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互动成就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29 10:27:34

有效互动成就高效课堂

新课引入,是教学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个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老师在引入新课时,要巧妙地进行互动教学,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引入的互动教学就是上课开始时,创设扣人心弦的问题情景,以疑入境,制造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之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本文就几个实例谈谈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引入.

1在生活经验中制造悬念进行互动

案例

教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时,提问:“同学们知道我们的操场跑道的周长是多少吗?”

描述

课前笔者为学生准备了自助餐式的实验材料,有棉线、刻度尺、皮尺、绳子、秒表、自行车、电动车等.看到老师给出那么多的器材,同学们热情高涨,加上老师的“金点子”奖的鼓励,讨论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只一会儿工夫,各种实验设计方案便浮出水面了,下面便是他们的几种设计方案:

(1)用皮尺沿着跑道一段一段的量,数出有几段,算出总长即为跑道的周长.

(2)用绳子沿着跑道绕一圈,或者是半圈,再用皮尺测出绳子的长,就是跑道的周长.

(3)用刻度尺量出走一步有多少米,同学们沿着操场的跑道走一圈,数一数走了几步,再算出总长即为跑道的周长.

(4)用刻度尺量出自行车的直径,算出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学生沿着跑道骑一圈,数出自行车轮转动了几圈,算出总长,即为跑道的周长.

(5)学生沿着跑道骑电动车观察表盘上的速度值(保证速度不变),用秒表测出骑一圈所用的时间,计算出电动车所走的路程.

同学们经过评定认为这五种方案都是可行的.笔者趁热打铁让各小组从中挑选出一种自认为最好的方案.考虑需要哪些材料并列出清单到“自助餐桌”上来取,而后就抓紧进行实验.

分析

同学们很兴奋,在进行实验的同时笔者也加入到他们中间去了,对实验中学生容易疏忽的细节及时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在实验的同时能不断改进.还会不时提醒学生及时记录下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将需要改进的地方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其他组同学.“测操场跑道的周长”的实验研究在一片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看到他们因实验成功而流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笔者倍感欣慰的是同学中分心做其它事情的少了,各组同学都能加强合作.构成了一个合作学习的共同体.

反思

教师在整节课中,摆脱了讲授者的角色,变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亲切的态度、商量的口吻,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可亲了,距离感消失了.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想法,不要总纠正学生的想法,否则学生会总是问教师正确答案和应该怎么做;也不要否定学生的想法,因为科学上对于不同的想法,科学家的处理方法是在争论中产生新想法,是否正确要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所以,不要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要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辩论,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收集信息证明自己的想法.课堂上没有权威,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应该是共享的,最后达成共识.

2在实验中制造悬念进行互动

在讲授《静摩擦》一课时,笔者让两个课代表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用一玻璃杯装满大米(米最好是刚浸过水的),然后把一根筷子插入其中压紧(停顿一会儿).接着手拿筷子提起,会看到筷子把杯子和大米一同提起.同学们都非常惊奇,这到底为什么呢?又如在讲《大气压》时,用两个大小不同的试管(小试管恰能塞进大试管为宜)把它们套在一起,开口向下手拿着大试管松手会看到小试管掉下来.现在往大试管中加入水再把小试管放入其中,重复以上实验.在同学们都以为会掉下来的同时,结果看到了小试管向上运动了.同学们都感觉不可思议?

通过演示实验,制造悬念并提出相关问题,可以自然地引入课题,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容易把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规律的学习上来,而且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一开始就获得感性材料,从而为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

3在故事中制造悬念进行互动

在讲授《动能和势能》时,笔者读了一份报纸:《南宁日报》报道:2001年9月9日晚上,一架波音737飞机飞临南宁国际机场跑道上空,准备下滑时,撞上了一群小鸟,飞机垂直尾翼被“咬”开一个大洞,所幸有惊无险,无人伤亡.……为什么小小的鸟儿能把飞机“咬”开一个大洞?在讲《声波的反射》时,笔者讲了杰尼西亚的典故:据史料记载,从前西方有个杰尼西亚山洞,尽管犯人不在狱卒的视线之内,但犯人的任何越狱企图均在事先就被狱卒获悉而告失败.此事颇为奇异神秘.但道理很简单,由于犯人与狱卒恰好分别处在椭圆形山洞的两个焦点处,声波通过各处反射,均传到狱卒的耳朵,致使“天机”全部泄漏.

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教师用形象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设置悬念教学,可打开学生的心扉,启迪他们的智慧,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清晰的物理图象或物理模型.这样就能为科学研究对象分析物理过程打下基础.

4在游戏中制造悬念进行互动

在讲授《光的反射》时,笔者和同学们一起做了猜扑克牌的游戏:笔者手中拿着扑克牌,扑克牌正面面向学生,背面朝着老师.笔者通过用手指摸牌,就知道这张扑克是什么牌.一连试了几次,都摸对了.同学们的眼中写满了“神奇”.为什么这些扑克没有凸凹不平,怎么会摸出是什么牌呢?于是笔者拿出了夹在手指间的光亮的小图钉,他们恍然大悟……又如,在《滑动摩擦力》的教学中,让两个力气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做一个“夺棒”的游戏,教师先让两位同学各自抓住木棒的两端,然后互相拉夺,看谁获胜.接着教师让获胜者将手在肥皂水中浸一下再夺,看能否再获胜?为什么?

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把游戏活动引进课堂,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开展饶有兴趣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之中,进一步掌握物理知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主动,玩得开心.从而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引入新课,有活泼的形式,有紧张的情节,有逼真的表演,有热烈的场面,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匀兴趣.当然设计渗透趣味性的引入环节,要注意把握分寸.

5在谜语或脑筋急转弯中制造悬念进行互动

在讲授《质量》时,笔者先出了一个谜语:“一千零十个兄弟.”同学们念着谜面却猜不出来.笔者便故意卖关子谜底就在这节课中,后来同学们都明白了是质量的单位千克.也可以请同学们先猜一个急转弯:一斤棉花“重”,还是一斤铁“重”?又如在讲授《温度计》时,让同学们猜:什么东西天气越热爬的越高?(打一生活用品)同学们都积极猜测.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如果教师用妙趣横生的游戏,用引人入胜的故事,用简单明了的实验作为物理新课的有效互动,不仅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他们将以一种轻松的心境和浓厚的兴趣学习新课.

课堂“引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能低估的,如能运用自如,则教者、听者都会精神振奋,各自进入角色.如一开始别扭,势必出现教者口干舌燥,听者精神萎靡.要想取得课堂教学的成功,应注意在具体实施新课引入互动教学时避免两个误区:

一是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引入环节是其中一部分,教师设计引入环节一定要服务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最佳运行,有利于发挥课的整体功能,并为全课的最佳效益奠定基础.因此,无论采用什么引入形式,都要简明扼要,生动有趣,有的放矢.努力做到不多设一个没有必要设置的情境,不多说一句不必说的话,不多做一个与课题联系不大的实验,不追求没有实际价值而徒有表面上互动的课堂气氛.物理课的引入环节要讲究实效,力争用较少的时间实现最优的引入,以便为以后课的展开和收尾提供充裕的时间;

二是巧用悬念引入新课进行互动教学需要有热烈的课堂气氛,因为在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往往会有热烈的情绪,大脑易进入适宜的兴奋状态.但是教学实践表明,单纯热烈的课堂气氛,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为无关的事物所陶醉,从而影响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因此在互动引入时,首先应该适应本课题既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教材、教师特点出发,设计出合适的引入新课的形式,使引入环节既有热烈的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在热烈中沉静下来进行思考.

上一篇:特教强化三种教育,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下一篇: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