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标:跻身市场第一军团”

时间:2022-10-29 09:29:35

“最新目标:跻身市场第一军团”

走进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公司的会议室,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那只象征公司形象的被解剖的大辣椒,还有为这个形象所做的注解:“内在潜力,进发精彩”。郑恭俭说:“这是我们全力弘扬的企业文化――任人唯贤,注重培养员工的内在潜力――一支团结而高效的团队是公司日益壮大的基础。”从2005年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至今,郑恭俭带领博莱科信谊以年均3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在市场遥遥领先,而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更是获得了销售额递增38%的佳绩,从而令同行刮目相看。

一路走来,郑恭俭赢得了自我,也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在公司的上海总部,郑恭俭提出了他的最新目标:“未来三年内,我们将达到2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市场第一主力军团。”

职业生涯从销售开始

郑恭俭出身于军人家庭。这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有着诸多领导者的共性:执着、勤奋。同时,理科出身的他又有着善于思考、行动果断、处事理性的特质。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攻读核物理专业后,他分配到上海一家三甲医院从事放射医学物理工作。1990年,他获得国家教委奖学金,公派法国,就学法国最著名的国家肿瘤研究中心(Institiut Gustave―Roussy)。

回国工作一段时间后,郑恭俭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这时候,GE找到了他。经过两个月的再三考虑,他决定尝试做销售,从此步入职场,一发不可收拾。他说:“销售最能锻炼人,做过销售的人能快速成长,生命也会变得更加精彩。”GE组织架构完整,分工细致明确,在产品销售这个环节上,他的专业优势显露无遗,业绩相当出色。

在GE的6年里,郑恭俭从销售员一步步做到了企业高管。鉴于在GE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觉得离开的时候到了。“2000年,我跳槽到了医科达公司任市场总监。这是一家瑞典公司,当时产品面临销售困境。”郑恭俭力挽狂澜,他用了三年时间,将医科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

2005年,在博莱科信谊的危机时刻,郑恭俭成为公司掌门人,开始了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高峰。他融会贯通了从业十几年来的专业经验,自创了一套员工评估测量体系。正是凭借这套测量体系,博莱科信谊从此脱胎换骨,成为了业内巨头的有力竞争者。

打造公司文化刻不容缓

2005年11月18日,郑恭俭正式出任总经理。2006年1月18日,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召开了第18次董事会。“那天正好也是18号,又是第18次董事会,选择的地点是浦东金桥的18号餐厅。”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如此多巧合在一起的“18”,预示着这是一个吉利的开始。

“我来的时候,公司几乎是资不抵债。”说起当初的临危受命,郑恭俭感慨万千:“当时,公司打算聘我做销售部经理,我没有同意。我跟老板说,要么让我做总经理,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会带领博莱科信谊成为行业的领导者。”面对郑恭俭承诺的“把品牌做大做强”的诱惑,老板同意了。五年的事实证明,郑恭俭是个一诺千金的人。

上任之初,郑恭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取员工的意见。他约请各部门员工逐一谈话沟通,找出公司存在的问题症结。他觉得,那种懒懒散散、任人唯亲的国有企业作风必须改变,塑造一个奋发向上的公司文化和价值观,已迫在眉睫。

“原先的公司管理层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我要让他们抱成一团,就必须给他们‘洗脑’,要从价值观上去引导他们。”郑恭俭在公司开设了一个叫LDP,(LeaderShjp Devdopment Program)的课程,专门针对管理团队进行培训。这个课程有点像MBA,要修一年多时间。他专门从香港、新加坡请来老师,教管理人员如何设立工作目标,如何制定职业规划,并具体到怎样一步步解决问题,怎样管理企业,乃至怎样去招人等等。经过培训,这些中层干部有了一个全新的变化。郑恭俭认为:“管理团队一定要有共同的管理文化,共同的价值观,知道公司要往哪里走。”

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改变,使整个公司仿佛变了样――员工的潜能给挖掘了出来,精神面貌大大改观,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几年下来,现在大家慢慢认同了企业文化。优秀的员工越做越有劲,中间的员工跟着跑,落后的员工因为跟不上,也就自动淘汰了。”

