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38例

时间:2022-10-29 04:00:10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38例

【摘要】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联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划分为对照组(38例,联合采用顺铂和吉西他滨化疗)和治疗组(38例,联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2.1%)和对照组(3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率(94.7%)高于对照组(8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脱发(15.8%)、血小板下降(13.2%)、粒细胞减少(21.1%)、白细胞减少(18.4%)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9.5%、52.6%、44.7%、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腺癌; 培美曲塞; 顺铂; 联合治疗; 临床分析

doi:10.14033/ki.cfmr.2017.14.0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29-02

肺癌是临床呼吸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当前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类型[1]。当前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的主要手段,但是一般患者到临床就诊时已经处于癌症中晚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期,对于这类患者主要采用放化疗治疗[2]。现阶段,临床主要采用以铂类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虽然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预后,但是很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患者的耐受性较差[3]。培美曲塞属于一种新型的多靶点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抗瘤活性,为了探讨分析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联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性比较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6年

5月收治的76例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联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顺铂,以及联合采用顺铂和吉西他滨化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现将76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中男20例,年龄40~80岁,平均(51.5±8.7)岁;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51.8±8.5)岁;临床分期:10例ⅢB期,28例Ⅳ期。对照组中男21例,年龄40~80岁,平均(51.8±8.3)岁;女17例,年龄45~75岁,平均(51.2±8.8)岁;临床分期:12例ⅢB期,26例Ⅳ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联合采用顺铂和吉西他滨化疗,第1天、第8天静脉滴注浓度为100 mg/m2吉西他滨(添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控制在30 min内滴注完毕。第1~3天静脉滴注75 mg/m2顺铂,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2 h以上。治疗组患者联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500 mg/m2培美曲塞(添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时间应在10 min以上,患者从服用培美曲塞前1周,至结束化疗后3周都应给予

400 μg/d叶酸口服。使用培美曲塞前1周还应给予维生素B12肌内注射,1000 μg/次,每3周一次,使用培美曲塞前1天至使用第2天都应给予地塞米松口服,4 mg/次,2次/d。滴注完培美曲塞后30 min再给予顺铂静脉滴注,顺铂使用方法和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完全缓解:肿瘤病灶完全吸收,也没有出现新病灶;部分缓解:病灶缩小30%以上;基本稳定:病灶缩小30%以下或者病灶增大30%以内;进展:病灶增大20%以上,或者出现新的病灶。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基本稳定。

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受损、粒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心电图异常、皮疹、脱发、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Ⅰ~Ⅱ级)+(Ⅲ~Ⅳ)]例数/本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 19.0,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1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14例,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2.1%)和对照组(3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36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对照组中31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率(94.7%)高于对照组(8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患者肝肾功能损害(13.2%)、心电图异常(15.8%)、贫血(34.2%)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15.8%、18.4%、36.8%),治疗组口腔黏膜炎(26.3%)、皮疹(28.9%)、恶心呕吐(50%)稍高于对照组(13.2%、10.5%、47.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脱发(15.8%)、血小板下降(13.2%)、粒细胞减少(21.1%)、白细胞减少(18.4%)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9.5%、52.6%、44.7%、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这种治疗方案疗效肯定,但是患者长期治疗容易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脱发、粒细胞减少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患者不易耐受[4]。本次治疗组患者采用的培美曲塞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抗叶酸药物,其含有吡咯嘧啶核心基F,对于胸苷酸合成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阻碍尿嘧啶合成。同时其还可有效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及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转移酶的活性,阻碍四氢叶酸及嘌呤起始合成,进而破坏叶酸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良好的抗代谢、抗肿瘤等效果[5]。其次,培美曲塞具有多靶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广谱抗肿瘤活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率(94.7%)高于对照组(81.6%)。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患者肝肾功能损害、心电图异常、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口腔黏膜炎、皮疹、恶心呕吐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脱发、血小板下降、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腺癌联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可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毒副作用较轻,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光日,周明,徐厚巍,等.顺铂联合低分子柑橘果胶对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3,35(4):422-425.

[2]王峰,刘长民,郝延璋,等.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4,37(5):331-333.

[3]朱赣湘.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6):150-151.

[4]张国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4例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0):2996-2997.

[5]杭兆康.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1):82-84.

[6]孙永臣,刘军,杨曦,等.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5(6):54-55.

[7]常桂花.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2329-2330.

(收稿日期:2017-01-20)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临床... 下一篇: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