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和DELPHI的创新型专业实习评价

时间:2022-10-29 09:10:49

基于AHP和DELPHI的创新型专业实习评价

摘要:为了科学测评非师范专业实习效果,本文基于问题导向,从实现模型、实习流程两方面创建地图学与GIS专业创新型实习模式;应用AHP和DELPHI,构建三级创新型实习评价体系;最后以陕西师范大学该专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强化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

关键词:地图学与GIS专业;创新型实习模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15-04

近年来,随着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技术的日趋成熟,GIS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同时,随着GIS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通讯、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不断融入,对开发能力和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GIS专业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目前国内在GIS专业教育,尤其是本科生教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多数高校GIS专业虽属非师范专业,学科定位以理论型和学术型为主,但侧重理论教学[1],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不够。GIS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术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2],其中本科生的专业实习是将专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的关键环节,是使学生“学有所获”、“习有所得”,从知识上、技能上、素质上实现质的飞跃,适应市场需求的关键阶段。传统毕业实习模式由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实习基地及实习内容、经费等限制严重影响学生实习效果。基于此,本文提出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创新型实习模式,基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简称“AHP”)和DELPHI(Delphi Method,特尔斐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陕西师范大学地图学与GIS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实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实习各环节,从而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培养适应新时代专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探索路径,促进教育教学与市场接轨,为分配就业、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一、GIS创新型实习模式

GIS创新型实习模式是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各层次GIS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大学本科生专业实习为平台,将学生作为GIS产业生产者,参与生产过程,并在生产过程中完成专业实习任务。实习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实现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分配就业“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培养目标。

1.实现模型。实习类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型GIS实习可分为三类:即教育实习、生产实习和研发实习。教育实习以GIS课程教育与辅助教学为主要实习内容;生产实习以参与完成与GIS紧密相关的生产任务为主,涵盖GIS专业所涉及的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系统设计、编程、软件测试、数据采集与处理、销售及GIS新技术应用拓展等方面;研发实习以参与GIS方向研究课题为主。实习单位联系方式可分为自主联系、统一分配和实习单位指定三种。

实习基地:由教学单位与GIS相关企业协商作为校外固定实习基地,教学单位所在院校授予实习基地牌匾,构建长期合作机制。依据目前市场需求以及GIS专业特点,实习基地主要包括教学型、研发型和生产型三种类型。教学实习基地主要是各中学高中部、大中专院校地图学与GIS教学单位等;研发型实习基地主要是与GIS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专业科研院所等;生产型实习基地主要是与GIS紧密相关的生产单位、IT企业与软件开发公司等。目前,许多高校实习基地数量较少,类型单一,不能满足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GIS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实习单位应该积极主动联系更多与市场紧密接轨、发展前景广阔的实习基地,将实习内容扩展到3DGIS、3S(GIS、GPS、RS)集成、VR(虚拟现实)与GIS、WebGIS、大数据与GIS、网格化管理、云计算与GIS、GIS应用项目策划与包装、应用软件销售及等相关领域,力求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GIS人才,引领GIS发展潮流。

实习方向:创新型GIS实习可分为开发类和应用类两个。开发类GIS实习注重学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GIS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生产新产品,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充;应用类GIS实习则注重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实现GIS技术推广和传播,并解决GIS实际应用中碰到的各类问题,为用户服务。

实习方式:教育实习以授课和辅助教学为主,听讲为辅的方式。学生在授课和辅助教学过程中既要将基础知识讲透,又要将GIS的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双向查询等技术优势融入到地理课程教学之中,以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GIS软件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3]。同时学生可总结实习经验,在毕业论文设计时选择GIS与地理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内容;研发与生产实习采取参与基地GIS工程项目研发与生产为主,参观实习与后勤服务为辅的方式。实习内容选择实际工程需要解决而且经过实习生能够实现的内容,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设计、编程,完成科研与生产任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实习内容与毕业论文挂钩,将实习任务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方向,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发挥专业实习的作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实习经费:它是专业实习得以正常进行的物质保障。主要包括包干经费、学生交通费、带队教师差旅费及实习单位综合管理费等,每年由学校财务主管部门根据参与实习人数确定。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学习者,更要看作是GIS应用的技术服务人才和产品生产者,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检验所学知识,在学习中完成生产任务。实习单位可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一定补助,成果突出者给予奖励,以此来冲抵学生部分实习经费,减轻学校实习经费负担。通过实施经费的优化调配和实习奖励机制,即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与吃苦精神,又可通过实习环节,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快速接轨,协同创新,使学生毕业后更快投入工作之中。

实习评价:主要采用实习带队老师、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三方综合评价方式。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主要对实习任务进行评定验收,填写实习鉴定表;带队老师主要对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客观评价;实习学生主要是根据自我表现,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同时,实习单位、带队老师还应注重实习内容的后续应用,适当加分。如果毕业论文以实习内容为主要研究方向,将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相结合,既能促进专业实习的高质量完成,也能保证毕业论文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实际的结合度,提高毕业论文的应用价值。实习结束后,如果学生和实习单位双方都比较满意,可直接签订就业协议,学生直接上岗,既省去了岗前培训与实习阶段,又实现了学生、学校、实习单位三方共赢的实习目标。[4]

