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幼树期关键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9 09:06:01

大樱桃幼树期关键栽培技术

大樱桃有“春果第一枝”之称,成熟早,果品晶莹艳丽,美味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全市大樱桃新栽面积达800hm2,成为现代高效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大樱桃专业化产业公司和家庭农场开始出现。笔者从2011~2013年对大樱桃幼树期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现把技术内容总结如下:

1 实验园的基本情况

本市位于山东半岛中西部,气候条件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暮春初夏多有干热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爽,冬旱少雨。年平均气温12.05℃,无霜期208天。年降水量674mm。

试验园位于柴沟镇朱翰村,是丘陵基部的平坡地,属砂姜土类,土壤质地轻壤,土层深度40cm,地下水位深>1.5m。有机质含量1.23%,全氮0.086%,全磷0.073%,速效钾80ppm。

试验园面积15hm2 ,2011年春建园,株行距3m×4m,起垄栽培,主栽品种为红灯、美早、先锋,授粉品种为拉宾斯、雷尼等。冬季栽植培土墩保护越冬,春栽苗木冬季深埋防寒防旱。

2 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与方法

2.1 栽植时间

大樱桃起源于冬季温暖的地中海沿岸,对国内主要栽培区气候并不十分适应,加之大樱桃繁育采用的砧木如COLT、大青叶等也不耐严寒,因此大樱桃冬季栽植往往发生冻害,引起成活率低,园相不整齐。因此大樱桃尽量安排春季定植。苗木冬季要深埋防寒,防止根系冻害和苗木失水。

2.2 根系整理

大樱桃栽前根系要进行整理。清明节前后,樱桃苗木的大根断面会形成愈伤组织,如果不是特别长或有伤痕、病斑等的粗根不需要修剪。对细跟较多的苗木,适当剪除多余密集的细根,有利于保留的根与土壤紧密接触,提高成活率。

2.3 栽植方法与栽植深度

一般树木栽植是填土踏实后浇足水分,但这样容易造成浇水后土壤会保持原有的颗粒结构,根系周围,尤其是细根之间,空隙很大,根系不能与土壤紧密接触,影响新生根的形成和生长。正确的栽植方法是,土壤回填后,灌足水分,轻轻往上提苗和摇晃,依靠振动使根际土壤颗粒解体,形成浆糊,粘附到根的表面。

2.4 栽植深度

大樱桃有两个特性要求适当浅植。大樱桃属于核果类果树,生长量大而迅速,根系耗氧量大,栽深土壤气体交换不良,根系呼吸受到抑制。大樱桃根系土壤分布很浅,多数根发生在20~40cm的土层内。因此,大樱桃栽植深度以嫁接口与地面持平为宜,冬季根茎处埋土防寒,保护根系。

3 高纺锤形整形技术

3.1 栽植后第一年春季的管理

3.1.1 定干。栽植后定干高80cm,保留树干上所有萌发的枝条,抹除砧木萌蘖。

3.1.2 刻芽。萌芽前,60~80cm整形带内,第1、2芽外,其余的芽眼用钢锯条刻芽,深度达木质部。

3.1.3 早摘心。5月上旬前后,新萌发枝条达到20cm左右,对枝条萌生数量在4个以下的樱桃树的所有枝条重短截,保留4~5cm。一般新稍短截后,刻芽后莲座叶极短枝受刺激会继续发育形成较长的枝条;短截的新稍一般会促发形成2~3个新稍,确保每棵树当年形成5个以上可用于整形的长枝。

3.1.4 调节枝条均衡生长。当年发育的新枝,由于芽的质量、位置、萌发的早晚、角度等不同,生长量可能会差别很大,6~8月份,要调整枝条的生长量,实现所有枝条相对均衡生长。措施有以下几种。

开角,5月中下旬,对强势枝条,用牙签等适当加大开张角度改变生长势。

摘心,6月份,对树干上部长势强旺的枝条轻摘心,仅仅摘除生长点即可,这样摘心的嫩梢伸长生长会稍作停顿,然后继续生长,几乎不萌生新的侧枝。上部枝条摘心生长受到抑制,下部枝条会得到较多的养分加速生长,实现整个树体枝条上下均衡。

拿枝,7月份,雨季来临,高湿高热,是大樱桃枝条生长最快的时期,此时枝条基部已完全木质化,相对比较柔软,适合拿枝开角。拿枝时,左手在下、在前,右手在上在后。左手托住枝条,右手轻轻下压,幅度以基部丫口不劈不裂、木质部不断为宜。对一些开张角度较小的枝条,拿枝困难,可以先左右拿枝,基部柔软后再上下拿枝。

3.2 第2年春夏的管理

第2年春季管理是快速形成高纺锤形最为关键的时期,对多数植株,如果管理得当,会用2年的时间形成枝量充足、满足丰产需要的树形。

3.2.1 春季修剪。修剪时间一般在3月20日前后,此时气温较高,形成层开始活动,有利于剪后伤口的愈合。修剪时抓住3个原则:①枝条4个以下的树,除中干外,所有的枝条保留10cm以下,重短截;枝条5个以上的树,疏除过密枝,其余的全部保留不剪。②枝条上有分支的疏除。③中干发育充实的破除顶芽,顶部细弱的剪到饱满芽处。保留尽可能长的中干,是尽快建造树形的基础。扣去剪后中干的第二芽。剪后及时涂抹伤口保护剂,防止伤口失水抽干,感染病害,促进愈合。

