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分析

时间:2022-10-29 04:37:23

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盆腔CT检查并治疗的8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CT检查的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最后统计分析。结果:经术后病理活检,在46例卵巢囊腺瘤中,其中有单房薄壁性囊肿、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其他类型分别为29、12、3、2例,CT诊断卵巢囊腺瘤与术后病检之间的差异(P>0.05);在34例卵巢囊腺癌中,有多房囊实、单房囊实、其他类型的人数分别为24、8、2例,CT诊断卵巢囊腺癌与术后病检之间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患者,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有效的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卵巢囊腺瘤;囊腺癌;螺旋CT诊断;鉴别分析

卵巢囊腺瘤、囊腺癌分别是妇科最常见良、恶性肿瘤[1],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如何早期的诊断,及时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目前医疗水平和患者的观念,一般患者不愿意做CT检查,故而不能及时的发现并确诊疾病。通过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盆腔CT检查并治疗的80例女性患者进行总结分析,认为螺旋CT诊断卵巢囊腺瘤、囊腺癌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盆腔CT检查并治疗的80例女性患者。患者因腹部包块或不适,月经紊乱或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因体检时发现腹部肿块而来我院诊治。其中患者年龄在35岁~55岁,平均年龄在(44.4±2.5)岁;病程在1年~5年,平均病程为(2.6±0.9)年。其中术后病检卵巢囊腺瘤46例,卵巢囊腺癌34例。经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病程、病理诊断之间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凡是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盆腔CT检查的女性患者;(2)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3)术后肿块行病理检查的患者。 排除标准:(1)非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2)术后未行肿块病理检查的患者;(3)怀孕的患者;(4)不合作的患者或其家属;(5)术前已经使用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6)有精神疾患的患者。

1.2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盆腔CT检查的8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CT检查的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最后统计分析。

1.3 CT操作 扫描前患者膀胱充盈。患者平卧,采用本院螺旋CT机扫描,从患者髂嵴向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层厚、层距为5mm,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扫描以及三维重建,增强扫描采用碘海醇静脉注射,速度为3.0ml/min,总量为100ml[2]。

1.4 病理检查 术后,取患者肿块制作成标本,送本院病理检测中心进行病理检查。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差异是否有显著性;率比用百分比进行描述,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CT诊断卵巢囊腺瘤与术后病检的比较

经统计分析,经术后病理活检,在46例卵巢囊腺瘤中,其中有单房薄壁性囊肿、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其他类型分别为29、12、3、2例;CT诊断卵巢囊腺瘤与术后病检之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CT诊断卵巢囊腺瘤与术后病检的比较(n,%)

组别 CT 病检 P值

例数 46 46 P>0.05

单房薄壁性囊肿 29(63.1) 30(65.2) P>0.05

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 12(26.1) 13(28.3) P>0.05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 3(6.5) 2(4.3) P>0.05

其他类型 2(4.3) 1(2.2) P>0.05

2.2 CT诊断卵巢囊腺癌与术后病检的比较

经统计分析,经术后病理活检,在34例卵巢囊腺癌中,有多房囊实、单房囊实、其他类型的人数分别为24、8、2例;CT诊断卵巢囊腺癌与术后病检之间的差异(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CT诊断卵巢囊腺癌与术后病检的比较(n,%)

组别 CT 病检 P值

例数 34 34 P>0.05

多房囊实 24(70.6) 25(73.5) P>0.05

单房囊实 8(23.5) 8(23.5) P>0.05

其他类型 2(5.9) 1`(2.9) P>0.05

3 讨论

卵巢是女性特有的器官,对女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卵巢囊腺瘤来自上皮细胞的一种肿瘤,是卵巢中常见的肿瘤之一[3]。特别是月经紊乱、育龄期、绝经等妇女容易发生。本病若是在早期,由于肿瘤较小,患者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故而容易漏诊;待肿瘤不断增大时,患者才逐渐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如下腹部胀痛、腹部有肿块,月经异常等一些临床表现,但此时,患者的病情基本已经很严重。而CT就能对卵巢囊腺瘤做早期的相应诊断,有利于患者及时诊治。CT主要是通过X线和计算机处理,根据人体的不同组织结构,重建图像,能较为清晰的显示患者组织结构的断层图像和三维图像。由于CT有此功能,故而能对卵巢囊腺瘤做出诊断。本实验研究显示:CT对卵巢囊腺瘤、卵巢囊性癌诊断的结果与术后患者病检的结果基本一致,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CT对卵巢病变的诊断性高,并且能有效的鉴别肿瘤的良性和恶性。并且,由于CT具有诊断无创性的特点,患者也易于接受,故而临床上是值得重视的。正如刘明指出[4],CT对卵巢囊腺瘤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另外,本实验若能采用更为先进的科学仪器,可能实验结果会更准确一些,值得探讨。

综上所述:对于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患者,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有效的对其定性诊断。值得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国梅.CT在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3):288-289.

[2]金克斯,努尔古丽,马军.卵巢良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及鉴别诊断[J].吉林医学,2011,32(25):5298-5299.

[3]钱仲余,钱利民,袁文斌,张原原,张惠峰.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17-118.

[4]刘明.多层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19).

上一篇:数学教学要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