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雷”\“囧”等为例浅谈网络词语

时间:2022-10-29 11:13:36

以“雷”\“囧”等为例浅谈网络词语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快餐文化也进入了一个疯狂的时代。人们在沟通交流以及传媒传播中为追求便利及其他因素逐步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即网络词语。它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人们生活学习中一部分,尤其是高频率的出现在了青少年交际之中。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词语“囧”、“雷”等出现频率较高的网络词语为例,浅析网络词语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存在和持续性。

一、网络词汇产生的原因

网络词汇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由网络的应用而产生的,如:电脑网络专用术语(网卡、网桥、宽带等)。狭义的仅指网民在网络中聊天交际或是论坛发言产生的词汇。本文所讲的网络词汇均以狭义的为主。大部分网络词汇是对一种符号、文字的随意链接;或者是对一些汉语原有词汇根据其形对其意义的改造,如囧、槑等;或者是对某些英语的音译,如fans——粉丝。我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第一,网络词汇的产生正是应快餐文化膨胀的大背景下,人们因为便捷和猎奇片面的追求时髦、追求潮流,不再追究词是否正确以及其真正的内涵。在简洁的输入同时网络词语能够在虚拟的社会空间中更好的展示人们的个性以及主观意念。

第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词汇的变化最能体现出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的出现,是新词汇产生的极为重要的原因。而借助网络的发展,新生词汇得以迅速传播并被广大的年轻人接受,成为其日常口语,甚至是书面语的一部分。

从汉语词汇的造词角度来说,构词法是从词的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词,是站在语法的角度来看待一个词。造词法则是指制造新词的方法是根据语素之间的关系来构造新词。在谈网络词汇的产生我们主要以造词法的角度来入手。

(一)复合造词

1、联合式:两个语素并列构成。如:发送、杯具

2、偏正式:前一个语素修饰后一个语素。如:黑客、苦手

3、陈述式:几个语素之间有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如:群主、私聊

4、补充式:几个语素之间有补充说明的关系。如:压缩、激活

5、动宾式:几个语素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意思。如:爆头、灌水

(二)谐音造词(包括英语的直接音译)

多数网络词汇都是根据谐音直接用类似的汉语字词来表达,正是通过不同语素的同音对译,更能体现出词语的可爱、戏谑与幽默之处。这些网络词语极不成熟,多数是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拼合而成。如:灰常——非常;稀饭——喜欢;斑竹——版主;粉——很、非常;爱老虎油——I love you;88——拜拜等。

(三)不规则造词

网络的一大特点即为其多变性与自由性,这也就使很多网络词语的产生具有较大的自由性,它们的产生完全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但却因为其幽默、便捷性在网络中广泛的传播。如:囧——“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因其字形像一个人不开心的表情);支持——顶;提意见——拍砖;东西——东东;有本事——有料等。

二、网络词汇的特征

网络词汇作为一种词汇它与汉语的基本词汇相比,不拘泥于现有的语法规则,随着网络新事物的产生而产生如“范跑跑”、“五道杠”、“表情帝”等均是以一个特别的词代表一件特殊的事情。

(一)简捷易用性

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提高,导致人们说话更加追求精炼、简洁,而网络词汇中的缩写则恰恰提供了一种高效率交流的手段。如:不要——表;就是——94。

(二)创新性

网络词汇的产生无论是在其构词形式上或者是从其词义上来看都有很强的创新性。英文与数字的结合,如3Q——thank you,意义之间毫无关联的词语与词语的互译,如杯具——悲剧,洗具——喜剧。

(三)任意性(不规范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交空间,人们在其中互不认识,在不违法道德法律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如雷人(雷做动词用)。

(四)系联性

随着传媒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十分迅速,这就使得一部分网络词汇的产生其背后是与一件事或者是一系列事件相关联,如“范跑跑”、“故宫门”、“艳照门”、“拜月教”、“伪娘”等等。

(五)非正式性

因为网络词汇更多的是用于口语的交流,所以其形式与意义多种多样,很多情况下与书面语体相差甚远。如稀饭——喜欢,偶——我。

(六)幽默、讽刺性

年轻人对其的追捧正是由于其言简意赅,并且能透过这种风格充分的表达个人的个性如内牛满面——泪流满面,餐具——惨剧,在直观的表达了个人的想法的同时也具有了很强烈的幽默感,读起来十分诙谐。

三、以“囧”、“雷”字为例浅显说明网络词汇

“囧”,本义为“光明”。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据调查显示,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囧”这个字时,认为它是一个图形而不是一个字,可见“囧”的象形程度很高。就像一个愁眉低垂,张大嘴巴的人的头像,外面的大口就像是人的大脑袋,里面的“八”字相当于人低垂的小眉眼,小口则代表张开的嘴巴,一张苦瓜脸跃然纸上。

“雷”,名词性,本义是指由于的本义是指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是名词。在2008年网络词汇中兴起的“雷”由于雷具有突然性和出人意料的特点,而被引申为“惊人、吓人”,感觉“犹如被雷击中一样”等意思,成为了形容词,例如“雷人”“雷事”“很雷”“好雷啊”等等。同时又借用为动词,指在感觉上“突然让人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一般不直接加宾语成分。

四、网络词汇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词汇将不可避免的大量产生。苏新春和黄启青学者在《新词语成熟与规范词典的选录标准》一文中指出“新词语产生后有三种生存可能,一是问世后不久就无人使用,消退、‘夭折’了;二是继续不稳定地、小范围地存在;三是被普遍使用、广泛流传而逐渐稳定,进入民族共同语词汇系统而成为其中一分子。”

网络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网民多数是一些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快,个性突出,加上输入方式的不同,这也直接促成网络词汇大量产生。新词产生的同时也代表着旧词的不断消亡。在网络词汇中,一些代表某一件事的网络词语如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猪坚强、可乐男孩,因为其对语境的高度依赖性使得其只能在短时间内流行,但诸如“雷”、“给力”等符合汉语规则且简洁易懂具备语言的经济原则的词语,直至现在仍能够活跃于网络媒体甚至是纸质媒体中。

注:本文作者朱格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杨福亮.小议网络词语——雷[J].语文学刊,2011.

[2]苏新春,黄启庆.新词语的成熟与规范词典的选录标准[J].辞书研究,2003,(3).

[3]张美秀.浅析网络词汇存亡的重要影响因素[J].文学研究,2010.

[4]刘乌云苏道.浅论现代汉语网络新词汇的产生[J].大观周刊,2011.

[5]杨福亮.小议网络词语“雷”[J].语文学刊,2011.

[6]刘晓坤.论网络词汇的特点和理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

[7]杨国旺.从网络词汇的产生演变看其发展趋势[J].学术研究,2009.

[8]李润生.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探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

[9]岑运强,主编.语育学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王未.网络语言的新修辞现象[J].修辞学习,2000.

上一篇:中断作文更宜写在“当下 下一篇: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特点及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