3.2.2 拉枝。修剪结束后,进入萌芽期,及时拉枝。此时树液开始流动,枝条十分柔韧,枝条开角容易,不易折断,是拉枝的黄金时间。拉枝前,对枝条拿枝,方法同上,枝条基角拿开后,在枝条的合适位置系住拉线,另一端固定在树干上。枝条开张角度80~90°。

多数果树讲究秋拉枝,唯独大樱桃讲春拉枝。原因是大樱桃7~8月中旬枝条柔软,适合拉枝,但此时拉枝开角后,先端强烈向上生长,形成杯状树形:稍晚枝条加粗生长开始,枝条变得硬而脆,基角易劈,拉枝十分困难。春季拉枝,拉枝后枝条已经定型,树形保持拉开时的开张状。

3.2.3 刻芽。拉枝完成后,紧接的工作是刻芽。刻芽手法同上。主枝基部和梢部30cm不可,中间部位的两侧每隔10cm交互刻芽,枝条背上芽可以用手荡去。主干除基部40cm,顶部30cm段内不刻芽,中间部位每隔20cm刻1芽,所刻芽在中干上与下部保留的枝条及所刻芽之间插空排列,相邻的刻芽和枝、刻芽和刻芽避免重叠。

3.2.4 短截。在这里有3种情况可以用到短截手法。进入5月中旬,新梢长到20cm左右,对全园树进行全面检查,存在以下三类树生长情况的不符合整形要求需要进行重度调整。

第一类萌发的新梢较少,不能满足整形的枝量要求,要促发更多的新稍。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所有的新稍保留4~5cm短截,短截后20天会萌发更多的新稍,一般1个新梢重短截后会萌发2~3个新梢;一些停长的超短枝和潜伏芽也会在短截刺激下萌发成新梢。

第二类上部枝条生长旺盛下部枝条相对较弱。此种情况根据上下枝条长势差异度,对上面的新梢采取从轻摘心到重短截的处理,差别越大,上边的枝条剪去的部分就越大。上面新梢剪截后,可以有力地刺激下边枝条的生长。

第三类在树干中间留有空挡,在主干顶部萌发少数生长较旺的新梢,下部枝条也相对较弱。对这种情况,要对春季保留的主干回缩,刺激主干中部秕芽萌发。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枝条秋季落叶过早,芽体营养水平低,发育不良,形成少数鳞片,鳞片内没有芽锥。重回缩刺激下,芽眼两侧的副芽萌发,多数情况1个芽眼会萌发2个新梢。

3.2.5 环刻。对上下枝条发育不均衡的个别植株,可以适当环割。环割是短截的辅助措施。环割用修枝剪垂直树干轻转一周,刀刃深达木质部。此法可以有效控制上部枝条旺长,促进下部枝条生长。

3.2.6 摘心。春季修剪和拉枝后,绝大多数樱桃树主干上会萌发大量的枝条,结合5月中旬树冠均衡调整,对多余的、没有发展空间的新梢摘心,控制生长。对主枝两侧萌发的新梢待长到25cm时摘心。对主枝背上萌发的新梢及早抹去或重摘心。大樱桃不适合扭梢,扭后的新梢经风雨吹打,引起伤动,造成上部新梢干枯。

对树冠上下部不均衡、枝条之间长势不均,也可通过适当摘心来调整。

4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直接影响大樱桃的生长量,与病虫害管理一起左右大樱桃树体营养水平,芽体饱满度,萌芽率和成枝率。讲修剪,谈整形,因树而异,个体差异除品种特性外,主要是树体营养健康状况。因此搞好肥水管理保持树体健壮,是为尽快建造丰产树形的物质基础。

4.1 春季肥水管理

春季北方地区干旱少雨,适时浇水,可以促进樱桃树生长。一般春季至少浇好2遍,即萌芽水和新梢生长水,第1遍要在化冻后及时浇灌,时间在2月下旬~3月上旬,最低气温0℃以上,此时根系已经开始活动,浇水有利于根系生长和贮藏养分的转化运输;第2遍水在新稍开始生长时浇施,时间在4月下旬~5月上旬,此时处在新稍旺盛生长前期,这遍水要浇足浇透。新稍生长需要大量养分,可以结合浇水每株树撒施0.2~0.5kg复合肥。

4.2 夏季肥水管理

进入夏季,一般麦收前气温达到20~30℃,干旱少雨,多发生干热风,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此时叶幕大量形成,蒸发量很大,缺水导致基部叶片老化甚至干枯。麦后北方地区进入雨季,要注意果园排涝,特别要注意果园暗涝发生,即地表不存在积水、但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起垄栽培是防止暗涝发生的有效措施。根据新稍、叶片营养诊断,结合降雨撒施肥料,前期已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4.3 秋冬肥水管理

秋季,适当控水,使枝条按时停止生长,可以提高树体养分贮藏水平。肥料的施用在晚秋完成,施肥后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灌水。此时夜间气温降到0℃,但土壤温度还比较高,有利于根系伤口愈合和养分吸收,进一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冬季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是否浇封冻水。

5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斑点病、穿孔病和流胶病等,虫害有绿盲蝽、梨小食心虫等。病害和虫害一般结合防治,即杀菌剂和杀虫剂同时施用,有则治,无则防。常用的杀菌剂有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杀虫剂有甲维盐、灭幼脲、苦参碱、高效氯氰菊酯等,各种药剂交替施用。

上一篇:西北高原区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探究 下一篇:花椒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