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例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

时间:2022-10-29 06:38:46

186例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及诱因。方法 对我院1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心力衰竭主要基础病因前3位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心病。发病诱因依次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压升高、休息不好、情绪激动等。结论 构成老年心力衰竭基础病因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心病。老年心力衰竭以多病因心衰为多见,占60%,心衰发病诱因前4位依次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关键词】 老年人;心力衰竭;病因;诱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进展,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心衰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心衰的病因多种多样,目前,心衰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住院主要病因之一。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1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回顾性断面调查,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标准依据欧洲心脏病学会2005年慢性心衰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心功分级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心功Ⅱ—Ⅳ级病人纳入该研究186例。基础病因诊断标准:冠心病:有明确的心肌梗死病史或有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或HOLTER提示心肌缺血或曾作冠脉造影或冠脉CT证实。高血压:符合WHO/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诊断标准。风心病: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或心脏彩超证实瓣膜病变。肺心病:有慢性肺病史,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室肥厚或增大,肺动脉高压。其他病因均有相应病史及检查证实。

1.2 一般资料 186例病人年龄60—102岁(平均年龄76.4±7.2岁)。男101例,女85例。

2 结 果

2.1 病因分布 冠心病78例,高血压38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7例,扩心病16例,肺心病14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6例,酒精性心肌病5例,甲亢性心肌病5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3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缩窄性心包炎1例,限制性心肌病1例。

2.2 发病诱因 肺部感染58例,心房纤颤32例,血压升高28例,心肌缺血21例,劳累及精神情绪及气候因素25例,其他23例如饮水过多、食盐过度、用药不当等。

2.3 伴随疾病 糖尿病36例,肾功能受损34例,高尿酸血症32例,贫血12例,慢支炎20例。

2.4 多病因特点 多病因心衰占98例,其中双病因70例,三病因18例,四病因2例。其中,冠心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双病因组合,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三病因组合。

2.5 治疗及转归 针对病因和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改善心肌缺血,控制血压,利尿,营养心肌等治疗。186例病人死亡12例,死亡率6%,其余均好转出院。

3 讨 论

随着年龄增长,与年龄相关的各种基础疾病的发病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也日益增加。而患有该病的病人生存时间延长,心衰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老龄化所引起的心血管的生理变化本身就是心衰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2。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末期表现出的临床综合症,是发达国家当前唯一患病率仍在增加的心脏病。据调查,国外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65岁人群可达6—10%3—4,我国心衰患病率也已达0.9%,其中老年人的患病率1.3%5。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Framingham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是心力衰竭主要的人群危险因素。本组资料显示老年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占前4位的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扩心病。2000年华西医院心内科陈晓平等作的心衰住院患者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西部地区心衰住院患者中风心病仍是心衰的首要原因,其次为高血压、冠心病、扩心病,但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风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减少,而冠心病发病率却逐年上升。20世纪50年代冠心病作为心衰的主要病因占22%,60年代36%,之后逐年上升,同时,随着心血管疾病检测手段的明显提高,心肌病变尤其是扩心病、退行性心瓣膜病检出率均大大增加,因此,这两种疾病也成为发生心衰的常见疾病。6

老年人心衰病因常常复杂多样,常伴有多器官功能受损,常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因所致。本组资料显示多病因心衰有98例,占52.69%,其中双病因尤多70例,占37.63%,三病因18例,占9.67%,四病因2例,占1.07%。在多病因中,高血压、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两病因组合,而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三病因组合,这与文献报道一致。7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可显著减少心衰的发生率。

临床实践证明,慢性心衰的急性发作常常有一些诱发因素。本组资料诱发因素前三位是:肺部感染、心肌缺血、血压升高。其可能的机理如下:①老年人由于气管、支气管平滑肌及腺组织萎缩,肺气肿及肺纤维化形成,致呼吸功能减退,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又可致支气管炎性水肿、痉挛,使肺循环压力增加,右心负荷加重;炎性代谢物又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诱发心衰发生。另外,感染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及RASS系统,使心率加快,机体代谢增加,组织缺血缺氧加重,可诱发心衰发生。而老年人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常常临床症状不典型,肺部体征不明显,所以,心衰发生时要及时查血象和胸片,明确有无肺部感染非常重要。②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衰发生或心衰加重。如病人有胸闷胸痛症状时,除了考虑心衰,不能忽略了心肌缺血的发作,及时作心电图协助诊断,及时用药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衰,待病情稳定后及时作冠状动脉造影,尽快作冠脉支架或冠脉搭桥,恢复冠脉血流从根本上改善心功。③血压升高:血压升高时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前后负荷加重,使心输出量下降从而诱发心衰。④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特别是心衰时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快速的心律失常,如房颤、室上速、早搏等。心房颤动是心力衰竭常见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室率过快及不规则,房室不能同步,减少了心室充盈时间,减少回心血量和心搏量,心输出量减少30%左右8。房颤合并心室率过速会导致快心律失常性心肌病。9其他因素如睡眠差、休息不好、情绪激动、饮水过多过盐、贫血等也为常见诱因。均提示我们在临床上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查体,寻找心衰可能存在的诱因,积极去除诱因,改善心功。

心衰的治疗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用药应针对不同患者的年龄、体重、一般情况、肝肾功能等从小剂量开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肝肾功电解质,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制剂或ARB制剂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重塑;洋地黄制剂增强心肌收缩力。心功能改善后如无禁忌如房室传导阻滞、窦缓、哮喘、血压过低等应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本组资料显示,经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去除诱因治疗,绝大部分病人均好转出院,死亡率低。

老年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病,虽然不可治愈但可防治。对已出现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积极预防诱因以减少急性心衰发生。但有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扩心病、肺心病等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延长出现心衰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Remme W J,Sw Edberg K.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e 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lelines for the di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Heart,2001,22(17):1527—1560.

[2] Banerjeep,clark AL,clelamel JGF,et al.Diastolic heart failure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elderly[J]. Am J Geriatric Cardiol,2004,13:16.

[3] Massie BM,shan N B.Evolving trends in the epiden iologic factors of heart failure rationale for freventive stategies and comprehensive diseasen anagem ent [J].Am Heart,1997,133(6):703—712.

[4] HoK K,Pinsky JL,Kannel W B,et al.The epiden iology of heart failure the Framingham Study[J].AM Coll Cardiol,1993,22(4 suppl A):6—13.

[5] 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6]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7] 赵玉生,李桂月,吴海云.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不同年龄段病因、诱因和病死率调查[J].中华老年多脏器疾病杂志,2007,6(3):153—155.

[8] 王健.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治体会[J].中外医疗,2009,15:39.

[9] 马长生.心房纤颤—临床实践与治疗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

上一篇:无侧切产钳助产术139例临床研究 下一篇:全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可行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