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职对接本科“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时间:2022-10-29 08:06:04

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职对接本科“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摘 要: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断层的问题,也就是职业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进入本科学习,从而更难以向硕士和博士学历延伸,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职学生的发展。对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职对接本科3+4分段培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其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职;对接本科;分段培养

“3+4”分段培养指的是将中职与本科结合起来,使职业教育的学生有机会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从而建成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3+4”分段培养模式在我国多个省市进行了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是对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职对接本科“3+4”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简要分析。

一、“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分段培养模式主要有4种,“3+4”分段培养模式指的是学生在中职学习3年,然后再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4年。与其他几种模式相比,“3+4”分段培养模式具有更高的入学门槛,生源质量较好,中职学生在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之后也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很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中职学生在进入本科后,不仅能够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还能够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成长为高端的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人才。

要构建“3+4”分段培养课程体系,就要认识到“3+4”分段培养模式的培养目的就是解决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问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要构建合适的课程结构来实现两个阶段的贯通和统一。

二、解决“3+4”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问题

要解决“3+4”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首先就要对培养目标进行衔接,也就是将计算机科技与技术专业的中职培养目标与该专业的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衔接起来,二者既有不同,又有联系。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使学生成长为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是学生成长为管理型、应用型、高层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因此在“3+4”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体现技能、能力、知识、素质四个方面的培养要求。

三、“3+4”分段培养的课程标准

为了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联系起来,必须设置统一的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这才能避免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出现趋同、定位模糊、各自为政的问题,保障其课程结构具有分明的层次,并保障课程内容的沟通和连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要实行“活模块、宽基础”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使用模块化学习的课程体系。例如要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级网络管理人才,就可以根据“网络管理―网络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网络原理”这一技术主线来设置专业课程,并将教学大纲动态化,加强各操作单位和知识单元的衔接,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脱节。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为了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术,必须经常性的在课程内容中添加新的知识和学科内容,并保持中职和本科课程内容的连贯性。

四、加重专业基础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比重

要实现中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中职教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该更加注重专业基础课程。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形式比较类似,例如中职和本科中都有程序语言课程这门课。这就需要从深度上对其进行区别,避免趋同化。在中职阶段,程序语言课程这门课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和编程素养,而本科阶段这门课程就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与设计能力。

为了使中职学生能够顺利进入本科学习,要在中职教育的第一年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例如数学这门文化课程对于本科阶段的数据结构、离散数学、大学数学等课程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要在重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基础课和文化基础课的比重,要求中职学生能够打好文化和专业基础,避免中职学生在升入本科学习之后在专业理论的深入和拓展学习中出现吃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3+4”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学分制度的弹性,使中职学生进入本科学习后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专业方向和相应的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对于已经在中职阶段取得了相应培训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的学生,应该允许将其折合为本科阶段的学分,避免学生的重复学习。

当前本科院校和中职院校之间已经展开了广泛的合作,“3+4”分段培养模式有利于更多的优秀中职学生有机会进入本科,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理论。特别是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3+4”分段学习能够接触到更加高端的计算机知识,成长成为高端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晓燕,王磊,李春侠.高端技能型人才“3+2+2”分段培养路径研究思路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3(06).

[2]孟凡华.鲁昕:关键是“衔接”关于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上一篇: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版)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利用波利亚“怎样解题表”提高习题教学价值