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保停电路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法

时间:2022-10-29 02:25:06

起保停电路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法

摘要:论述了起保停电路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法对两步闭环进行编程时要进行特殊的两种处理方法。

关键词:两步闭环 顺序功能图 起保停电路 梯形图

中图分类号:TP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3-0019-02

1 顺序功能图的控制过程

设计起保停电路的关键是找出起动条件和停止条件。根据转换实现的基本规则,转换实现的条件是该转换的所有前级步为活动步,并且满足相应转换条件,步M2变为活动步的条件是前级步M1为活动步,其转换条件X1=1。在起保停电路中,用M1和X1的常开触点组成的串联电路,作为控制M2的线圈的起动电路。如图1所示。当M2和X2均为ON时,步M3为活动步,这时步M2应该变为不活动步,可以将M3=1作为使辅助继电器M2变为OFF的条件,即将后续步M3的常闭触点与M2的线圈串联作为起保停电路的停止电路。

如果在顺序功能图中仅有两步组成的闭环,如图2所示,用起保停电路设计的梯形图不能正常工作。例如在M1和X1均为ON时,M2的起动电路接通。因为这时与串联的M1的常闭触点确是断开的,所以M2线圈不能“通电”。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步M1既是步M2的前级步,又是它的后续步。

2 第一种解决方法

在小闭环中增设一步,这一步只起短延时(≤0.1s)作用,即该步对应动作只要时间继电器,由于延时取得很短,对系统的运行不会有什么影响。这样就构成三步闭环,用起保停电路设计的梯形图能正常工作。如图3所示,在M1和X1均为ON时,M2的起动电路接通。此时M3和M4常闭触点闭合,使得M2线圈“通电”。

3 第二种解决方法

在图2中M1的常闭触点改为X3的常闭触点,如图4所示。通过一个例子对第二种解决方案进行说明。

图5中的3条运输带顺序相连,为了避免运送的物料在2号和3号运输带上堆积,起动时先起动下面的运输带,再起动上面的运输带。按下起动按钮后,3号运输带开始运行,延时5秒后2号运输带自动起动,再过5秒后1号运输带自动起动。停机时为了避免物料的堆积,并尽量将皮带上的余料清理干净,使下一次可以轻载起动,停机的顺序与起动顺序应相反。即按停止按钮后,先停1号运输带,5秒后停2号运输带,再过5秒停3号运输带。操作人员在顺序起动3条运输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可能需要立即停车。按下停止按钮X1后,将已启动的运输带停车,仍然采用后起动的运输带先停止的原则。根据控制要求,3条运输带控制顺序功能图如图6所示。

显然,顺序功能图中出现了两步的闭环,按第二种方法将M0的常闭触点改为X1的常闭触点,如图7的b部分。根据使用起保停电路的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法,如图7的a部分应该为M1的常开触点。当程序在两步闭环内执行时,不能实现停车,因为M1的常开触点与X1的常开触点形成的串联电路作为“起动”MO的电路,而Ml的常闭触点作为MO的“停止”触点,这是矛盾的。

解决矛盾分析:当Ml为活动步时的5秒内,使X1为1,此时M1为0,目的是使程序执行返回M0初始步,可以考虑将M1的1状态用M6保持下来,如图7的c部分。相应的a部分的M1的常开触点换成M6的常开触点。在两步闭环内即使M1因X1为1变为0,但是M6仍然为1,从而使M0为1,使程序执行返回M0初始步。

4 结束语

起保停电路顺序控制梯形图的编程方法对两步闭环进行处理的两种方法;(1)使两步闭环变为三步闭环,从而问题得以解决;(2)不修改顺序功能图,适当修改梯形图使问题得以解决。

上一篇:《Pro/Engineer2004 WildFire V2.0》软件的安... 下一篇:新手知识大搜索 路尼亚战记上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