵碎块,具体数量视瘤体大小及血流速度而定。本组病例于栓塞后3-7天内行肾癌肾切除手术。

3 结果

肾动脉造影后显示。栓塞术后4例患者出现腰疼,15例患者出现短暂发烧,经观察及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均在3h-2d内消失。26例患者在栓塞术后3-7天内施行肾癌根治术,术中肿瘤易于剥离,出血量少165ml-420ml,平均256.4ml),手术时间90min-150min,平均112.5min。较对照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降低,详细结果,见表1。

4 讨论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中需切除肾周筋膜、肾周脂肪囊、患肾、近段输尿管、受累侧肾上腺及清扫区域淋巴结,而肾血管丰富,中晚期肾癌由于肿瘤体积大,侵犯周围组织,形成黏连,术中剥离困难,出血量大,根治性切除大困难,风险较高[1]。本治疗方法先将免疫药物白介素2(IL-2)直接注入局部,局部药物浓度高,在肿瘤内能够产生效应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可明显提高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在让碘化油充满肿瘤毛细血管床后形成肿瘤末稍血管栓塞,最后栓塞肾肿瘤动脉。此种方法能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降低肿瘤生长速度,而且目前研究证实动脉栓塞越彻底,肿瘤坏死越广泛,介入治疗中栓塞末梢血管及肾动脉后,使肿瘤血管及细胞广泛缺血、坏死,肿瘤体积明显缩小[2,3]。瘤体缩小后,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间形成明显的水肿带,与周围组织界限变清晰,在介入治疗3天后手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提高手术切除率,而且栓塞后肾静脉无血流后血流速度减慢,减少了癌细胞、癌栓经肾静脉转移的几率[4-6]。中晚期肾癌手术前常规行介入治疗,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较单纯手术预后好。

参考文献

[1] 宋希双,何中舟,殷继斌,等.中、晚期肾癌的介入、手术和生物联合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3):1450-1452.

[2] 高洋.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肿瘤32例临床报告[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5):121-122.

[3] 吴高亮,胡涌.中晚期肾癌术前应用肾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3):22-23,27.

[4] 张天,谢坪,顾露,等.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前肾动脉栓塞术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3):68-69.

[5] 齐隽,顾正勤,陈方,等.肾癌合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治疗体会[J].上海医学,2008,31(6):388-390.

[6] 王伟,仝墨泽,唐智国,等.肾癌合并肾静脉和(或)腔静脉癌栓的处理[J].医学信息(中旬版),2011,24(6):2612-2612.

上一篇: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下一篇:手术室护士如何进行人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