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采访 独立思考 独家报道

时间:2022-10-29 12:32:00

独自采访 独立思考 独家报道

亚妮是浙江电视台培养起来的主持人。在亚妮从事主持人工作的十几年里,她刻苦勤奋,努力进取。1993年,亚妮从综艺节目主持人转型为文化专题节目主持人,担任了《文化时空》节目主持人兼制片人,2000年开始担任《亚妮专访》节目主持人及制片人。亚妮曾经6次获浙江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一等奖,两次蝉联浙江省电视艺术特殊贡献奖及浙江“十佳”广播电视主持人,以及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金奖和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等荣誉。她的电视专访是颇有特色的。

一、亚妮专访是新闻性专访

近年来,浙江电视台力求体现一个省级台的大台意识,有许多节目已经超越了省界,不仅是将浙江的东西拍给全国的观众乃至海外的观众看,而且将视野拓展到全国乃至海外。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有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及的采访、瓦格纳的故事、傻子瓜子沉浮录等。

但作为一档固定节目并且最能体现浙江电视台大台意识的,当属“亚妮专访”。电视节目以自身内容的多元化和形式的多样化吸引观众,而新闻类、文化类节目则是观众较为欢迎的两类节目。新闻类节目以快、新、短的优势将新近发生的事件、事情传达给观众,文化类节目以节目反映的文化内涵及画面的美感让观众得到文化的享受,从而使身心欢欣愉悦。亚妮专访力求综合这二者的优势,既具有新闻性,又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就栏目名称来说,亚妮专访当属新闻范畴,因为专访是新闻的一种形式。亚妮专访是一种以大文化为内涵的新闻性专访。

就其内容来分,亚妮专访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人物类专访,事件类专访,非事件类专访。

人物类专访的对象有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钢琴的林炳炎、出卖荒凉的张贤亮、智力低下却有钢琴天赋的弱智少年杜邵博,还有聋哑人画家丁明等等。

事件类专访有《最后的鬼戏》、《宏志班的故事》等,前者讲述了越剧发源地浙江嵊州前良村的木莲戏班老艺人出演的最后一场鬼戏,反映了对这朵传统文艺小花面临绝种的一种惋惜之情。后者讲述的是一个被媒体大唱赞歌的宏志班的学生面对各地汇入的大量资汇款所反映出来的不同心态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非事件类专访有《走进中国第一所民俗文化传习馆》、《走进中国第一所希望艺校》、《西夏印象》、《藏戏》、《寻找中国红》等。

当然也有一些节目是二者交融的,既是非事件类的专访,又突出反映一、两个人物,比如传习馆专访,希望艺校专访等,《西夏印象》是由一个个人物专访组成的。

无论是人物专访,还是事件、非事件专访,亚妮专访的共性是,都有鲜明的主题,都有深层次的思考,都有个性化的表现形式。

二、亚妮专访具有原创性

目前,中国的电视节目可用3个字概括:多、滥、浅。打开荧屏,能够看到的精品不多,所见到的大多数节目内容粗制滥造,浮光掠影,想取悦于观众却显得粗俗,近距离的重复和低层次的模仿随时可见。这就不得不让人作这样的思考:为什么全国两三千家电视台,这么多的节目,这么大容量的时段都在滥竽充数?其中有电视管理体制跟不上时代要求的因素,也有编、导、摄制者自身的文化素质尚不能适应观众对电视节目的理想需求的因素,而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编、导、摄像等创作人员缺乏一种应有的原创意识。

而“亚妮专访”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这档节目的原创性。

所谓原创性,我认为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独自采访,独立思考,独家报道。“亚妮专访”具有十分明显的“三独”特征。具体而言,“亚妮专访”的原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采访形式的原创性

眼下的访谈类节目大致有以下几类:有坐着谈的,如浙江教育电视台的“秋雨时间”;有走着谈的,如“凤凰卫视”杜宪的节目;也有主持人不出现,画外音加图像的,或者是被访者的独白加画面的,等等。而“亚妮专访”的形式是主持人置身于人物和事件之中,主持人自身也成为画面的组成部分。比如《丁明的故事》,如果没有亚妮的穿针引线,聋哑画家丁明不可能到深圳那所民办学校当图画老师;而在《琴键上的天空》中,亚妮牵着杜邵博的手到商场,给他买了琴,小杜才把亚妮当自己人,才肯弹奏,他的天赋才展露在镜头面前;《寻找林炳炎》也一样,面对失忆的老人,是亚妮与他共同的家乡话唤起了老人的回忆,而后才有了一次有价值的对话。可以设想,如果亚妮的这些生动表现不在画面中出现,而代之以其他形式,比如字幕,比如画外音,都起不到直接在画面中出现的效果――真实和自然。

