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舆论监督难题解析

时间:2022-10-29 09:33:29

摘要:新闻舆论监督属于一种特殊监督形式,对于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和保障舆论监督正常有序进行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如何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把握广电媒体舆论监督特性以及着力提高晕轮监督和引导水平等方面进行论述解析,以期能够对破解舆论监督难题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舆论监督;难题;破解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如何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尽快完善舆论监督的机制,保障舆论监督的正常有序的进行,一直是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舆论监督,难在哪儿?多年来,这个课题一直困扰着新闻界。党的十报告中 ,把舆论监督放到了与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为是新时期搞好舆论监督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广播电视媒体因其受众面广、实证性强,对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的现象揭露往往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再舆论监督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一 、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

实行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也是新闻媒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 ,决定了新闻宣传报道必须坚持党新原则,必须以正面宣传为主。而恰当开展批评报道。正确实行舆论监督,不仅不会冲击一正面为主的宣传方针,而且有利于促进各方面工作。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只反映在报道数量上、篇幅上,而是把它作为新闻报道的基调和主旋律。在此前提下,少量地,适度地揭露批评阴暗的,消极的,丑陋的东西,同样是贯彻正面方针为主,关键在于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有利于大局,是否为了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启发人们的思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努力建设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编辑记者队伍,只有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才能牢牢把握工作大局。才能够正确、鲜明、及时、准确的解决问题,才能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

二、把握广电媒体舆论监督特性

成功的批评报道,往往能引发强的的舆论声势,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克服消极现象的决心和力量,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往往是超出单一的批评报道。

近几年来 ,舆论监督受到严峻的挑战,以至于批评报道“难采访,播出难”不少舆论报道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就不了了之,在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这样的外因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是新闻传媒在过去的舆论中没有遇到的 ,新闻媒体就会如履薄冰,力不从心。另一种是,舆论机制与秩序正处在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不可能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双刃剑。

由于广播电视媒体的特质,在舆论监督上,要力求做到“三得”,即,得力、得当、得法。所谓“得力”就是要在突出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对那些违反政策、法规的人和事要予以揭露,同违的意志,侵害人民利益的不良和不法行为走斗争,成为党和人民手中得力的舆论工具。“得当”就是舆论要把我火候,把握时机,讲究分寸。如果舆论把握不当,失度乃至失控,就会引起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对热点问题既要敢于碰触,又要敢于疏导,不去“炒热”讲究宣传策略,不追求“轰动”效应,有的含而不露,不必和盘托出 。所谓“得法”,就是改变或改进报道方式,提高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艺术,要把握正确的报道规模,报道数量和 报道频率,使报道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要做到这“三得”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有深厚的 政策水平和理论功底,要审时度势,以极大的政治敏感和洞察力形成舆论力量,把握舆论监督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已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着力提高晕轮监督和引导水平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敢于监督的胆略和善于监督的政策,是有效强化舆论监督效能、缓解舆论监督基本要素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讲党性,讲政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的赋予新闻传媒历史的重任,要有卓有效的进行舆论监督,极大地发挥其威力,必须讲政治高度,要从有利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维护稳定的目的出发,倾听群众的呼声,一很强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感行,对行业不正之风,地方保护主义,腐败现象。制假售假等问题进行揭露,使党线 方针 政策得到广泛宣传。

其次,要力求客观性和准确性。用事实说话,寓理于事,要准种事物的准确风貌,不夸大,更不能偏信,强加于人,让被监督者面对批评心服口服,进行闻过则改,只有如实反映,是报道事实的细节,情节完全真实,才能经得起推敲,立于不败之地。近几年来 中央电视台开展的3.15晚会,每周质量检查报告的舆论监督方面的采访报道活动,即表扬有批评典型,一些假冒伪劣被当众曝光。事实证明正确的舆论监督对于揭露哦消极落后,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第三,要把握适宜性和适度性。与其与新闻报道一样,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同样也要追求时效性,但它要与一般的新闻报道区分出来,要根据新闻事实,宜快则快,一慢则慢,只要把握好时机,舆论监督才能最有效。若不能把握这个“宜字”,报道早了引不起群众的共鸣,若要报道晚了,就成了事后诸葛,马后炮之嫌了,同样劳而无果。舆论监督要把握好“度”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总量要控制而不能过于集中,对于报道的 事件,不仅要注意选择事关全局的、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意义的,还要把握好 选题的标准,要锦上添花。

广播电视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结,记者如果遇到问题不反映,见错误不批评,严格说 是一种是失职的行为。一切有理想,有责任心的有事业心的新闻工作者都应该以党的利益为重,切实做好 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当然,在正确实行新闻舆论监督的 同时,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也应该要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

作者简介:

刘玲玉(1990-),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周口师范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9级本科生。

上一篇:浅议保险宣传 下一篇:强化检察职能,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