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人文 闪亮课堂

时间:2022-10-29 04:39:30

播撒人文 闪亮课堂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人文主义不仅强调人性的培养和理性的养成,而且趋向于培养“完美的人”.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一特点将更为明显,“数学是科学,但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数学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只要教学者细心挖掘,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一、播撒人文,渗透德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而新的教材编排中也很注重课程的人文价值,学生也更容易从中自我发掘德育内容,自我教育.

案例 曾经听到一位特级教师教学平均数这一内容:

观察表1,请你说说三个同学中哪个人的数学成绩比较好?

大家各抒己见,争先发言.

生1:我认为是小明.因为从表面上看,小明的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而且在最后一次考试中他考的分数最高.

生2:我认为小强的成绩比较好,因为他的平均分最高.

生3:小红成绩好,她的成绩比较平稳,不像其他两人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不好.

师:刚才大家讲出了这么多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说明我们选择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案例中从表格中的分数到谁的成绩好坏到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再到如何做人.让学生以切身的体验去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就是很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播撒人文,促进智育

人们通常认为小学数学中,更多的是模仿、演练、背诵,久而久之,一些人便认数学=枯燥.面对这样的等式,数学教育科研者不禁寒心,数学的美,数学的思想性、逻辑性、应用性被否定,数学本应具有的功能转瞬即逝!还谈什么促进儿童智育发展呢?数学课堂中的人文教育很快排除了科研苦恼,人文教育的实施,否定了“数学=枯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促进了智育的发展.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也即难点就是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课一开始,教师就讲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转化的思想,进而同学们尝试剪、移、拼,将未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转化为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从而大获成功.更精彩的是教师后面的一席话:“同学们,不知你们平时在做题时,遇到困难是怎么办的,会不会按照一种方法往死胡同里钻,还是尽量将不会的转化为已学过的内容去解题.如果你们生活中碰到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去换个角度去处理.希望今天大家不仅能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去解题,而且能够掌握这种转化的思想,不光在今后的学习上用得游刃有余,在生活中也要受这种方法的启发.”这样的课堂别具一格,使得同学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的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播撒人文,体验美育

数学有其独特的美,比如,抽象美、符号美、统一美、对称美……等等.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能使得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先让同学们感受了一组图片,有法国的凯旋门,艾菲尔铁塔,还有生活中常见的蝴蝶等.同学们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感受着这些名胜所带来的震撼,惊讶于生活的美好……接下来教师又出示了经修改后的凯旋门,艾菲尔铁塔.下面同学开始有反应了,不够雄伟,不够壮观,总而言之,没先前的也就是现实中的漂亮.教师一下子便抓住了同学的话引子,让同学们观察这两组图片的异同处,从而得到了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逐层引导,让同学自己去感受自然间的美,进而让其去鉴赏美.精彩的是不少同学能明白了其实生活中无处不见美,只是未去发掘,学生一旦发现了人的生命还这么美好,便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联系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自己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教师又给了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中,人文的魅力表现的得淋漓尽致.从而让学生体验了数学的美,促进了美育的发展.

在数学课堂上推行人文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从中体验到人生中最浅显最基本的道理,这就是小学数学教育人文教育的精髓所在.由此,我们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下一篇:初中化学课堂实验的设计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