当然,业内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亚妮出镜头太多,认为电视专访不应该这样组织画面。我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亚妮该不该出画面,出多少画面,没有必要限制,而应该取决于采访题材。就“亚妮专访”而言,亚妮的采访活动融于画面,正是“亚妮专访”的个性,即原始性,是亚妮+专访。事实证明,这种形式是成功的。

许多读者都读过金庸与池田大作(日本创价学会会长)的对话,据我所知,池田大作的初衷是对金庸先生作访谈,但后来这种访谈成了对话,互相提问,各自阐发自己的思想,读来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形式上的缺陷,反而感到亲切。

我认为,主持人是采访主题的提出者,是采访题材的组织者,是有效素材的开掘者,而被采访者则是采访主题和题材的体现者,各种有效素材的提供者。在一次新闻性、文化性专访过程中,被采访者能否接受采访,答问的水平如何,会不会出现冷场,等等,未知的成分很多。主持人的任务是将无数未知转化为已知,这种转化是否能成功,转化的技巧如何,均取决于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专访其实是采访者(主持人)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一种思想、情感的互动。如果主持人自身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本次专访有充分的准备,在访谈过程中能随机应变,那么,这种互动会十分成功,体现在画面上就是采访过程顺畅,主持人与被访者关系和谐,采访题材得以最优化地发掘,主题得到充分体现;反之,采访会陷于停顿,素材会趋于枯竭。在“亚妮专访”中,主持人亚妮屡屡采用特殊的手段,使采访得以持续,足可见亚妮采访前准备的充足和采访功底的扎实。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她对聋哑人丁明的专访。为了能够采访聋哑人,亚妮居然专门到杭州聋哑学校学习了手语,在与丁明的“交谈”中,两人基本上是用手语,画面处理上则配上了字幕。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其原创性是显而易见的,其视觉效果也是极佳的。

2.采访题材的原创性

当前,我国电视节目画面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就其内容来说,题材的重复或模仿已成为电视人的一种通病,一个台搞“中国西部行”,几十个台都搞“西部采访”,一个台搞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纪念版,几十个台乃至上百个台都是同类的纪念性节目,某地出了一个新闻人物,一次新闻事件,几十家电视台会相继赶去,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看似步调一致,其实简单乏味。久而久之,观众对电视节目自然会产生一种厌烦的抵触情绪。当然,也有成功的电视人,因此也有观众欢迎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不是人云亦云,画面不是资料的剪辑,也不是被动地平面地推出采访对象,而是以一个优秀电视人的独特视角,精心地选择题材,奉献给观众的是耳目一新的独家报道。

“亚妮专访”恰是属于后者。纵观“亚妮专访”的播出节目,其题材的原创性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种是电视同行从未涉足过的题材,比如《最后的鬼戏》,比如《寻找林炳炎》,还有《发现“中国红”》以及《丁明的故事》等等。这类题材很难搜集,尤其是地方台的一档并非单纯新闻类的节目,因为光凭一个制片人,几位工作人员,其视野所及,是十分有限的。“亚妮专访”却在这样的小环境中找到了如此丰富的独家报道的题材,进行了成功的开掘,这不仅说明了亚妮的原创性意识,同时反映了亚妮的敬业精神及题材来源的多渠道,其中包括大量地收集信息,广泛地结交朋友,良好的新闻敏感及筛选题材的能力,等等。搞新闻的有一种观点:题材决定论,认为题材选得好,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怎么写都会吸引人。“亚妮专访”选的这些题材,都是电视观众们第一次见到的,是新鲜的内容,自然对节目产生兴趣,加上“亚妮专访”画面组织上的精心设计,强调故事性,讲求情感交流,自然会打动观众的心绪,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一种原创性的题材指的是同行已经涉足,却能用全新的视角,对同一件事有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观点,让观众看了节目后说一句:原来是这么回事,或者: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亚妮在主持“文化时空”时曾拍过一个《宏志班的反思》的节目。北京有一所中学,校长为了帮助成绩优秀但家境贫寒的学生,面向社会招收了一批好学生并将他们集中在同一班级,命名为“宏志班”。当时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从赞扬的、同情的视角对这个班级作了正面报道,有许多媒体还作了跟踪报道,进一步报道社会各界对这群家境贫寒的好学生的种种关爱。面对这如此众多的正面报道,亚妮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变换了角度进行独立思考:这些好学生收到各界的捐款后,思想上、行为上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宏志班有50多位学生,社会上的许多好心人是看了报道,认着报道中点了名的好学生一对一地汇款,如果好心人都这么做,那么宏志班的学生会不会出现贫富不均,报上有名的学生会收到许多钱,报上无名的学生就收不到钱;这些捐款是归收款人个人还是归班级集体统筹使用,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会不会因为这些捐款产生矛盾;如何建立合理合法的募捐制度;等等。带着这些思考,亚妮对宏志班作了一次采访。学校领导和老师同学对亚妮采访的态度由热情转为冷淡,转为不愿意提供合作。而就采访到的内容看,亚妮采访前想到的问题大多得到了验证,由于社会资助者的定向捐款,宏志班的学生确实已经贫富不均,并由此产生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亚妮的节目播出后,在观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人们开始对这种带有朴素感情的捐助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反思。亚妮的这次专访文章后来被文汇报转载,受到了读者和新闻界同行的广泛好评。

