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5 04:59:00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关于闭角性青光眼通过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探讨。方法 我院于2008—2011年收治的98例患有闭角性青光眼的患者,共计124眼,均合并白内障及视力低于0.4,其中采取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为68例(74眼),而其余的患者采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例数为30例(50眼)。结果 采取两种方法治疗闭角性青光眼后,与治疗前患者的眼内压、视力、C值及前房深度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闭角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10.0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3676—02

随着近年来发生白内障的人数逐年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概存在20%人群发生白内障1—2,已经引起医疗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和调研一直是医务人员努力的方向。由于白内障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水肿的晶状体常会增大导致房角堵塞,进而造成房水外排受阻,引起眼内压明显增高,常会合并闭角性青光眼的出现,最后两者相互作用最终造成视神经萎缩而失明3;同时青光眼也可以影响白内障的功能,最终对于视力的降低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早期进行诊断治疗显得尤为关键,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手段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主要存在以下3种治疗方法: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手术同期联合开展治疗;一期进行房角小梁切除,二期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随着眼科疾病治疗经验的积累及医疗设备的更新,对于闭角性青光眼治愈采取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进行治疗已经成为可能。所以我院倡导采取该种方法进行该病的治疗,疗效可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2011年收治的98例患有闭角性青光眼的患者,共计124眼,男64例,女34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为53.5岁,其中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为68例(78眼),继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为30例(46眼)。该组患者均经眼科一般检查后,所有患者均存在合并白内障情况,视力均低于0.5。采取非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共68例(74眼),该组患者房角粘连程度小于圆周的一半,术前采取3种或者以上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眼内压,而采取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56例(50眼),该组患者房角粘连程度大于或者等于圆周的一半,在术前使用3种或者以上的药物无法有效地控制眼内压,采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1.2 术前处理及检查 住院患者均给予常规检查,包括在裂隙灯下测眼压及局部眼征体检,同时对症处理治疗,对于眼压增高的患者,应该给予降压药物联合降压眼药水联合治疗,给予20%甘露醇静滴以提出血液渗透能力,排除多余水分进而降压,而眼药水方面一般给予2种或者以上降压眼药水进行治疗,本院用的较多的为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或者0.5%噻吗心胺滴眼液等。待眼部眼压控制趋于稳定后,同时进行泪道冲洗减轻眼部炎症后,对患者进行房角镜检查。对于手术禁忌的情况进行排除,及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手术安全。

1.3 手术方法 术前30min采取复方托品卡胺散瞳,复方奥布卡因滴眼3次以上进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与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进行球后麻醉。术中缝线固定上直肌,做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角膜缘后1.5mm做弦长6.0mm反眉形隧道切口,内口达角膜缘内1.0mm,做10点位透明角膜1.5mm长辅助切口,注入黏弹剂,隧道刀穿刺进入前房,直径6mm环行撕囊或开罐式截囊后用BBS液充分水分离.旋拨晶状体核入前房.切核刀将核切为两半后分别娩出.吸出残留皮质,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状体,吸出黏弹剂,前房内注入毛果芸香碱缩瞳.如行小梁切除则剪开巩膜隧道两侧形成巩膜瓣,切除约1mmx2mm大小含小梁的角巩膜组织,相应部位做周边虹膜切除。10—0尼龙线间断缝合巩膜瓣两侧各1针,球结膜褥式缝合,手术完毕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再涂眼膏包术眼。

1.4 随访观察 为了解患者的临床疗效,需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一般观察时间设定为术后的一周内需每天随访,术后3个月内进行隔月探访,之后采取每半年随访一次。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记录的数据经SPSS软件统一处理后,比较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眼内压、视力及前房深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在治疗后眼内压、视力及前房深度的情况,计数资料采取(χ±s)表现形式,若P

2 结 果

2.1 前房深度比较 对照组术前测量所得的前房深度为(1.81±0.47)mm,研究组术前前房深度为(1.81±0.39)mm,对照组术后前房深度(2.90±0.50)mm。研究组术后前房深度(3.30士0.41)mm。经统计学比较后,两组患者的前方深度在术前术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2.2 视力比较 将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视力矫正情况比较,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视力恢复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3 眼内压比较 对于眼内的测定,都是在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后,再进行测定的。对照组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为(25.32±5.04)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3.21±4.23)mmHg,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术前用药后,进行眼压测定,其平均眼压为(25.78±5.68)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13.46±4.16)mmHg,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2.4 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均出现并发症,其中研究组有1例出现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炎症反应较严重,眼压一过性升高,角膜出现水肿,采取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经半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患者康复出院。而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后囊膜破裂的情况,但是对于人工晶状体的植入不产生影响,手术成功后,针对出现的角膜水肿及眼压增高情况,给予药物治疗,患者待13天,好转出院。

3 讨 论

对于白内障合并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在国内外的学者中一直饱受争议,有些学者主张,采取单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4,可以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提高视力,而有些学者主张采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同时,在配合房角小梁的清除,从而根治闭角性青光眼,但是这种方法在患者术后随访中来看,后遗症较多,容易因眼压的降低发生黄斑病变的出现导致视力的下降,同时还可发生迟发性眼滤泡破裂的情况5。本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所筛选的患者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农村,患者在来院就诊时,白内障往往已经发生为成熟阶段,需要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治疗。综上所述,研究组和对照组所采取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性青光眼方法均可以改善患者视力,但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尽可能保持组织完整性,并发症少,较为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芹,欧阳珊,李睿姝,等.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与视野缺损的关系[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2):1319—1321.

[2] 谢爱宏,谭辉,吴玉珍,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瞳孔扩大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7(21):3940—3941.

[3] 祁勇军,曾锦,梁凤鸣,等.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微切口推注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837—1839.

[4] 李春玲,LI Chun—ling,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2):156—159.

[5] 周历,盛豫,关娟,等.选择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9眼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39—41.

上一篇:非创伤性脑出血与低钠血症的发生和预后的相关... 下一篇:老年梗阻性结肠癌一期切除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