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10-29 09:48:06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43例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 治疗组43例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手术复发率和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次全切术

近年来, 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 临床常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或甲状腺肿全切术治疗该病, 然而, 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 效果令人不甚满意。2011年4月~2013年4月, 河南省上蔡县人民医院对收治的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分别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和甲状腺全切术对比治疗, 得到了一定的结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3例, 其中, 男20例, 女23例;年龄39~80岁, 平均年龄58.5岁;10例甲状腺Ⅰ度肿大, 25例Ⅱ度肿大, 8例Ⅲ度肿大;结节直径0.33~5.8 cm;结节质地15例偏硬, 21例偏中, 7例偏软。治疗组43例, 其中, 男19例, 女24例;年龄33~78岁, 平均年龄53.2岁;13例甲状腺Ⅰ度肿大, 20例Ⅱ度肿大, 10例Ⅲ度肿大;结节直径0.35~5.5 cm;结节质地13例偏硬, 24例偏中, 6例偏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甲状腺肿大程度、结节直径以及结节质地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治疗组给予甲状腺全切术治疗, 方法如下[1]:气管插管, 全麻, 暴露甲状腺, 充分分离甲状腺上极血管, 保留上动脉, 结扎, 并结扎甲状腺下静脉、中静脉和下动脉, 抬起甲状腺上极, 切除甲状腺两侧。结扎时要注意保护喉返神经。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x-±s),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0.45±19.8)min、(11.92±2.7)d, 治疗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7.27±20.5)min、(12.01±2.5)d, 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 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逐渐上升, 其作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临床有多种治疗方法, 以往, 临床多采用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术等, 但这些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同时, 易促使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 进而引起甲状腺滤泡增生等[2]。因此, 寻找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多表现为甲状腺体内增生结节不均质, 后期则变现为囊性病变、局部钙化、纤维化等, 一旦整个甲状腺存在结节性病变, 那么其可进展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恶变, 临床若不及时清除病灶, 有可能残留增生结节, 而这些残留的结节是造成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 临床运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或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 但考虑到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高, 故临床更倾向于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过程中, 喉返神经是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虽然其发生率较低, 但其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手术疗效, 影响患者预后[3],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手术过程中要仔细认真, 尤其是在切除甲状腺时, 要避免损伤喉返神经;②如需切除颈内静脉时, 分离颈内静脉要认真仔细, 防止出现静脉破裂, 出血、气栓等情况, 要避免损伤膈神经和迷走神经;③分离锁骨、转移淋巴结时, 避免损伤臂丛神经;④给较大血管止血时, 要常规结扎和缝扎;⑤行甲状腺全切术时要尽量贴紧甲状腺被膜分离, 并非一定要解剖喉返神经, 在分离包膜后发现喉返神经时, 要平行喉返神经行纵行分离, 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2011年4月~2013年4月, 本院对收治的8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和甲状腺全切术对比治疗, 结果显示, 与甲状腺次全切术相比,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手术时间较长,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较低, 患者预后质量较高, 因此, 将甲状腺全切术应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治疗过程中, 效果确切,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房居高.甲状腺全切术适应症及并发症探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0,45(11):904.

[2] 阮立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价值思考.江苏医药, 2011,4(2):1087.

[3] 蔡去病,洪浩波.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囊内甲状腺切除术110例.中国医药导报, 2011,8(2):158.

上一篇: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 下一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