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10-29 07:15:14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正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发展与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变化,及时把握机遇、克服困难,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对策

一、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技术,网络时代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网络良好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即时性,使得网络交流能够实现平等、自由与民主。网络覆盖面广泛,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能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网络技术、宣传手段逐渐多元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以下5点:

(一)适应网络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快节奏、高效率、低能耗”是现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紧跟现代化步伐,网络则为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保障。网络巨大的速度优势及信息量使得学生和教师能够迅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简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过程,节省了成本,大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二)适应网络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教育者为中心。网络的平等性、交互性和跨越时空的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育者可以及时了解受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现实表现、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从而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对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和辅导。

(三)适应网络发展,突破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居高临下”的说教模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化。

(四)适应网络发展,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载体,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内容多样性、生动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五)适应网络发展,建立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

二、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特有传播方式,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

(一)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1.网络对高校教师的传统权威地位提出挑战。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一直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发挥主导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决定权都集中在教师手中,并有目的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按需查找大量的资源,而且这些信息来源广泛、图文并茂,同时还会伴有大量的背景材料和专家点评等,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传统的信息权威逐渐丧失。2.网络对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所面临的挑战

1.不良信息影响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高校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行为,使这些行为符合国家、人民以及社会的利益。而网络时代把世界真正变成了信息“地球村”,一些不良信息容易导致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移。其一,意识形态渗透的复杂性。其二,黑色信息的压力。

2.网络传播的虚拟性特点,容易导致高校学生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淡化。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行举止都要受到法律、行为规范、社会舆论的约束。而网络世界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人们的身份、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都能被隐匿或篡改。而这种特点导致了少数网民法律观念淡化和道德感丧失,网络犯罪不断滋生。加之网络空间还没有形成完备系统的法律规范,缺乏约束力,容易造成高校学生责任感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

3.沉迷网络易改变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造成人际关系淡漠。网络的出现使人与人的交往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无形中改变着传统人际交往的规则和秩序。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人的非社会化倾向,使部分学生的交往能力下降,并带来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等问题。容易使学生形成冷漠、无情和自私的性格,产生苦闷、焦虑和压抑的情绪,严重的还会引起“互联网综合症”等,对高校学生的学业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三)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方式和手段所面临的挑战。以往运用课堂教学、开会、个别谈心、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方式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今天这样一个极其开放的社会,这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了,它向高校学生所传达的教育信息及其作用的对象数量都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平等的交互性的平台上,高校学生的主体意识被调动起来,他们要求平等交流,进而会影响到他们的认知方式和接收方式,这也将对传统的以权威性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产生冲撞。

(四)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面临的挑战。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并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环境中进行的,在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下,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都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因为正面教育就起着主导作用。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思潮泥沙俱下、各种文化相互交织,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的不可控性,使高校学生接触到不良信息的机会增大。

三、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高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二)建立高校信息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网站, 强化高校学生的网络意识。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

(四)健全法律法规,依法治网, 加强高校网络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文政.《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应对措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3月第15 卷第3 期.

[2]杨理平.《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3期.

[3]彭明春.《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第24卷第3期.

[4]王勇、蔡娟.《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前沿》,2003 年第2 期.

作者简介:殷睿,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级国际与贸易2班。

上一篇:风险社会的刑法行政性应对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助理选拔培养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