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平原水库开发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时间:2022-10-29 11:16:12

谈我国平原水库开发中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近年来,我国各地连续出现缺水干旱的情况,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加强蓄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尽快地提高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兴建平原水库势在必行。平原水库主要以灌溉、供水和防洪为主,同时还可以结合发电,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而在水库的开发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问题,但发现问题并寻求有效的处理方法和解决措施才是至关重要的。

一、平原水库的开发的必要性

作为世界性的难题,“缺水”问题在我国的形式也异常严峻。随着人口的增加,居民的生活用水量逐步上升,另外,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决定了其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与日俱增。

虽然近几年随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各地平原水库的灌区纷纷加大了改造配套设施的力度,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得到逐步的提高,但更多新生工业的出现,同样加重了水资源供给的压力。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改善水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市、县区开始纷纷兴建平原水库。而我国在蓄水工程的建设方面所秉承的“千、百、十”的方针在某一程度上也提升了各地兴建平原水库的热情。

二、平原水库开发存在的问题

水库的开发兴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前期的规划选址,兴建过程中技术配备和细节要求,亦或是水库的后期管理工作,不管哪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水库建设的失败甚至最终废弃。那么平原水库的开发中究竟都存在哪一些问题,以下就几点主要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我国平原分布不集中,所处的温度带、季风区等各不相同,所以不同地区在开发平原水库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建设。水库位置的选择是水库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选位置的地貌、地质、水资源情况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周边的工农业情况都对水库将来的正常运营有很大的影响。

1、自然地理方面。水库修建地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河流水系、土壤植被以及水资源等都是影响水库开发的重要因素。在选择水库位置的时候,以上的任何一点不符合标准,不能够满足水库修建的条件,都将对水库的修建或日后的维护管理带来连锁影响。也正因如此,自然地理条件成为水库开发过程中必须慎重研究和分析的课题。

2、社会经济影响。水库的开发,除了改善水环境和防洪之外,最大的目的还是经济和社会效益。不管是联合发电还是提供农业灌溉或者是工业生产用水,其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效益”。

(二)工程技术方面

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到水库的围坝长、占地面积,渗漏量、蒸发量的大小,水质问题,这些技术方面的关键点会直接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数、水库的水质以及水库自身的蓄水能力。

1、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数较低。在现有的平原水库中,大多数都是采用了低矮的均质土坝,这使得水库的结构形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相比之下采用砼板防渗衬砌的方式会更好一些。当然这也要根据水库修建的面积和围坝的长度,以及蒸发量和渗漏量的大小来决定究竟选择哪一种方式,以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数,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2、水库水质问题。因为水库的水有很大一部分是供给作为生活用水使用,保证水库水资源的质量是水库修建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有些水库的水深较浅,水中氨氮等化学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使得藻类生长过剩,再加上与地下水的长期交换,会直接影响相应水库的水质。

3、水库的蓄水能力。在水库的修建过程中,如果修建技术水平不符合要求,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人民的带来一定的危害。技术如果达不到要求,土坝的抗冲刷能力会有明显减弱,雨冲浪蚀很容易将坝体破坏,这样就会降低水库自身的蓄水能力,而且还会增加大量的维护费用,伤民又伤财。

(三)管理运行方面

水价背离成本,管理粗放,甚至有的管理单位可以说是有名无实,这可以看做是水库管理方面的通病。我国众多的平原水库中,仅有一部分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管理,而绝对多数水库都残存着计划经济的“后遗症”。平原水库多数从引黄渠道引水、经泵站提水是需一定费用的,加上渗漏损失、蒸发,水的成本自然就较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要向农业低价位供水,实属“逆价销售”。

还有,一些水库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降低费用,没有付给农民相应的征地费,只是答应农民在若干年内免费为其灌溉,这给水库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由于不收取水费,在灌溉过程中农民就没有节水意识,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过于严重,管理单位却难以管理。蓄水越多,管理单位的包袱就越重,致使管理单位缺乏积极性。由于没有真正把水当作商品来对待,管理单位财务入不敷出,水库管理步履维艰。

另外,一些地方的水库向工业供水,原本是有利可图的,但是为了吸引外地的投资进入本地区,却把水库向企业送水的水价定得低于成本,这给水库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处理方法

各地在兴建水库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但针对以上三个大方面,在处理方法上,还是有相通之处。

首先,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地区自然地理情况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科技手段使其符合修建水库的条件。在水库开发之前,相关部门要做好勘察检测工作,选择适宜且条件可观的建库位置。而社会经济方面则尽量避免占用商业或者是住宅土地,以保证人民的权利。

其次,要解决平原水库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诸多问题,必须尽可能加大围坝的高度,缩小占地的面积,设法增加水深。降低征地、迁占等用地费用与筑坝的土方量;对于已建水库则应尽快实施增容改建和扩建,增加水库的蓄水能力,并配以有效的防渗措施,如水泥土防渗、砼板衬砌等。举个很简单的数据就可以说明问题:一个7000亩水面的水库,蓄水每加深1米,库容就会增加467万方,这相当于增建一处中型的平原水库,而其蒸发和渗漏的损失却没有增加多少。尤其是在近年来天气连续干旱,黄河来水明显减少的情况下,水源越来越难调蓄,减少蒸发就等于增加蓄水,科学合理地建设和利用平原水库已成为一项长久大计。

结 语

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水库的开发、扩建倍受重视,但我们要注意,在水库的开发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盲目兴建,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平原水库的建设,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水库才可以真正帮助我们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难题。

上一篇:污水提升泵站施工降水浅析 下一篇:PE管在海洋平台生活模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