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产生裂缝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

时间:2022-10-29 06:20:42

道路桥梁施工中产生裂缝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

摘要:当前在进行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桥梁出现裂缝而导致道路桥梁出现质量问题。道路桥梁出现的裂缝是可以避免和进行补救控制的。通过预防措施,能够避免在施工中道路桥梁出现裂缝问题,而通过控制手段,可以将道路桥梁出现的裂缝危害降到最低。本文就道路桥梁施工裂缝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裂缝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道路桥梁;裂缝问题;产生原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道路桥梁在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不同,对于道路桥梁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深入地对道路桥梁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才能够找出相关的控制与预防对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一、道路桥梁裂缝简介

当前在修建道路桥梁时,所选择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虽然采用钢筋混凝土所建构的道路桥梁非常坚固美观,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却会出现多种问题,路面裂缝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混凝土所建构的道路桥梁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度、钢筋生锈而导致路面产生的裂缝,施工材料质量所导致的裂缝,施工工艺方法不正确所出现的裂缝等,不仅会影响整个道路桥梁结构的美观以及正常使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桥梁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甚至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

二、常见桥梁施工裂缝原因分析

1.结构性裂缝分析

所谓的结构性裂缝主要指的是工程设计工作中故意设施的裂缝形式,这种裂缝的出现是因为结构受到荷载的影响而产生的裂缝现象,如我们常见的非预应力预制梁以及现浇连续箱梁等。虽然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针对这种裂缝形式做了相关的预防工作,但是受到荷载的限制和影响,经常会在预应力消失之后产生开裂现象。同时在一些非预应力现浇连续箱梁施工中,还容易受到负弯矩力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2.非结构性裂缝

非结构性裂缝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因为其他原因而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这些裂缝常见的主要包含了塑性裂缝、温度裂缝等。

1)塑性裂缝

塑性裂缝是工程施工建设中最为常见的裂缝形式之一,是混凝土在可塑状态下受到外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裂缝,这种裂缝我们主要可以将其分为沉降裂缝和收缩裂缝两种。其中沉降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在塑性状态下因为支撑、支架的不均匀沉降而产生局部沉降,进而引发裂缝的产生。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重力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其中一些较重的颗粒发生下沉,水泥浆上浮,在这种情况下受到模板、钢筋的约束便会产生一些裂缝。收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干燥速度过快,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率大,从而产生的泌水速率,使得结构内部的颗粒发生张拉状态,最终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

2)温差裂缝

温差裂缝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温度变化过大而引发的,是混凝土自身温度与外在环境温度差过大,使得混凝土结构收缩不均匀,从而产生严重的裂缝。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构件被模板等材料隔绝,水泥水化热得不到及时的散发,这必然会将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温度提高,如果在夜晚,外部温度过低和内部温度增高必然会使得混凝土内部出现膨胀力,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这种现象在冬季施工中最为常见,主要是因为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散热快,内部温度高、表面温度受到环境限制较低,表面混凝土的收缩率大于混凝土内部的收缩率,从而使表面混凝土产生裂缝。

三、道路桥梁裂缝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1.在施工前,合理的设计荷载及道路桥梁的布局

在施工前的设计阶段,施工技术人员要依据该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道路桥梁的整体布局进行科学的规划,同时还要科学的对施工中所需的钢筋进行合理的布局,不要忽视在施工的过程中机械的荷载,以便设计时的荷载要远大于现实施工中的荷载,确保实际的荷载在混凝土的强度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避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裂缝的产生。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要想解决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我们就要加强对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严格控制。只有保证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才会符合设计中的预算荷载。另外,我们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配比度具有完善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及时的搅拌,要根据规定和实际的情况来计算混凝土的配比度,在搅拌的时候对加入的水量要控制好,从而来控制混凝土体积的变形,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

