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金牌运动员是这样炼成的

时间:2022-10-29 09:04:09

【前言】张继科金牌运动员是这样炼成的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采访张继科的父亲张传铭的那天,刚好报纸上刊登了“中国狼爸”萧百佑“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报道,对此,张爸十分认同,坦言,张继科小时候因为练球不专心,没少挨他的打。 1988年,张继科在青岛出生,他4岁开始执拍,当别的孩子还在享受懵懵懂懂的童年的时候,...

张继科金牌运动员是这样炼成的

2011年是张继科的爆发年,继5月在世乒赛“一撕成名”之后,11月13日晚,人称“藏獒”的张继科再次展现了王者风范,以4―2逆转王皓,夺得了世界杯男单冠军。成为了继1991年的佩尔森和1995年的孔令辉后,世界上第三位一年之内包揽世乒赛和世界杯冠军的男选手。

张继科夺冠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那是他“野性”外露的激情时刻:兴奋地脱下战袍扔向看台,后背上一双展开的雄鹰翅膀文身让人眼前一亮,下面是一行英文persistence(“执著”之意)。张继科回国后解释说通过这个纹身“希望随时随地鞭策、提醒自己,让自己想着飞得更高,相信自己的能力。”

对于张继科来说,2011年已“功德圆满”。2012年奥运会冠军和“大满贯”,将是他“展翅翱翔”的下一站目标!

被“狼爸”型教练“打”进国家队

成功从来不是偶然事件。在张继科的成长史中,成功与汗水、付出、机遇、执着或者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都有关系。

采访张继科的父亲张传铭的那天,刚好报纸上刊登了“中国狼爸”萧百佑“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报道,对此,张爸十分认同,坦言,张继科小时候因为练球不专心,没少挨他的打。

1988年,张继科在青岛出生,他4岁开始执拍,当别的孩子还在享受懵懵懂懂的童年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每天两到三个小时高强度的训练。“我把家里所有的家具家电都搬到了小间,腾出16平米的大房,安上了球台,改造成了训练室,自此乒乒乓乓的声音就成了家里的协奏曲。20平米的小院成了他训练体能的地方,每天进行蛙跳、单腿跳、交叉步、并步、跨跳等一整套枯燥的训练。有时候累得吃着饭就睡着了。”乒乓球运动员出身的张传铭,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乒球高手。

伴随着父亲的专业训练,张继科走上了一条被规划好的道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多少有点“父命难为”的委屈,也注定了一路上的荆棘和辛酸。

“他一开始打球是‘逼’出来的,挨打是家常便饭,可以说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不过打他都是跟练球有关,因为其他的事情从来没打过他。”“打”这个看似粗暴的激励方式背后,是张传铭乒球梦想的延续和“望子成龙”的迫切。

在跌跌撞撞中,7岁时,张继科进入了青岛二体专业队,第二体育场正是张传铭执教的地方。每天下班后,父子俩一人骑车,一人跑,从第二体育场到大窑沟的家中,一路上,张继科超越了父亲的自行车,后来又超越了父亲的摩托车。在职业生涯中,他的成就也一点点一天天超越了父亲。

过人的天赋加上刻苦的训练,张继科的水平突飞猛进。2000年,12岁的他进入山东鲁能乒乓球队,2002年进入国家二队,并以主力身份夺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团体冠军。2003年,15岁的张继科进入国家队。谁料想,乒乓之路并非就此一帆风顺。调入国家一队后不久,少年得志的张继科因为违反队规被罚出国家队,调回俱乐部。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只有15岁的少年来说是相当残酷的。

炼成钢,显露冠军相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被罚出国家队之后,张继科骨子里不服输的“倔”劲被激发了出来,他迅速调整心态,走出阴影,奋起直追。被退回省队的第一天,他剃了个光头,戴了顶棒球帽,谁也不想见,也不说话。他曾有去国外打球的想法,转念一想又放弃了,“所有人都说不行,越是这样,我就越要证明给他们看。”他说。

“卧薪尝胆”两年后,张继科在全国锦标赛上打进前八,再次入选国家队。2007年,在萨格勒布世乒赛上,张继科回到了国际赛场。经过多年磨练,张继科终于在2008年实现了蜕变。这一年他拿到了全国锦标赛的男单冠军,且在征程中连克三虎――马琳、王励勤和王皓,含金量十足。同年乒超联赛,张继科的表现同样抢眼,跻身联赛胜率榜的三甲行列。

2009年,他虽然未能参加世乒赛单打比赛,令人颇为遗憾。不过仍然展现出强劲的势头,包括夺得世界杯团体赛、亚锦赛男团和全运会男团冠军等团体荣誉。

该来的迟早会来的,2010年,张继科迎来了初次爆发。在中国站之前的多项巡回赛里,张继科均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包括卡塔尔站亚军、科威特和德国站的四强等。他还随着中国男团,成功问鼎了莫斯科世乒赛的男团冠军。更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是他拿到了亚洲杯男单冠军,这是他首次赢得洲际比赛的单打冠军。

