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

时间:2022-10-29 06:06:45

论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

摘要:县级财政作为承上启下的一级财政,在国家政策贯彻和基层情况反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县级财政管理而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将有效促进县级财政管理质量与效率提升。文章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库管理、政府债务等四个县级财政管理的主要方面,首先分析了加强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阐明了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方面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断改进与加强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

县级财政作为我国财政最重要的一级,是财政收入组织到位的重要基础,也是财政支出合理控制的重要部分。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建设,主要涉及财政收入制度、财政支出制度、国库资金管理制度、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等四大方面。加强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将有力促进我国政府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有效控制政府财政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将帮助国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国家财政管理水平,促进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国家公益事业的发展,保障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与人民对国家的满意度。

一、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建设将促进国家财政收入质量提升。一是通过财政收入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加强政府对辖区内企业的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好的预判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二是通过执行财政收入内部控制制度,有的放矢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培育优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利于财政收入长远发展;三是加强内部控制监督,有效保障财政收入的预算准确和执行到位,为财政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保证国家运行良好。

(二)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建设将促进国家财政支出效益提升。一是通过建立财政支出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要求,控制降低财政供养人员支出,确保精简高效;二是通过执行财政支出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利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开支,将可支可不支的费用节约起来;三是加强预算的刚性约束,强化财政预算的严格执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评价,强化预算执行力度,使得人民群众对财政管理全面了解,增强财政支出执行的公开度与可信度。

(三)有利于规范国库资金管理

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建设将促进国库资金规范管理。一是通过建立国库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政账户管理,使得国库资金得到有效调度,促进财政资金账户信息化管理;二是通过执行国库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往来资金管理,特别对县级以下财政加强管理,实现财政资金有效管控;三是通过设计执行国库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识别控制资金风险,建立控制措施,保证国库资金安全。

(四)有利于控制政府债务风险

政府债务风险是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并加以规范管理的重点,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将促进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一是通过建立政府债务内部控制制度,摸清政府债务现状,将政府债务规模汇总准确,并将政府债务规范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二是通过执行政府债务内部控制制度,将国家新预算法贯彻执行到位,加强一般财政预算与专项预算管理,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三是通过制度设计与执行,有效控制政府债务偿付到位与规模可控。

二、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收入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政收入管理制度不健全,H规定了财政收入的基础制度,一些事项停留于执行层面,如基层调研事项,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使得人员操作空间较大,容易造成错误;二是财政收入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如有的县域对于需扶持发展的行业单位,停留于拨付资金,而没有按照制度,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使得财政盲目投入,企业发展停滞,造成国家财政资金浪费;三是财政收入制度更新修订不足,使得制度长期保持不变,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制度阻碍现实发展。

(二)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没有覆盖全部业务,如财政供养人员动态管理制度,没有跟上国家省市等上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最新要求。二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执行力度较弱,如国家要求对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与压缩支出规模,优先支出保证养老金等民生项目支出,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宽松支出的现象。三是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刚性不足,缺乏对预算执行的考核,同时缺少动态管理机制,往往使得该支出的没有支出,不该支出的却支出出去,造成财政资金配置失衡。

(三)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没有建立国库资金账户管理制度,使得财政账户混乱,甚至出现小金库现象;二是缺乏国库资金调度制度,使得资金调度无章可循,效率低下,延误使用;三是财政往来资金管理制度执行较差,没有实现财政往来资金科学管理;四是缺少对乡镇国库集中首付制度改革,使得县级财政对下属财政缺乏管理,造成财政资金管理空白,安全性较差。

(四)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国家预算法和政府债务管理规定学习不到位,没有正确领会国家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初衷,使得县级财政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设计不到位;二是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执行中,缺少宣贯培训,使得政府债务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反映政府债务管理的实际问题;三是对政府债务管理缺少持续性管理制度建设,没有与政府所辖区域建设事项协同建设,使得政府债务管理难以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一致,相互促进。

三、县级财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的主要措施

(一)不断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制度设计与执行

一是建立健全财政收入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包括财政收入预算管理制度、税源扶持培育制度、财政收入监督管理制度等,做好县域内财政收入增长规划,保证各项收入指标完成;二是科学执行财政收入内部控制制度,对县域内企业加强调查研究,明确方向,有效培育税源,保证税源持续增长,财政收入达到预期水平;三是持续对财政收入组织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评价,保证财政收入组织上收到位,促进区域财政资金来源充足有效。

(二)不断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制度设计与执行

一是建立财政供养人员支出制度,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支出,合理规划控制县域内财政供养人员支出规模;二是建立预算保障支出制度,不断压缩一般性开支,保障民生类支出,保障工资、保障工期、保障运转,特别是保障养老金支出到位;三是加强预算刚性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明确项目支出定额,建立部门综合预算,特别对财政预算实施动态管理,建立预算解决协调机制;四是建立信息化财政支出管理平台,将财政支出管理线上化,提高效率与质量。

(三)不断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制度设计与执行

一是建立财政账户管理制度,明确国库账户统一由财政部门管理,严禁政府部门私设小金库,确保财政资金颗粒归仓;二是加强国库资金科学管理调度,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定期核实财政资金与账务情况,保证账实相符,有效调度资金,保证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三是加强乡镇国库集中管理制度建设,保证县级财政资金集中管理,加强往来资金清理,保证国库资金安全,有效降低控制财政资金风险。

(四)不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设计与执行

一是定期组织国家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培训交流,将其与县域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适合本地区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新预算法贯彻执行,将一般公共预算与专项预算中涉及政府债务的项目细化管理,明确各项债务实质,控制债务规模;三是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实施实时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四是加强政府债务审计监督,建立绩效考核长效机制,实施动态监督控制,促进政府债务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夏津县财政局)

上一篇:旅游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最低工资如何影响低技能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