3.注重施工过程温度的变化,防止温度变化引起裂缝

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注意水量的添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尤其是在天气热的季节进行施工的话,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比如,在夏季施工的时候,我们要将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减少,这样更方便于混凝土能够很好的散热,在特殊的情况下,要在混凝土的内部增设降温的办法,这样就能确保混凝土的抗裂性。混凝土的质量越好其抗裂性就越强,所以,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忽视混凝土的堆放、搅拌方式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同时,对于温度高时,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浇水措施,对于温度低时,要加强对混凝土的表面保温措施,这样才能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降低混凝土裂缝的现象。

4.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在保证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将工程施工成本降到最低,所以若使用钢纤维混凝土,其价格比其它混凝土的价格高。随着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出现,桥梁工程中采用更多的是合成纤维,其具有极强的阻裂效应,不仅可以减小或消除混凝土存在的原始裂隙,而且还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性。这种合成纤维适用于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这主要源于其良好的阻裂效果。在混凝土中掺加合成纤维,可以全面、综合地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同时能够提高早期混凝土的稳定性,减少早期收缩裂缝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5.对混凝土水化热进行控制

由于道路桥梁施工中会采用诸多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这样会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水化热效果。水泥水化速率加快,混凝土凝结时间短且出现早期硬化,这样会缩短混凝土达到最高中心温度的时间,增加混凝土凝结温度的峰值。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注意控制好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避免混凝土凝结时间超前或推迟,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施工前期不仅要控制水泥的温度,还需要注意砂石淋水、混凝土入模后的温度控制。

6.设计阶段进行整体的布局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设计阶段,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对道路桥梁的整体布局进行科学的规划,还要对施工中的钢筋进行合理布局,注重施工中机械设备的荷载作用力,避免设计时荷载要小于实际施工中的荷载,保证实际荷载在混凝土强度范围内,这样才能避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7.对桥梁混凝土的施工进行监测

进行桥梁施工时,重视对混凝土的收缩及变形数据的有效监测,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桥梁施工的要求,对防止裂缝的出现;发现裂缝,应当及时根据对裂缝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对桥梁混凝土的裂缝进行修补。

8.控制好桥梁施工材料的质量并做好养护工作

控制好桥梁施工的材料,对其的质量应进行严格的检验,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桥梁的施工减少混凝土裂缝。同时,重视对桥梁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做好养护工作,为混凝土的硬化提供良好条件,有效减少桥梁混凝土的过多失水现象,进一步减少出现裂缝现象。

四、对裂缝进行修补的措施

1.填堵法

填堵方法是对于桥梁裂缝的宽度在0.15毫米以上的钢筋锈蚀裂缝进行修补,操作时,先沿裂缝将混凝土凿成“U”或“V”型槽,再用修补的材料进行填充,使桥梁裂缝的防水与耐久性有效恢复。填堵的材料有:环氧树脂与砂浆、聚氯乙烯胶泥以及沥青油膏等;对于锈蚀裂缝而言,可对钢筋进行彻底的除锈保护,再进行防锈涂料处理,避免桥梁出现裂缝。

2.表面修补法

对于裂缝的宽度较小的裂缝而言,可使用聚合物水泥膏或者是防水剂涂,将密封胶涂抹于裂缝表面,更好地使桥梁混凝土的耐久性与防水性得到恢复。该处理方法施工操作比较简单,也仅在处理浅裂缝时使用。修补结束后,假如桥梁混凝土再次出现开裂时,可将玻璃纤维布粘附于裂缝的表面,使裂缝的修补更完整。

3.灌浆法

当桥梁施工的裂缝对桥梁的结构构成严重威胁时,给予灌浆法处理十分有效。即通过真空压力的设备把浆质料压到裂缝当中,几天后,浆质料硬化,形成较稳定的整体结构,有效避免桥梁裂缝的出现。其中浆质的材料有:环氧聚合物、水泥浆、聚氨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等浆质料进行灌浆处理。

综上所述,预防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必须从施工设计、混凝土原料配制、施工工序及流程和混凝土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张良川.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162.

[2]陈浩.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262.

[3]褚胜群.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57.

上一篇:浅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下一篇:项目经理部合同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