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联动”应对国际反倾销

时间:2022-10-29 06:31:26

“四体联动”应对国际反倾销

【文章摘要】

众所周知,我国的对外贸易饱受反倾销之苦,如何应对,大伤脑筋。目前,各方已经认识到了“四体联动”机制是应对反倾销的根本办法。但在实际应对过程中,并未很好的应用“四体联动”机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两大解决对策,一是构建反倾销信息沟通平台,使四体能密切联系;二是建立应对反倾销实施细则,使四体各方能准确行动。通过这两大对策,四体能真正的联动起来,从而能更好地应对反倾销,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关键词】

四体联动 反倾销 信息沟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对外贸易也面临巨大困难,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部分出口产品被课征高额的反倾销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竞争力,给相关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我国外贸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1]

应对国外反倾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当前,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涉案企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商务部门、国家商务部四个主体分工协作,联合应对反倾销的“四体联动”机制。然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四体联动”的反倾销应诉机制还不健全,未能让四体真正联动起来发挥协同作用。具体表现为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反馈明显滞后;应对反倾销方案不具体,缺乏统一方案明确四体的权责。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1 构建反倾销信息沟通平台

1.1 应诉信息沟通平台

当国外我国后,反倾销信息会经驻外使馆经商处传递给商务部;商务部应通知行业协会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获知信息后应第一时间通知企,组织协调企业应对反倾销,并组织行业无损害抗辩;地方政府获知信息后应督促企业参与应诉,并提供资金、政策、技术支持。

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要加强联系,协同合作。行业协会将其了解的行业情况应和地方政府掌握的当地涉案企业的信息相互沟通,在此基础进一步帮助企业。

企业在接收到行业协会以及地方政府的信息之后应立即准备应诉材料,积极配合调查。

信息的双向沟通会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有效。由企业进行的负反馈,可使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及时了解到企业的情况,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企业需将其自身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包括应诉中遇到的困难、疑惑甚至是在应诉过程中收到的不公平待遇等。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应做好信息统计工作,信息报送工作和评估工作。如遇到重大情况应征询商务部意见。按照2006年商务部出台的《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应诉规定》中显示,当涉案产品在调查期内出口金额较大、涉案产品在调查国或地区市场份额较大,存在较大影响、行业组织之间就组织协调应诉工作无法形成一致意见,可能影响案件应诉结果、调查机关对我企业实施歧视性政策和调查方法等情况需及时报送商务部,由商务部进行协调解决,代表国家与外国进行交涉。

上述的信息沟通是国外已经发起了对我国反倾销之后进行的,可谓是亡羊补牢的措施,反倾销预警信息平台的作用在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相比与费时费力的应诉,通过预警机制化解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可谓是最佳选择。

1.2 预警信息沟通平台

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监测我国出口信息,针对出口量大价格相对较低的出口产品及时向地方政府及行业协会,二者收到信息后,应及时通知企业,协调企业出口。

我国幅员辽阔,出口产品种类繁多,如果仅仅依靠商务部监测预警信息肯定是力不从心。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凭借着其有利的地理条件,以及对当地出口产业的了解,更应当肩负起建立预警点的重任。应由当地主管部门协同行业协会,针对当地重点出口产品,建立反倾销预警点,实时监控出口信息。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协会内企业出口信息非常了解,可在预警信息平台中提供整个行业的出口情况。企业在此平台中既是受益者又是信息收集人。企业可通过中间商,驻外办事处等多种途径将在海外获得的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共享。企业获得预警信息后,应该及时调整出口策略,避免被国外。

目前,浙江省已在100多个块状产业中设立了出口预警点,实现了重点产业全覆盖。国外贸易壁垒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在第一时间获知并应对。设置预警点后,浙江省块状产业应对贸易摩擦的主动性和成效显著提高。面对居高不下的国外“两反一保”调查,浙江省胜诉率始终位居全国前列,这与预警点的设立密不可分。[2]我们可将浙江省在预警信息平台构建上的经验向全国反倾销案件发生较多的省份进行推广,使更多的企业能够提早准备应诉,化被动为主动,维护国家利益。

2 建立应对反倾销实施细则

信息平台能使得信息在四体间高效的流通,是应对反倾销的前提,收到信息如何行动是更为核心和关键的。因此我们提出应建立起反倾销应诉实施细则。“四体”可依照实施细则行动,并能够有效地监管其是否履行了职责。

2001年,原外经贸部出台了《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规定》,以部门规章形式对参与应诉的各主体职责作了划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反倾销形势的发展。2004年.商务部准备对“应诉规定”做出修改。将之提升为行政法规。2006年,商务部出台了《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应诉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各方在应诉工作中的职责,但是过于笼统,在实际情况中可操作性不强。[3]例如针对地方政府在反倾销应诉中的职责,《规定》中第十七条写到“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应做好涉及本地区企业反倾销案件信息统计工作、建立信息报送系统、评估国外反倾销对本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定期组织有关反倾销法律知识的培训、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促进反倾销案件应诉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应行业组织的要求,对本地区涉案企业应诉工作进行协调。”上述的规定太过于笼统,并且缩小了政府的权责范围。地方政府还需要及时通知企业、行业协会合作、为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搭建反倾销预警机制等等一系列应诉工作。地方政府没有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方案指导其在应诉反倾销过程中的行动,自然无法完全发挥其在应诉工作中的作用,行业协会和企业也同样如此。“四体联动”机制缺乏一部具体明确的实施细则,无法更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因此建议,由商务部牵头,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和企业参与,出台应诉实施细则,以便在遭遇反倾销案件时各方迅速采取相关措施,切实履行职责。该实施细则应包含反倾销应诉工作和预警工作两大块,应诉工作应从国外对我国提讼时起至判决结果出来整个全过程。只有对四体应做的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定,才能具体落实到各个省的地方政府,各个不同的行业协会以及各个企业。

在我国的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四体联动”机制是应对反倾销的根本途径,如何更好的应用“四体联动”机制,让四体能真正意义上的联动起来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首先通过建立信息平台,使四体能够迅速全面的获知反倾销信息,将四体联系起来;第二通过建立实施细则,使四体能明确有效的履行职能,让四体行动起来。这样才能发挥出“四体联动”机制的价值,才能在应对反倾销过程取得好的成效,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朱婷婷.对华反倾销信息交流机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10(21)

[2]浙江:快速应对贸易摩擦块状产业设立预警点.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4)

[3]刘畅.浅谈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在应对反倾销中肩负的职责

上一篇:论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之路 下一篇:关于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