“原来在这个市场中,竞争对手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但是,上任后第一年公司业绩增长就超过40%,第二年又是40%,每年都是35%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以前业内没有人才愿意来我们公司,现在要来应聘我们还得考虑考虑,看他的价值观和我们是不是一样。”

测量体系显神威

在郑恭俭看来,公司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文化和人才。“我觉得,第一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第二是好的产品和营销策略;第三是绩效测量体系,它能让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员工行为准则的一种数量化控制方式。”郑恭俭认为,企业管理要抓住主要矛盾,确立企业文化用对人,归根到底就是要让员工发挥积极性,要留住人才。

在郑恭俭的管理词典上,没有“任人唯亲”,只有“任人唯贤”。他提出了“一切以结果为导向”的员工评估准则,而保障这个准则的最有力工具,就是他自创的绩效测量体系。郑恭俭是这样描述这个测量体系的:“经济学原理最重要的一条,讲的是‘人是理性的、自利的’,这是测量体系行之有效的内在动力。如果你做得很好,但和你身边不做事的人所得是一样的话,那你做事就不会积极。”他分析道:“怎样才能让人才发挥最大的潜能呢?这就需要把测量细化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我每年会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排序,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打分。每年的业绩评估80%采取Jack Welch的评估体系,20%为国人的公平文化。”

在郑恭俭制定的测量体系中,亲疏、好恶、关系都不可能成为考虑的因素,指标一旦确定,不同的绩效就会获得相应的分数。“当然,任何事情都没有百分百的公平,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就不错了。”

构建这个测量体系是技术性很强的活,一旦分值安排不到位就会产生副作用。“比如增长值,就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绝对值,另一个是相对值。”郑恭俭解释道,“举个例子,我把公司的销售区域分成15个区,由15位经理分别掌管15个地方。但中国地区差异性很大,‘北上广’是富裕地区,销售额高,但新疆、东北等地销售额就很有限。有的一年完成几千万,有的只能完成几百万,怎样体现公平?于是我用两个指标来考核,一个是增长率,一个是增长量,不但要看增长的绝对值,还要看相对值,两个指标都作为考量的依据。因此,不必担心你掌管的区域销售额低,如果把两个指标综合一下,评分其实不一定低的。”

通过评估,郑恭俭每年都会对区域销售业绩最好的经理发放有竞争力的奖金,也会给业绩前三名的销售员颁发金牌。“上面还会刻上他们的名字。公司其它岗位的员工,每年也会有10%的人获奖。”

一年只做五件重要的事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这是郑恭俭一贯的做事风格。

在郑恭俭看来,公司和人一样精力有限,所以公司必须在一个阶段内,集中精力做几件事。目标确立以后,就细分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去落实。当然,这个目标一定是实实在在的,能够实现的。

郑恭俭提出了“一年只做五件重要事情”的理论,每个阶段都有十分明确的任务。经过五年的努力,郑恭俭已经把博莱科信谊打造成了业内一家颇受尊敬的公司。

“在造影剂领域,博莱科信谊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拜耳和GE,我们大概排在第四。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达到20%的市场占有率,跻身市场第一军团的行列。”

五年前定下的目标郑恭俭正在一步步地实现,博莱科信谊的市场占有率已从五年前的8%提升至如今的16%。

在业内,郑恭俭的每一次行动,都会被对手仿效,然而他总是用出其不意的战略战术一次次成为业内的领跑者。“刚开始的时候是采取大客户策略,抓大城市、大客户;前两年开始走路线;明年准备往中心地区进军,我们采取的是的游击战策略。”

2011年,博莱科信谊又确定了新的五个工作重点:加速新医保产品的增长,优化商务管理及招标程序,在偏远地区开展“心连心”教育计划等。

结束采访的时候,记者再次回望公司墙上那颗巨大的辣椒,它不仅贴切地展示了博莱科信谊的产品特性,更再现了生命来自内在潜力的深刻寓意,而组成这颗辣椒的每一粒小辣椒籽,不正是郑恭俭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吗?

上一篇:注意细节中的关键 下一篇:2011:香港经济将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