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届世乒赛波尔对张继科的技战术分析

时间:2022-06-03 03:12:56

第51届世乒赛波尔对张继科的技战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2

摘 要 本文以第51届世乒赛上波尔对张继科的比赛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波尔在比赛中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技战术特点做了系统的分析,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为国内运动员提供技术借鉴。结果表明,波尔的发球、反手接抢、近台攻球得分能力突出!同时分析得出,为了在与波尔的对抗中赢得胜利,应该在提高发球质量、注重落点线路的变化、强化连续进攻能力等技战术方面寻求突破。

关键词 第51届世乒赛 波尔 技战术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波尔三段评价指标的技术分析(见表1)

表1 半决赛波尔vs张继科

局 数 发 抢 段 接 抢 段 相 持 段

得分 失分 得分率 使用率 得分 失分 得分率 使用率 得分 失分 得分率 使用率

1 3 1 75% 22.2% 5 1 83.3% 33.3% 3 5 37.5% 44.4%

2 0 4 0% 25% 0 3 0% 18.8% 5 4 55.5% 56.25%

3 0 2 0% 14.3% 1 4 20% 35.7% 2 5 28.6% 50%

4 1 3 25% 28.6% 0 2 0% 14.3% 2 6 25% 57.1%

5 4 2 66.7% 30% 2 4 33.3% 30% 3 5 37.5% 40%

合计 8 12 40% 24.4% 8 14 36.4% 26.8% 15 25 37.5% 48.8%

评价 及格 低 及格 高 及格 中

从技术统计看,波尔在对张继科的比赛中发球抢攻段得分率分别为40%,处于及格,使用率偏低。说明波尔要加强发球抢攻的能力应该适当提高发球抢攻段的使用率;波尔在在对张继科的比赛中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36.4%,处于及格,使用率较高。表明波尔在接发球抢攻段的技术能力具有潜在优势;波尔在对张继科的比赛中相持段得分率为37.5%,处于及格,使用率为中等。表明波尔在相持段的得分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手的技战术水平。

通过对比分析,张继科优势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克制了波尔的得分率。尤其是接抢断和相持段,波尔得分率分别低至36.4%和37.5%。张继科不仅显得信心十足,同时也体现出较高的战术素养。反手侧拧技术可以说是张继科的制胜法宝,技术特点鲜明,虽然近年来很多选手都纷纷采用这项技术,但张继科将这项技术发挥至极致。

(二)波尔发球抢攻段的技术统计分析(见表2)

表2 波尔发球抢攻段的技术统计

发球 发球抢攻 发球后控制 发球被攻

次 数 1 9 3 7

百 分 比 5% 45% 15% 35%

波得失分 -1 +7 -2 -3 +1 -6

波得分率 0% 77.8% 0% 14.3%

注:+表示得分,-表示失分

发球抢攻段包括发球、发球抢攻、发球后控制以及发球被攻四项指标。表2所示,波尔发球抢攻技术在整个发球抢攻段的应用比例最高,而且得分率较高,为77.8%。通过比赛录像分析,近台进攻时,高举高打,速度快;但在发球后控制方面存在弱点,甚至经常出现发球直接被攻或者第四板被攻现象。

通过观看录像和对比表2数据发现,波尔的逆旋转发球得分率高,发球占有优势。发球质量的提高成为波尔在发抢段主要的技术增长点。发球讲究扬己之长、攻彼之短,发球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人在比赛中的主动、被动地位。

分析可以看出,张继科善于利用旋转和落点的变化调整发球战术,积极主动,为自己下一板抢攻创造条件。在发球后控制、发球被攻这两项指标上,张继科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张继科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三)波尔接发球抢攻段的技术统计分析(见表3)

表3 波尔接发球抢攻段的技术统计

接发球 接发球被攻 接发球抢攻 接球后抢攻 接球后控制

次 数 1 10 5 5 1

百 分 比 4.5% 45.5% 22.7% 22.7% 4.5%

波得失分 -1 +2 -8 +3 -2 +3 -2 -1

波得分率 0% 20% 60% 60% 0%

注:+表示得分,-表示失分

接发球抢攻段包括接发球、接发球被攻、接发球抢攻、接球后抢攻、接球后控制五项指标。表3所示,波尔的接发球抢攻以及接球后抢攻技术到位,得分率在60%以上。观看比赛录像发现,接发球抢攻质量的提高成为波尔在接抢段主要的技术增长点。

通过观看录像和对比表3数据发现,张继科在接发球抢攻段占据明显优势,是造成波尔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波尔在与张继科的比赛中,接发球被攻技术中得分率仅为20%,说明波尔在张继科的强攻技术中处于被动地位。

(四)波尔相持段的技术统计分析(见表4)

表4 波尔相持段的技术统计

主动相持 一般相持 被动相持

次 数 6 15 19

百 分 比 15% 37.5% 47.5%

波得失分 +5 -1 +8 -7 +2 -17

波得分率 83.3% 53.3% 10.5%

注:+表示得分,-表示失分

相持段包括主动相持、一般相持、被动相持三项指标。表4所示,波尔在主动相持、对抗相持情况下,得分率高于50%。说明波尔在相持段抢占主动权以后,得分能力强。通过观看录像分析,波尔对拉技术到位,虽然力量不是很大,但是摩擦球薄,球在运行当中下坠明显,效果显著。波尔在经过不断的技术调整后,在相持段的实力大大提高!

二、结论

(一)无论是发球抢攻还是接发球抢攻,波尔的拉攻技术到位,出手快进攻强,防守范围广,并经常结合落点的变化出奇制胜。而且拉球过程中,击球点高,球速快。

(二)相持段中,波尔进攻时落点控制的恰到好处。调右压左或调左压右的指导思想、战术意识十分明确。但对比两场比赛可以看出,波尔若想在相持段取得更大突破,应该在发抢断、接抢断争取主动。

(三)对比分析,为了在与波尔的对抗中赢得胜利,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适应波尔发球的同时,更应该提高自身发球质量,在发球抢攻段力求主动,控制比赛节奏;2.接发球抢攻段,控制上谨慎严密,进攻上注重落点、线路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唐建军.乒乓球技术学习:理论解释与实际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2.

[2] 孙雁雁.关于乒乓球运动的几点再认识[J].山东体育科技.2004.01.

[3] 徐鑫明.如何提高乒乓球的接发球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1999.04.

[4] 董扬,朱凤军,顾剑平.第48届世乒赛许斯/波尔半决赛、决赛技战术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

[5] 马为民,章司路.对波尔乒乓球技战术发展趋势的评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5.

上一篇:机遇与挑战并存――四川省马术俱乐部发展现状... 下一篇:分析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