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吸引力

时间:2022-10-29 10:24:15

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吸引力

【摘 要】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课堂内容缺乏感染力,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脱离课堂,所以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发挥以生为本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环节设计时要丰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堂 教学方法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吸引力”是历史教学中一个陈旧而新鲜的问题。也是一个具体而实际的问题。且不去说素质教育常以历史教育为重要载体,只就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压力,讨论这个问题就已显得很重要了。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希望通过讨论,使老师有意识提高课堂吸引力,激发学生历史课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历史学科学习习惯,这也便是本文的目的。

一、加强师德建设,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关的研究实践证实,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气氛。若师生关系融洽,教课教师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则在课堂上学生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和活跃,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那些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或者是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比较容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快速融入到学习气氛中,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升。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应从正面对教学进行积极的引导,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耐心地指导和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面带微笑,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学生尽量做到少批评、少冷漠、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时刻感受教师的真诚关爱,挖掘每名学生身上潜能,这样学生才会形成学习的动力,努力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人施教,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政治课中的一些知识点,是要求学生必须背诵的,而这种单纯的记忆,会让学生觉得无比枯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例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拉近现实生活和课本知识的距离,让教科书上的内容更加形象和生动。通过在课堂上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本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课堂导入应有趣和新颖,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

四、采用模拟教学法,增加课堂趣味性

如果将一些模拟活动穿插在政治课教学中,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模拟和表演生活中的实例,真实地再现各种生活场景,这样学生通过主动分析和自我体验,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教学实践。既使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又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可采用游戏、讨论、实验、辩论、对话等多种多样的模拟形式。实践证明,在政治课堂上,采用这种具有极强趣味性的模拟活动,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

五、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激“活”政治课堂。

1、情境教学法能极大地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已进行了此教学实践,孔子私人办学,带领学生周游列国,随时随地因事因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出现情境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被运用发展的。经长期地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地教学方法。

2、让歌声”飞进课堂。

优美的旋律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根据课堂的需要,适当地穿插些相关歌曲,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歌声中得到彻悟。在讲“市场交易原则”时,我选用歌曲《雾里看花》导入新课,同时给学生设疑思考:市场交易中消费者为什么会雾里看花?怎样才能在市场交易中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的导入既紧扣教材,又激活了学生的兴趣。

3、让“辩论”进入课堂。

高中,是学生思想最活跃、兴趣最广泛的时期,但他们对问题的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捉摸不透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不提倡对他们进行笼统的回答,而是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让他们各抒已见,然后集中起来进行交流,对于争议特别大的问题我有时会采用辩论会的方式。

4、让政治课“注入时代活水”。

高中生思想活跃,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极为关注。因此,政治课教学应该从丰富、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出发,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政治课焕发勃勃生机。在讲“综合国力的竞争”时,我采用神州六号航天飞船举例,针对“神六”成功发射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要学生分析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什么?学生回答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趁机问为什么各国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引导学生从长远的角度认识这样做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我又问“神六”成功是否意味着我国已迈入发达国家行列?这样提问,能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应当立足现在,从我做起,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往往比较单一和枯燥,教师仅仅是充当传授知识的机器,同时由于政治学科本身的枯燥和抽象,使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点。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引入音乐和多媒体等。这样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和直观,在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引用一些热点问题、相关报道,深入浅出地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改变传统教学中粉笔加板书的模式,让政治课教学更加妙趣横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爱上这门学科,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课知识。

总之,我认为要提高高中历史课堂吸引力,关键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希望我们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试行)――思想政治学科》,2008。

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走进高中新课改――政治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以爱教学,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 下一篇: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