2.创新型实习模式流程。创新型实习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实习动员、熟悉实习单位和岗前培训等内容。专业实习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既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又要把实习与就业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积极创业,创新发展。在实习前学生还应对实习单位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如实习单位概况、实习内容、了解实习单位目前所使用的各类软硬件、收集相关资料、学习掌握各类GIS专业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第二阶段为实习阶段,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进驻实习单位全面开展实习工作。本着就近实习原则,本阶段以校外走习方式为主,最后完成实习任务,递交实习报告;第三阶段为实习测评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指导学生完成后续毕业论文设计、择业等工作。

3.创新型实习模式优点。(1)对实习生进行职前培训,做好职业规划,避免实习的盲目性,强化学生创新创业。(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作为实习者动手参与科研或技术服务类项目、独立思考项目最佳解决方案,完成实习任务,既能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学生作为生产者参与生产过程,从而获得相应项目经费补助,抵消部分实习费用,减轻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3)按照就业意向与实习单位双向选择,既能发挥学生积极性,又能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将实习作为熟悉学生,招聘员工的一种创新方式。(4)实习过程中采用双向监督,带队老师和实习单位共同督导,完善实习管理方式,确保实习质量。(5)实习可以按照实习单位需要灵活采用驻地实习,以便学生更好配合单位生产计划,保证实习顺利完成。(6)将毕业论文完成也作为实习的后续内容,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拓展了实习的内容,提高了实习的效益。(7)实习成绩由实习生本人、带队老师、实习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确定,以确保实习成绩的客观准确性。

二、创新型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5,6]。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评价的基础,评价的成效取决于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建立创新型实习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置要能反映出实习工作的内涵与规律,选定的指标要与实习成绩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学生实习成果,能够反映创新模式的特色。同时,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数据可获得性和可定量化。各项指标数据要易于采集和相对真实可靠,能对实习工作进行科学、准确地度量。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遵循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应用AHP和DELPHI法,构建三级创新型实习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项目层和指标层。第一层是评价目标,即实习综合分值;第二层是项目层,主要从学生、老师和实习单位方面展开;第三层是指标层,即每一个项目所包含的可定量化计算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的完善程度决定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权重值确定。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就会得到不同的计算结果,影响最终评价结果。权重赋值主观性越大,计算结果越不准确。因此,客观准确地进行权重确定是提高计算精度的前提和基础。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多种,如AHP法、DELPHI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法,简称“PCA”)等[7]。由于客观赋权法赋权结果不能客观反映指标的重要程度,赋权结果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8]。本文权重值的确定采用DELPHI法。

权重值的确定在参考影响实习成绩的各因素作用和合理确定分值的基础上,主要侧重老师和实习单位的评价结果,具体做法是:选取20名GIS专家、20名GIS相关专业专家、20名GIS专业教师、20名GIS相关专业教师等共80名打分人员对各项指标进行打分。对于打分结果,经过统计均值、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检验打分的离散程度和协调程度,并将统计结果反馈给打分人员;各打分人员参照反馈信息,进行第二轮打分,对第二轮打分结果进行分析检验,依次进行三轮的打分。经过三轮打分,打分人员意见趋向一致,权重赋值最终确定,且具有一定可靠性。具体权重赋值见表1。

4.评价体系框架。创新型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权重确定情况具体见表1。

5.综合分值。实习结束后,首先由实习生本人、带队老师、实习单位相关人员参照各项指标内涵结合实习生实习期间表现给出相应实习成绩,然后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创新型实习绩效进行评价[9]。为了便于计算,本文设定各项目层总分为100。其计算公式为:

F=■(■F■×w■) (1)

其中Fij为各指标分值,wi为各指标层权重,Fi为综合分值。

三、实习结果评价

根据前面所述的创新型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及实习综合分值计算方法,以陕西师范大学2006―2010级GIS非师范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评价指标内涵给出相应的成绩,再依据公式(1)进行加权计算,从而得到学生的实习综合分值。经统计,实习学生共85名,实习综合分值85分以上学生人数为30人,占总人数的35%;综合分值在60~85的学生人数为55人,占总人数的65%,综合分值低于60分学生人数为0。实习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实习成果创新性和毕业论文结合度指标得分较低。因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实习的创新性,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经过抽样调查,学生对于实习成绩的满意度为99%,实习评价结果科学合理。

四、结语

为了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扩大就业机会,构建创新型实习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对实习效果进行科学有效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研究将对非师范类GIS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促进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颖彪,潘安定,夏丽华.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与现状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3):147-149.

[2]邵全琴.中国的GIS教育与人才培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6(4):88C89.

[3]柯旭阳.GIS技术在高中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25-26.

[4]杨洋,韦小英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模式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304.

[5]林增学,温卫宁.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5):80.

[6]孙纽云.基于卓越绩效准则的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43-44,50-51.

[7]左伟,王桥,王文杰,等.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J].地理科学,2005,25(2):209-214.

[8]倪少凯.7种确定评估指标权重方法的比较[J].华南预防医学,2002,28(6):62.

[9]吴凯,梁子婧.高职院校办学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11):26.

上一篇:地方高校“计算机导论”算法思维培养的教学设... 下一篇:探讨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