3.独立思考的原创性

对同行已经涉足的题材,除了总体上的反思外,亚妮还善于对同一题材中的局部内容作独立思考。张贤亮“出卖荒凉”,建中国西部影城的事已经有多家媒体作过报道,亚妮到宁夏采访西部文化系列时,也将《张贤亮印象》列入系列专访之中。在她与张贤亮的对话中,张贤亮有两段精彩的话在其他媒体中是不曾有过的,其中一段是对社会丑陋现象的评说,张贤亮认为,社会丑陋现象不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是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华民族受压迫那段漫长的历史留下的遗害,是封建糟粕的沉渣泛起(大意)。在专访的结束部分,张贤亮表示,开发西部,光靠西部的有识之士还不行,需要东部企业家群体的加盟,需要新观念的冲击(大意)。这两段话,不是张贤亮凭空发出的独白,而是对亚妮提问的回答,亚妮的问和张贤亮的答是一个整体,是一种互动,而亚妮的提问则是一个主持人的独立思考,具有明显的原创性。我认为,这两段对话,恰是这期“亚妮专访”的精华,与众不同。

又如《魏敏芝“龙门”新说》,亚妮在采访结束后又折回,却发现魏敏芝在独自难受。经亚妮询问,魏敏芝说出了与她年龄不相仿的一段话:我已经上了这么好的学校,但我家乡的许多同龄人是不是都在学校读书,希望他们都能读上书(大意)。这个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细节一下子使这次专访的主题得到升华。这一细节其实是亚妮的精心设计,是她的独立思考,具有原创性。这类细节几乎在每一部“亚妮专访”中都有。比如《丁明的故事》中,同学在黑板上“问”丁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丁明写下四个字回答:自食其力。这一细节反映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和回归社会、自食其力的迫切要求,这正是亚妮要表现的主题。

如果说选择同行从未涉足过的题材靠的是“抢新闻”的功力,那么,对同行已经涉足过的题材作反思性的开掘则需要敏锐的思辩能力,而所有原创性题材的发现、发掘和组织,均源于发现者的独立思考。在“亚妮专访”的所有节目中,这种独立思考始终贯穿其中。

“亚妮专访”题材的原创性所产生的效果是多元化的。凡是具有原创性题材的“专访”其主题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其见解一定是富有新意的。反映在电视画面上,其可看性便会大大增强,因为从观众的认知心理来说,人们愿意接受新的题材,愿意赏识新的观点,愿意听新的故事,看新的人物或者是知名人物的新的举止言谈。这是“亚妮专访”受观众欢迎的根本所在。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亚妮专访”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是主持人的平民化意识和平等待人的采访态度。“亚妮专访”关注的是平民,甚至是平民中的弱势群体,聋哑人、弱智儿、失忆的老人、希望艺校的“苦孩子”、即将绝种的木莲戏艺人,等等。作为一档节目的主持人,亚妮完全可以把镜头对准强势人群,而且强势人群的采访比对弱势人群的采访要容易得多。但亚妮却是趋难避易,将镜头对准了平民百姓。当然,亚妮对平民化题材的选择是独具匠心的,她不是选择弱势群体中丑陋的、愚昧的一面,而是寻找弱势群体中的亮点,对弱势群体中的智者、强者作了再发现和深挖掘。因此,“亚妮专访”中的“弱者”,既能够唤起观众的同情,更能够引起人们的尊重。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播和互动是积极的,体现了主持人亚妮的社会责任感。

就其采访态度而言,亚妮完全将自己置于与对方平等的地位。“亚妮专访”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当采访对象坐着或蹲着时,亚妮也一定蹲下来或坐下来,始终让自己的眼睛与对方平视,而不是站着,居高临下地与对方说话。这种尊重平民,平等对待采访对象的意识对一个知名主持人来说尤其显得可贵。

上一篇:“香武仕”是怎么“香”起来的 下一篇:把“小插曲”变成“主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