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

时间:2022-10-29 09:59:49

如何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

摘 要:现在家长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都很重视,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投入,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且又适合自己孩子的早期教育方式成为大家热心关注的话题。倡导亲子游戏,把游戏引进家庭,形成家庭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的和谐氛围,对改善家庭育人理念、促进孩子长远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亲子游戏;家庭;环境;策划引导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041-01

作为早教亲子课题组成员,在社区开展0-3宝宝的亲子教育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对早期教育虽很重视,但对如何开展宝宝早期教育很迷惘,且经常陷入误区。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创建良好的亲子游戏环境

游戏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才敢放心大胆、无忧无虑地玩,也只有提供合适的游戏环境,孩子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充实游戏内容。父母也可以在游戏环境中将多种学习活动与孩子的游戏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

家长怎样利用现有条件在家中为孩子布置游戏环境呢?

首先,幼儿在亲子游戏时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更需要一个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调查发现,仍有不少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往往会在游戏中对幼儿提过高的要求,强迫孩子玩不喜欢的游戏,又如对孩子大声恐吓、责罚,或把孩子当玩具逗乐等。这种所谓的“游戏”,会让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更不会主动地提出玩游戏的愿望了。在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时,家长应该摆平心态,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从而科学地玩亲子游戏。

其次,家中房间如果宽裕的话,可专门给孩子提供一间游戏房,便于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玩各种各样的游戏[1]。

二、选择适合亲子游戏种类

亲子游戏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年龄段的亲子游戏是不同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玩的游戏种类。

(一)0-1.5岁的亲子游戏

卷春卷――把孩子用毛毯卷起来,卷完了再重新展开,如此反复。卷起来后还可鼓动并协助孩子爬出来,孩子一旦成功爬出来,立刻把他快乐地抱起,高高地举过头顶,给孩予喝彩和赞赏。

俏眼睛――触觉反应过度或反映迟钝的孩子当中,有些特别对面部触碰有强烈的抵抗反应。对这样的孩子可以面对面坐着,或让孩子头枕大腿躺着,看着孩子的眼睛,边观察孩子的反应,边进行游戏。

此外,选择一些训练动作的游戏内容,进一步巩固孩子的走跑、跳的动作,并教他们正确的方法,帮助纠正错误动作,如“追小球”、“小兔跳”[2],同时也可选择合适的游戏,促进孩子钻、爬、平衡等动作的发展,如“钻山洞”、“小狗爬”、“过小桥”等[2]。注意日常生活中语言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和孩子说话并纠正孩子错误的语言表达,引导孩子连贯、完整、清楚地说出句子,表达意思。

(二)1.5-3岁的亲子游戏

角色游戏――扮家家酒、开汽车、开火车、学医生看病等等。当扮演医生的儿童穿上白大褂,戴上听诊器,一本正经地给扮病人的孩子听心脏、打针吃药时,他们体验了去医院看病的全部过程,玩过这种游戏的孩子真去医院看病时,就很少害怕或嚎陶大哭了。

智力游戏――玩纸牌、拼板、分辨声音等等。以纸牌为例,牌可根据需要自制,如果想培养孩子辨别颜色,则可在脾面涂上各种颜色,用涂色面排成行,然后和孩子一起比赛,谁能最快地把同色的牌一对一对的拿出来,这种比赛的形式使孩子很有兴趣。有助于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建构游戏――幼儿通过手的操作,把一个个零散的、可塑的没有呆板规则限制的建构材料(如:积木、雪花插片、积塑、胶粒玩具、废旧的纸盒、塑料瓶、冰棍棒等),根据自己的愿望去想象构思和建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认知、操作、美感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且也使得幼儿的思维活跃、记忆深刻、想象丰富。

音乐体育游戏――赛跑、过独木桥、钻圈、捉迷藏或伴随音乐做操、随音乐节律演奏打击乐等。这些游戏将可发展孩子的动作,协调全身动作,提高音乐感、节奏感。

三、当好亲子游戏的策划引导

首先,在玩不同种类的游戏时,家长要扮演不同角色。如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因此家长只能从支持者和参谋者的角度来促进游戏,在指导时,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在游戏中,家长可参加到游戏中并担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过语言或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在玩建构游戏时,家长应作为观众,要让孩子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操作来玩,对孩子设计的作品表示赞赏,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在玩智力游戏时,家长应作为引导角色,孩子是解决问题的主导者,家长作为智者可以从旁启发引导。

其次,鼓励孩子尝试着玩多种游戏活动。因为不同的游戏对孩子身心各方面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如角色游戏主要让孩子有初步的角色意识,运用玩具、材料扮演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角色,会模仿角色的典型行为和语言,学习初步的社会交往;建构游戏主要培养孩子结构概念,掌握各物体的结构特征,熟悉结构材料和性能,培养孩子的空间方位感、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智力游戏主要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创造力,丰富孩子的科学知识。所以,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尝试玩多种游戏活动。

幼儿期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正在初步形成,幼儿期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往往是人的个性特点的核心成分或中坚结构。人在幼儿期以后,虽然也能对其个性中的不良部分加以改造,但往往是量的变化,除非客观环境或者亲身经历出现一次极为重大的转折,否则已形成的行为定型是很难改变的。教育家洛克说,幼儿时期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因此以家庭亲子游戏活动作为重要体现形式的家庭教育在早期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栗静.在家中为孩子布置游戏环境.摇篮网.www.省略/ed

u/article2007_457572811494.shtml

[2]肖佳.亲子游戏――怎样指导2~3岁孩子玩游戏.北京教育在线.www.省略/html/jiaoyuzhishidabaike/yebk/zlkf/2009/0728/1

48411.html

上一篇:脏话与教育 下一篇:怎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