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与环保理论下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

时间:2022-10-29 11:40:42

节约与环保理论下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也都把建设城市作为工作的重点,可在建设的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城市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园林设计也存在着浪费资源的现象,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下的园林设计也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园林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都应该奉行节约与环保理念。

关键词:节约理念; 环保;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浪费现象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只注重视觉效果而忽略节约与环境保护理念的现象。如水景设计不完善,造成水资源浪费,且后期维护费用增加;利用大面积的探照灯、霓虹灯等高耗能的灯具来打造城市夜景,浪费资源的同时造成光污染;绿地所使用的植物都是不科学地随意搭配在一起,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失调且不具备层次感,忽视了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一味的花高价引进外地的材料包括高档进口石材、豪华装饰木材,而放弃本地所拥有的材料,造成资源浪费。

1.1、浪费水资源

由于我国北方气候较为干旱,所以,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会加入相应的水景设计,从而满足人们乘凉、观赏的目的,而其使用的大多都是不可再生的地下水,从而就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建设喷泉、水池等设施也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后期的维护也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所以,往往会造成大量的资金及水资源的浪费。

1.2、.施工物资浪费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对物资的选择及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物资品种及质量的不同使得设计人员不能准确的对其进行把握,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物资浪费的现象,而且设计人员往往追求使用价格较高的物资材料,从而造成成本加大,物资浪费的现象发生。

2、基于节约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节约就是在达到同等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资金投入。而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节约理念,不仅是指降低成本,而且还包含降低能源的使用量等等,使其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确保其自身的发展,从而达到保持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效果。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能源紧缺现象的日益严峻,国家也逐渐加强了对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视,因此,合理的规划城市建设、合理的调配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逐渐的关系,不单单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能有效的促进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因此将节约理念融合到现代社会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3、节约与环保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逐渐加大了对节约理念的重视,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某园林景观建设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以节约理念为指导,加大了对以下方面的重视,从而在满足其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大大的减少了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3.1、重视物资材料的节约

物资材料是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因此,加强对其的重视必将会起到良好的节约效果。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常用的物资材料包含软质材料和硬质材料两种,而常用的软质材料有花卉、木材等,常见的硬质材料有陶瓷、玻璃等几种。该工程为了实现节约理念的目标,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本地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对新型材料等的是使用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资浪费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成本,而且玻璃、陶瓷等材料在生菜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的产生,而该工程中减少对其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可谓是一举多得。

3.2、重视水资源的节约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然而水资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紧缺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水资源节约的重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该工程为了实现水资源节约的目标,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对以下几点的重视和运用:一是,使用节水器具,现阶段的园林景观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喷灌系统不合理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然而通过滴喷、喷灌等节水器具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对水资源进行节约,其节约效果可达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该园林工程的设计建设中就加大对其的利用,尤其是对微灌的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水分蒸发现象最小,而且还能有效的抑制杂草成长,从而将水分直接供给到植物根部,促进植物生长;二是,利用中水回收技术,节约水资源的有效措施就是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该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就加强了对该手段的重视和应用,通过对中水回收技术应用有效的对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及废水等进行收集和处理,然后再将其应用到景观的灌溉,工地施工,道路冲洗等方面,从而既满足了景观建设的需求又有效的对水资源进行了节约;三是,收集雨水,雨水是常见的一种有资源,然而却很少被应用到园林景观建设中。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对其的重视,利用居住区的建筑屋顶、人行道等硬质地表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后期的园林灌溉、喷泉等方面,该方式的使用,不仅满足了园林对水资源的需求,而且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此外还有效的实现了缓解城市洪涝等问题,也可谓是一举多得。

4、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

4.1、沥青瓦

沥青瓦是新型的高新防水建材同时也是应用于建筑屋面防水的一种新型屋面材料。沥青瓦是应用于建筑屋面防水的一种新型的屋面材料。沥青瓦是以玻璃纤维毡为胎体,经浸涂优质石油沥青后,一面覆盖彩色矿无粒料,另一方面撒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瓦状屋面防水片材,它具有良好的防水、装饰功能和色彩丰富,形式多样,质轻面细,施工简便等特点。沥青瓦是一种具有装饰与防水功能的屋面材料。在美国与加拿大生产与使用量很大,主要用于居民住宅与商业建筑的坡屋面。在欧洲也生产使用沥青瓦,但相对数量较小。与陶瓦,也就是琉璃瓦相比,沥青瓦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落后的陶瓦生产工艺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陶瓦面临着被淘汰的边缘。相比之下,沥青瓦在应用与环境保护上更具有优势。

4.2、人造石材

人造石材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黏结剂,配以天然大理石或方解石、白云石、硅砂、玻璃粉等无机物粉料,以及适量的阻燃剂、颜色等,经配料混合、瓷铸、振动压缩、挤压等方法成型固化制成的。与天然石材相比,人造石具有色彩艳丽、光洁度高、颜色均匀一致,抗压耐磨、韧性好、结构致密、坚固耐用、比重轻、不吸水、耐侵蚀风化、色差小、不褪色、造价低、放射性低等优点。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在环保节能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名副其实的建材绿色环保产品。已成为现代园林建筑首选的饰面材料。

人造石材色彩丰富。人造复合石材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石块粉碎的程度不同,再配以不同的色彩,可以生产出多种花色品种。每个系列又有许多种颜色可供选择。选购时,可以选择纹路、色泽都适宜的人造石材,来配合各种不同的色彩和档次,同种类型人造石材没有色差与纹路的差异。而且人造石材主要的材料是用石粉加工而成,较天然石材薄,本身重量比天然石材轻。在铺设过程中,人造石材不仅可铺设成传统的块与块拼接的形式,而且可以切割加工成各种形状,组合成多种图案。以白色石材为底色,中央镶嵌七彩的颜色,会产生一种创造性及奇妙 的感觉。人造复合石材还能按拼接要求切割成圆、半圆、扇形等形状,在直线条中配以柔和的曲线,给石材的冷硬中辅以柔和的感觉。同时人造石材铺设的工艺也更简单,人造复合石材的背面经过波纹处理,使铺设后的墙面或地面品质更可靠。

人造石材环保。属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利废产业,发展人造石材产业本身不直接消耗原生的自然资源、不破坏自然环境,该产业利用了天然石材开矿时产生的大量的难以有效处理的废石料资源,本身的生产方式是环保型的。人造石材的生产方式不需要高温聚合,也就不存在消耗大量燃料和废气排放的问题。因此,人造石材产业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大力发展人造石材产业的条件已经具备,人造石材产业必将获得快速的发展。

总结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能源紧缺现象及环境问题,因此,加强对节能环保园林景观的建设已成为现代社会城市发展的重点,而能源紧缺现象也促使国家加强了对节约理念的重视,这也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高度人性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在园林设计中,满足基本的园林绿化环境需求已不再是唯一目的,而是更加注重其生态功能与可持续性,这使得园林绿化设计完成它美化环境的功能后,不会成为对环境的二次灾害,这也符合未来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选用新型的环保材料就是园林设计可持续发展以及向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的一个趋势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陈瑶红.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5(2):190-192,。

[2]黎穗明.低碳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探讨[J].绿色科技,2011,8(4):19-21.

[3]周益民;杨惠婷.慢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9(1):48-50.

上一篇:建筑施工承包中的责任成本管理 下一篇: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