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网页制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时间:2022-10-29 12:46:58

试论在网页制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摘 要: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基本要求。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在网页制作教学中,要加强合作能力、合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够与人顺利合作完成某些任务。

关键词:网页制作教学;合作学习;合作技能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基本要求。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在网页制作教学中,要加强合作能力、合作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能够与人顺利合作完成某些任务。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及作用

合作学习是学习的一种形式,是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具有相互认同、接纳、诚信和独立平等的特点。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合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网页制作本身就是团体合作的一项工作,因为它涉及多个软件,如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Fireworks等软件,所以要大力提倡在网页制作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

二、在网页制作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网页制作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目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合作技能与技巧,培养合作精神与塑造人格品质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教学中它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追求。作为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的合作学习,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身能力。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学会交流、交际、与人相处的过程,就是合作学习的过程。21 世纪人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所以,在网页制作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合作的重要因素包括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等。只有个人的行为与集体紧密相连,个人与团体的成功都一样重要时,合作的价值个人才能意识到。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实践性强是网页制作教学的突出特点,只有通过自身自觉的活动,学生才能提高网页制作技能,才能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与行为方式。另外,学生的认识是教师评价主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指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重视驱动学生的情感意识。网页制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就是学生之间的配合,它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合作的默契度越高,合作者越能够积极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中去,课堂越能充满生机,学生越能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产生满足感。这样,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克服自卑或骄傲的倾向,共同钻研网页制作技能。③关注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其积极性和科学性。“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交互,是认识交换,是学生的人际交往。”教学的本质就是参与,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具有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重视习惯、兴趣和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要科学、理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在网页制作教学中,教师生动、简明地讲授和准确到位地示范,是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和美的感受的前提条件。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参与。

(2)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人类社会不管到什么时候,如果要生存要发展,都需要人们的齐心协力和团结合作。我们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小组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现象,如合作不顺利、貌合神离或者无话可说。然而,合作、交流是网页制作教学离不开的教学方法。①培养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的技能。我们发现,在网页制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合作的第一步就卡住了,因为他们不知如何着手分组或自己组合活动小组。所以,老师应该在初次教学时对学生如何分组进行引导和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要领。如:小组中的成员要具有不同的优点,还要注意学生成绩好、中、差三个层次的搭配。②培养学生小组活动的技能。当分组后,本组的学生便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一个团体要有凝聚力,有了凝聚力才有生命力,学习才能顺利进行。当小组成员对某些问题的意见不一致或冲突的时候,一个成功的小组合作者要能够协调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如果本项目模块学习受阻时,要鼓励和支持本组成员积极行动;甚至为了保持小组成员之间相处和谐,可以改变自己对事或者对人的某些态度和看法。③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技能。沟通和协调能力也是小组成员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培养的能力。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彼此传达知识、情感和态度,活跃小组的气氛,如组织者与组员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都要进行交流沟通,“交流沟通的目的在于协调参与者的行为”。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勇于并善于同其他组员进行对话讨论,当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有效地向老师、自己组员或者其他小组组员寻求帮助。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才是真正价值的所在,它是团队精神、民族精神和力量的表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有人说“团队精神是团队合作的灵魂”,其实它更是振兴中华的力量。在网页制作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既要成为一位教育者,又要全身心地与学生合作,做好合作表率即合作者。其次,我们应该将合作精神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中,比如文化课、专业实践课、竞赛和各种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也是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职业,大部分都需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所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学主要目的之一。本人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章志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江苏省洪泽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中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