2011年,这头来自青岛的小“藏獒”的状态似乎有些一发不可收拾,5月,头一回参加世乒赛男单比赛,张继科一路过关斩将,踩着王励勤、王皓两位前任王者,以及最强的外敌波尔,一步登天封王,赛后他充满血性的“撕衣秀”,定格为观众心中永恒的记忆。

时隔半年,11月13日,巴黎,他再次爆发,4:2逆转卫冕冠军王皓,首夺世界杯男单冠军,成为史上一年内连夺两冠的第三人。

“无论世锦赛还是这次世界杯,决赛对手都是王皓,我想自己主要还是赢在心态上。”比赛结束后,张继科坦白说,自己没有包袱,“论综合能力,王皓还是比我高的,所以我的位置摆得比较好,没有什么包袱,去冲他就行了。”

腼腆、新潮、孝顺――世界冠军的另一面

在父亲眼中,张继科就是专门为比赛而生的:“人越多,场面越大,任务越艰巨,他越能爆发。”

谈起世界杯的那场比赛,张传铭点评说“前两局看他像不会打球似的,真替他着急。第三局换了种发球方法,得以扭转了局势。后三局打出了真正的水平。”每次儿子比赛,张传铭夫妇都在电视机前安静地看球,相比其他球迷,他更加关注技术层面的发挥,“谁打得怎么样,看一眼就知道个大概了。”“继科是那种会根据场上形势作出调整的选手,很灵活,但赛前预案不足。”张传铭说,关于开局的问题,自己和儿子探讨过多次,但好强的儿子不承认自己慢热,直到刘国梁指导也指出这个问题,他才承认自己在预案上的不足。不过好在张继科的灵活应变弥补了这个不足!

每次比赛之前,张传铭都会给儿子发条短信,提醒和鼓励一下,这次比赛前,他发的是:“用自己的热情和执着,走好世界杯之路。”

世界杯已被他征服了,但张继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面对奥运冠军、大满贯的冲刺,张传铭送给儿子简单的四句话:“做好人,练好球,保身体,展英姿。”

之所以特别嘱咐他“保身体”,是因为两个多月前,张继科打乒超时腰部受伤,缺席了世界杯团体赛。当队伍征战世界杯的时候,张继科却独自留在北京治伤。“当时有专家给他看了,问题不大。这次男单夺冠,也证明了。”“我觉得只要不受伤,张继科的单打还是有希望。”对于儿子的奥运前景,张传铭这样总结。

赛场上,张继科野性十足,但平时的他十分腼腆、寡言。他喜欢逛街,穿新潮的衣服,开奥迪Q5,玩iPaa,喜欢 跑车。

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一年下来,张继科只能跟家人团聚两三天,平时只能通过短信和电话传情。张继科心细且孝顺,每到爸爸妈妈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他都会打电话或发短信,还经常给妈妈邮寄包包、化妆品等礼物。他还用打比赛赢的奖金为父母在青岛买了宽敞的新房。

父母为儿子单独辟出了一间“荣誉室”,张继科从小到大获得的奖杯、奖牌和证书摆满了柜子。张传铭给我们介绍着每座奖杯:“这座是张继科首次获得洲际比赛冠军的奖杯,这座是德国公开赛的冠军奖杯,这块是世乒赛的金牌……”父以子荣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那件在世乒赛上撕坏的球衣被妈妈珍藏了起来,“刚打完比赛就有人说要买这件球衣,但我们没有卖,想留个纪念或者以后用于慈善拍卖回报社会。”张传铭还为画报爆料说,为张继科记录的长达26万字的成长日记,“等他拿了奥运冠军,我就把这些日记整理出书。”

张继科的“青岛模式”

张继科改写了青岛乃至山东的乒乓球历史――第一个世乒赛男团冠军、第一个世乒赛男单冠军、第一个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冠军。

在为张继科的精彩表现而兴奋不已的青岛人当中,青岛市体育局局长彭一念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从当年第二体育场成立青岛首支乒乓球专业队伍,到后来与鲁能俱乐部合作在青岛建立训练基地,这些都是时任场长彭一念一手促成的。如今,青岛培育出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在国际性大赛上屡屡拿到好成绩,都足以证明当年的做法是正确而富有前瞻性的。

“鲁能俱乐部青岛训练基地的成立,就是借助鲁能俱乐部这样一个平台,给我们的小运动员提供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机会,同时也保证了更多有资质的孩子有机会、有兴趣投入到乒乓球这项运动中,这样的培养机制,造就了青岛乒乓球源源不断地打造后备人才的体系。”正如彭一念所言,这些年,从张继科、邱贻可、杨晓夫到方博、宋鸿远、陈梦,从青岛基地走出了十几位乒乓球国手,为鲁能一队输送了20余名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而这,正是张继科获得成功的背后,更值得我们去期待、带给我们更多信心的事情。

作为青岛体育的当家人,彭一念从张继科这个冠军的身上看到了更广阔的伦敦奥运会前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张娟娟为我们青岛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张继科当然是最值得期待的。他的表现和成绩,让我们对伦敦奥运会的金牌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期望。”

上一篇:晓阳红茶与健康生活新方式 下一篇:2011娱乐圈大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