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29 06:32:32

建筑楼板裂缝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摘要: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通病之一,影响整体建筑的使用功能。本文将结合混凝土楼板的施工,阐述楼板裂缝的形成原因,从原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建筑设计;预防措施

Abstract: Cast-in-place concrete floor crack is one of the common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affect the whole building use function.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the concrete floor construction, illustrates the formative reasons of floor cracks, aspects of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crack; architecture design;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一.前言

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楼板曾经使用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的进行,和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已经逐渐取代预制多孔板,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快捷。但是整体浇筑混凝土楼板经常遇到裂缝问题,这是由于混凝土在失水干燥过程中的收缩或者内部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造成的,虽然裂缝对整体结构的承载力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大多数消费者不能接受这个问题,这也是接收到建筑物质量投诉的一个主要方面。下面我们就对此进行成因和预防控制措施的分析:

二.楼板裂缝的种类和形式

1. 内部构造不合理,如内埋管线突出形成局部混凝土应力承载不均,造成的裂缝。

2. 温度变化造成收缩的裂缝,由于季节变化或者日照受热的原因,混凝土在热胀冷缩作用下形成裂缝。

3. 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因混凝土成分不均匀、收缩力存在差异导致裂缝。

楼板裂缝形式有:45度斜裂缝、纵横向裂缝、长裂缝、不规则裂缝等几种形式,45度斜裂缝经常出现在墙角,特别是房屋东西靠山墙的位置;纵横向裂缝常出现在跨中、负弯矩钢筋端部、PVC电线暗管敷埋的部位;长裂缝主要是混凝土质量或者施工操作不规范造成的;不规则裂缝一般也是出现在房屋东西两端或者阁楼顶层部位。

三.楼板裂缝的形成原因

楼板裂缝的形成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施工工艺不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素质不能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

2.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勘验不全面,草率出图,对一些薄弱部位,例如楼板的开口部位和房角的负弯矩考虑不周全,包括外形规则和房屋保温设计等方面存在设计缺陷。

3.材料选择不合理,例如混凝土的水灰比、塌落度指标不合格、水泥含杂等原因,使得施工以后,楼板膨胀或者收缩不匀裂缝。

4.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因为热胀冷缩发生变形,变形对于构件约束应力影响,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四.楼板裂缝的预控措施

1.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上预控:选择有资质的建筑设计公司承担建筑设计任务,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论证,保证施工的各项内容符合要求。

2.在原材料选择上的预控: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砂石、钢筋的型号、埋设管线的类型、商用混凝土的标号等。所用水泥必须严格进行强度和安定性试验,配制混凝土时,控制水灰比和施工配合比,尽可能使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强度有特殊要求时,要选用粉煤灰水泥、中低热水泥等收缩量小的高强混凝土。

3.现浇楼板的跨度控制:有交叉管线的楼板厚度要大于120mm,楼板框架钢筋应该选择热压带肋钢筋(螺纹钢)增加其握持力,不能采用光圆钢筋,设计时注意构造钢筋的布置十分重要,它对构造抗裂影响很大,可以采用变形钢筋制作分布钢筋与构造钢筋来增加现浇混凝土的握持力,对控制楼板的裂缝效果很好,对连续板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应采用上下两层连续式配筋。

4.施工工艺方面的控制措施: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避免承载力不足引起模板变形导致的混凝土楼板开裂;对双层板筋间及板面负筋增设小马凳支撑钢筋,提高钢筋网的结构稳定性;对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墙角、预埋管线的交叉处、大跨度处混凝土楼板裂缝最易发生的地方,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修整;在浇筑前,应先将模板、垫层浇水湿透,在浇筑过程中适度振捣,避免振捣过度;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杜绝过早上钢筋、上荷载和过早拆模。

5.预埋管线的施工控制:多跟管线交叉处是混凝土强度最薄弱处,容易引起应力集中而使楼板裂缝,因此,一方面要选择管径较小的管线,另一方面要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以便于加强受力平衡,避免管线方向与混凝土受拉方向平行。

6.混凝土楼板浇筑后的养护:养护不足会引起低强度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特别是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成型后12小时内要及时覆盖保湿养护,避免日晒,保湿养护一般不少于7天,对有抗渗要求或掺用缓凝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即使养护达到要求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在高层住宅施工中,对于堆放重物、吊卸材料施工也要严格控制载荷和震动;对于大开间的楼板区域需要堆放重物或吊卸材料时,要在底部加装模板支撑,并且将材料分散放置避免受力集中形成永久性裂缝。

7.施工人员管理的措施控制:在房屋施工中,由于存在着一些层层转包、分包现象,很多建筑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忽视了技术质量管理,也是造成楼板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加强一线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和监督执行,避免野蛮操作和盲目操作。在楼板养护期间,禁止工人随意踩踏和堆放重物。

五.楼板裂缝的主要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对混凝土的细微裂缝是允许的,但是对于明显的裂缝,影响到外观和使用质量安全时,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判断,采取不同的修补方法进行处理:

1.表面修补法是操作简单、效果不错的修补方法,对于那些对稳定性结构承载力没有很大影响的表层裂缝(裂缝宽度在0.2mm以下),可以先将裂缝处清洗干净,用1:1~1:2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裂缝较多时,可以在清洗干净干燥后用环氧树脂灌缝或在表面涂刷防水涂膜以封闭微细裂缝。

2.开槽填补法,对于深入墙面的裂缝,我们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先沿裂缝方向挖一“V”型槽,清除泥灰洒水润湿后用水泥浆修补、或者使用环氧胶泥修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进行修补,如果混凝土可能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那么就要在修补时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等措施;

3.压力灌浆法,对整体结构有影响或者可能渗水的部位裂缝,我们一般是要做灌浆、嵌缝封堵,就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作用;

4.结构加固修补法,当裂缝宽度达到0.3mm以上,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修补法主要有这样几种: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5.材料置换法,如果裂缝是严重的混凝土受损状态,就要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做好清理工作,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结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裂缝的出现不仅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其使用寿命,另外一方面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使用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威胁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楼板的裂缝问题进行预控,从工艺、配合比、原材料和施工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有效控制楼板裂缝的产生,减少事后的处理,裂缝这个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汪正荣,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5-20

[2]JGJ-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3]谢文峰,浅谈混凝土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质量预控,中国科技纵横,2010,14

上一篇:分析高层建筑中外墙施工技术与防渗漏措施 下一篇:某院适用的图档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