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舆论监督难”的五个要素

时间:2022-08-08 04:34:32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努力破解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的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这“四难”。有效破解“新闻四难”,是省委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全省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这“四难”中,“舆论监督难”又是一个长期困扰新闻界的课题。结合河南日报的工作实际,我认为,破解“舆论监督难”关键要把握好五个要素。

要准确把握舆论监督的使命

舆论监督的使命是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对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出批评。通过舆论监督,纠正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提出对改革和发展的理性建议。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从现实情况看,开展舆论监督工作难度大,一些单位和领导抵制舆论监督、害怕舆论监督,把舆论监督等同于“找事”、“抹黑”。对此,卢展工书记旗帜鲜明地表态:“现在舆论监督不是多了的问题,而是还少。”“党委、政府欢迎实事求是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单纯靠新闻媒体“一头热”是很难奏效的,各级政府和部门也要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把舆论监督当成推动工作、改进不足的工具。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提出,“舆论监督实际上也是正面报道,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提升认识、改进工作”。

从新闻媒体自身来看,舆论监督的作用没发挥出来或发挥得不好,说明应有的监督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因此也应该加大舆论监督的采写力度。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力提倡舆论监督,也体现了当前河南清明的政治环境与开放的社会心态,好的舆论监督是真正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势动力,一个好的舆论环境更容易造就干事创业的氛围。

要找准舆论监督的方向

舆论监督难,固然有外部干扰的因素,但也和媒体自身的定位不明确有关,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而监督,单纯地“为批评而批评”,没有抓住要害问题、流于表面,或者是轻重不当,引起被监督者的不满。党报作为工作指导性强的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服务党和人民,服务于全省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现阶段,全省上下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各地区各单位行动如何,省委省政府要督促,人民群众想了解,作为新闻媒体,除了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外,还要适时进行舆论监督,对一些不学习不贯彻不落实的单位要进行追踪报道,剖析典型案例,助推中心工作。

如果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上不敢说不善于说,老是监督缺位,恰恰给了小报小刊追求轰动效应的机会,结果是群众对主流媒体越来越失去信任,长此下去,党报也就失去了舆论监督的动力。

要坚持舆论监督的原则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与人为善”,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对此,卢展工书记有精辟的论述,“破解舆论监督难,就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问题”。客观公正,就是要出于公心,不能夹带情绪。准确,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不准确就会造成报道失实。党报在作舆论监督时,要本着“帮忙不添乱,与人为善”的基本原则,在报道问题的同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中肯意见,用舆论介入来缓和化解社会矛盾,变“曝光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契机。

在现阶段社会转型期,矛盾多、问题多,党报不能一味追求所谓卖点和市场效应,对单个问题无限放大。舆论监督,重在解决问题,不是制造新的矛盾。以河南日报为例,河南日报经常接到群众的投诉和求助,很多时候,记者、编辑总是先要给被投诉单位打电话、发公函,督促他们解决,如果对方认真配合,很快把事情解决了,新闻媒体的作用也就体现了。这种情况下,舆论监督就不一定非要体现在报纸版面上。

另外一方面,对那些“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省委、省政府已经作出决策而地方或部门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的事,甚至是违法乱纪的事,就应该在事实准确、法律与政策依据充分的情况下,及时对他们予以曝光。这时候,舆论监督往往能同时得到百姓的积极回应和上级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从而有利于工作的改进和问题的解决。

要讲究舆论监督策略

首先,舆论监督难,难在采访过程,对方不配合,甚至极力阻挠乃至找人说情。现实要求我们不仅要敢于搞舆论监督,还要善于搞舆论监督,讲究监督艺术,注意监督策略。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入手,把原则与策略、热情与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在舆论监督过程中,还要掌握报道刊发的时机、分寸等因素。一篇成功的舆论监督往往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反之,不讲究策略,盲目地高举高打,让对方“破罐子破摔”,或者激化矛盾,造成了新的对立,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最后,还要注重监督效果,建立舆论监督的反馈和解决机制。对舆论监督,老百姓抱着很高的期望,不能曝光了之,要做到有头有尾。对一些典型案例,可以寻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一追到底,这样既能取信于读者,也有利于形成舆论监督的品牌效应,形成良性循环。

要健全支持舆论监督的机制

搞好舆论监督,离不开一个好的运作机制,包括管理模式、人才队伍、经费支持等。首先,新闻媒体决策层要支持舆论监督,并有专门的牵头人,负责掌控舆论监督报道的采编质量和舆论导向。舆论监督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新闻人才的竞争,也是衡量新闻媒体采编质量的重要标志。要建立一支高素质、懂新闻规律、创新能力强的的专门队伍搞舆论监督,有组织有研究地来做。关键时刻,这支队伍要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其次,由于搞舆论监督辛苦耗时,甚至会受到人身威胁,因此一定要在投入上有保障,包括采访设备、经济待遇乃至考评机制、后勤保障,都要适当倾斜。这样,才能免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

破解新闻报道“四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对党报而言,破解“舆论监督难”更是增强新闻影响力的有效突破口。探寻舆论监督的出路,谋求舆论监督的最大效果,仍将是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需要长时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施 宇

上一篇:新闻娱乐化概念辨析 下一篇:农村文化传播生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