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说脏话的“讨厌鬼”

时间:2022-10-29 09:26:33

孩子一说脏话,就会让父母很抓狂。它会让父母听着不舒服、不自在,感觉受冒犯,如果在公共场合被人听到,还会被他人认为自己教养不当,真的很没面子!脏话是孩子在说,生气却是父母在生气。当无法保持平静的情绪时,错误的行为也随之而来,却忘记要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出口成“脏”。

案例展示

菲菲今年3岁半了,上幼儿园小班,最近妈妈发现她总爱说脏话。对于大人说的话(比如要她把鞋子放好),只要听着不乐意,就立马来一句:“你放屁!”

楼上住的老爷爷,见到菲菲就乐呵呵地和她打招呼,菲菲可好,一句“你滚蛋”,把老人家弄得尴尬不已。妈妈怒不可遏:“你怎么这么没礼貌,不许骂人!”菲菲一看妈妈生气的样子,笑嘻嘻地又来了一句“你滚蛋!”

还有一次,一位阿姨在菲菲家和妈妈聊天,在旁边玩玩具的菲菲觉得玩得没意思了,便凑上来,突然对阿姨说:“你是讨厌鬼!”弄得阿姨哭笑不得,而妈妈的脸红到了脖子根,气得回了一句:“你自己才是讨厌鬼!老是说脏话!回你小屋去!”菲菲看到妈妈用眼狠狠地瞪自己,更来劲了,还边跳边说:“妈妈是讨厌鬼,妈妈是讨厌鬼!”

妈妈把脸转向朋友,难为情地说:“这孩子真让我头疼,最近老是说脏话,骂不听,越骂越起劲……”

专家分析

1 孩子说脏话只是一种模仿

两三岁的孩子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学会说的词汇越来越多,对于刚刚学会的新词会感觉很新鲜,并尝试运用到生活中。小孩子善于模仿,难免会从幼儿园或周围环境中学到一些不文明的脏话。但由于孩子没有辨别是非能力,学词汇就像海绵在吸水,不管这水是干净的还是脏的,有杂质无杂质的,都良莠不分地一并吸收。孩子对于自己能说出一些新词感到很自豪,但他们大多不理解脏话里的含义,不会辨别哪些是脏话不能说,哪些是文明话可以说。

2 父母反应激烈让孩子表现活跃

小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没有错,但需要模仿的东西很多,为什么有的偏偏保留下来了,有的则很快淡忘了?这和父母的反应方式有关。如果父母的态度反应是强烈的,行为特点是强化性的,孩子接收到的是“这是值得肯定的”的信息,于是继续积极地运用它;而如果父母的态度反应是微弱的,行为特点是弱化的,孩子接收到的是“这是不值得肯定的”的信息,就不再去运用它。那么,父母的态度反应怎样算是强烈的,怎样又是微弱的呢?父母的行为特点怎样算是强化性的,怎样又是弱化性的呢?

强烈的态度反应表现出的是:生气,愤怒,不高兴,焦虑;微弱的态度反应则是平静,冷淡。强化性的行为特点是:关注的,批评的,指责的,打骂的,惩罚的;弱化性的行为特点是:忽视的,不理睬的,淡化的,沉默不语的。

对于孩子说脏话,父母往往反应强烈,行为是带强化性的。“不许说,再说就揍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哪学来的一套?”“你知道不知道这是很丢人的话!”父母的制止正好迎合了孩子的好奇心理――咦,真好玩!我只要一说脏话,他们就很在意,会关注我了!孩子会发现语言是如此的有魅力,这就是负面强化的作用。此外,两三岁的孩子正处于第一反抗期,逆反心理促使她凡事逆着来:“你不让我说,我就越要说!”这也是孩子乐此不疲地说的原因。

贴心建议

1 运用忽视的力量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说某个脏话,并不理解其意,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作平常的话一样来听,或当作没听见,表情和平时一样。同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重新起个话题打断孩子的话,或支使孩子去做什么事,或你提议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等。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得快,很快就忘记了刚才的事。

有时,孩子觉得某句话好玩,乐此不疲地说,此时你不作任何反应,表现得不在乎,不强化,不理睬。这样的冷处理会让孩子自觉没趣就不说了,因为没有人能守住自己预期的结果不出现时的寂寞。

2 关注孩子的需要

如果孩子说脏话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这表明他此时需要你的关注。你可以不发火,不去指责她,只需撇开这件事,以关注的神情问孩子:你需要我做什么吗?或者说,妈妈正在做某事,你暂时先忍耐一下好吗?或者你说,我不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如果你不生气不发火不骂人,我会很喜欢你,也愿意和你说话,愿意陪你玩。你也可以转移注意力,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让她表演一个节目:“宝贝,昨天你在幼儿园学过什么歌?唱给我们听好吗?”当然选择哪种方式,要看实际情况,家长要学会灵活掌握。

3 不要当面谈论孩子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因此,不要当着客人的面说孩子的不是。哪怕妈妈再生气,也不能对孩子说你也是讨厌鬼。因为孩子说“讨厌鬼”本身就是脏话,妈妈再重复脏话,这岂不是知错犯错?如此强化“讨厌鬼”一词,等于是变相鼓励孩子说脏话。

再者,妈妈向客人讲孩子的缺点,本身就是起到消极暗示作用,暗示孩子“你就是让我头疼,你就是骂不听,你就是越骂越起劲……”结果孩子真是越说越起劲了。

预防措施

孩子说脏话,是受环境的熏染。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环境的影响,榜样的作用。这是用在平时的日常教育功。

1 从正面积极引导孩子懂礼貌、讲文明。当发现孩子讲了礼貌语,做了文明事,一定要及时鼓励和赞赏。

2 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家中坚决不说不文明用语,不说一些不好的口头禅,避免语言粗俗、浅薄。哪怕孩子不在场也不能说,要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3 平时待人接物,有意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比如,有客人来家里,“欢迎”“谢谢”等用语要常说,并鼓励孩子说。

上一篇:音乐!你必须知道的5件事 下一篇:妈妈做菜太难吃 干脆自己变大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